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沪铜区域波动, 当前的供求格局依然较为平稳,供应压力仍在进一步累积。充裕的流动性和对金属以及商品长期的投资需求,制约了短期铜价的调整空间,但铜价在进入高位后,消费买盘的匮乏也是有目共睹的。自伦铜站上 5000 美元后,伦铜注销仓单比例就出现了持续下滑,而沪铜在40000 元/吨上方,现货升水也始终难以扩大,这表明实体消费的基础在近一阶段依然难以在高位对铜价构成支撑。即便出现投机资金的推动,铜价持续上涨的潜力仍然受到了制约,而一旦有利空因素出现,资金撤离所导致的价格回归也会异常剧烈。
上半年中国精铜进口大幅增加,而其中部分转化为国储局的储备库存,下半年在铜价没有明显的回落前,预计国储再度收储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下半年中国精铜表观消费要想继续保持增长,实体消费的增量必须能够弥补上半年国储收储的数量,从目前国内消费的情况看,在目前的基础上出现30 万吨以上的增量,显然可能性极小。上半年除了国储收储外,贸易进口也是中国表观消费大幅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如果按照当前 7.8 的比价来看,6 月份进口铜已经面临亏损,贸易进口出现阶段性减少将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可以预见,如果下半年全球精铜供应不能出现30 万吨以上的减量,则整体上供求将进一步趋向宽松。虽然充裕的流动性对短期铜价提供了支撑,但供应压力短期内依然难以缓解。
6 月份上海交易所铜库存几乎增加了 100%,伦铜虽然库存仍处于下降趋势中,但注销仓单比例已经降至年初水平,显示未来供应压力有望继续增加。4、5 月份是中国精铜进口的高峰,进入六月份后精铜逐步到港的压力将会日趋显现,国内市场将再度进入去库存阶段。由于 7、8 月份国内消费淡季尚未结束,因此供应压力将会明显大于 6 月份。这种压力将会逐步通过现货价格和交易所库存有所体现。
综上所述, 库存压力沉重,沪铜区域波动。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通联期货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