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有色金属震荡走高 中国7月铜进口环比下滑

  分析人士指出,本周(8月10日至14日),国内商品期货整体维持高位震荡格局。国内7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出台,CPI和PPI继续下跌,暗示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有持续必要。海关公布数据显示,中国7月进口未加工铜及铜材、大豆均出现环比下降的局面,随着商品价格的走高需求有走软的迹象。经济数据好坏参半,引发市场对后市产生分歧。

  商品期货高位震荡 市场分歧加大

  本周(8月10日至14日)国内公布7月份重要经济数据,数据公布后,商品市场呈现高位震荡走势,有色金属继续表现强劲,期铜继续创出年内新高,其它品种则冲高回落。分析人士表示,虽然CPI和PPI继续下跌,但是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角度出发,中国依然有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商品期货市场整体将受流动性和通胀预期推升。不过,大宗商品的走高并没有受到需求的配合,因此价格存在回落的可能。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8%,连续6个月实现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8.2%,连续8个月负增长。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0.8%,1-7月累计增长了7.5%,已经实现连续三个月稳步增长。另外,央行公布,7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59亿元,较6月份的15,304亿元大幅下降。

  对于当前的价格走势,央行发布的报告认为,CPI同比底部震荡,PPI显现走稳迹象,CPI会在今年第三季度末触底。全球商品市场价格整体呈现触底回升,同时国内需求继续回升,流动性继续宽裕。总体看来,CPI会在下半年走稳,存在反弹的可能。金融机构在7月份的贷款发放明显收缩。一方面是前期发放的大量贷款需要逐步消化,另外,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在7月份针对银行间的系统风险,连续发出多项指引,其中针对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和流动性贷款的审批、使用做出了更为严格的管理。不过,虽然贷款额度明显收缩,但货币供应仍然保持了宽松,贷款的质量有所提高。

  分析师指出,中国工业产出的持续增长在市场预期之中,不过,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数据略低于预期。原料和动力行业产量增长,意味着基础设施的扩大投资仍将持续。整体来看,宏观数据显示,中国将会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动态微调有可能将贷款更多的引向实体经济。对于商品而言,在货币层面仍支持其上涨。

  海关总署公布,中国2009年7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为406,612吨,1至7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2,643,103吨,同比增加75.0%,尽管累计同比上涨,但是7月份的进口较6月份的47.6万吨水平已经回落。同样,中国7月大豆进口量为439万吨,6月大豆进口量为471万吨,环比出现回落。从需求上来看,随着价格的走高,中国的需求有减缓的迹象。

  在此背景下,市场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的未来走势,也渐渐产生了分歧。看跌的观点认为,在经济艰难复苏过程中,政策并不支持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过高过快。同时,货币政策出现微调,显示稳定物价很有可能成为下半年宏观政策的重要内容。从市场联动的角度来看,美元汇率有企稳的迹象,这也会对商品价格造成利空影响。看涨的观点指出,商品大幅下跌的概率不大,但是可能有一个震荡过程,结合全球范围的流动性来考量,英国扩大定量宽松规模,美联储在也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市场目前没有收紧流动性的计划,这将给商品市场以支持。

  有色金属震荡走高 中国7月铜进口环比下滑

  本周(8月10日至14日),金属期货涨跌分明,有色金属震荡走高,保持向上趋势,钢材期货受获利回吐和现货价下调压力下跌,黄金小幅波动。分析师表示,金属整体仍是强势格局,市场关注需求端能否持续复苏。

  有色金属震荡上行,整体显强,中国7月铜进口环比下滑,但仍处在高位。海关11日数据显示,中国7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较6月的纪录高点下滑近15%至406,612吨,结束了连续五个月的创纪录进口。这一度令铜市暂时回调,但进口绝对值仍处在高位,铜调整后恢复上行。海关数据同时显示,中国2009年7月氧化铝进口61万吨,1-7月氧化铝进口同比增加17.5%至329万吨。

(责任编辑:麦兜)

标签:2009年 产量 央行 市场价格 微调 报告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