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铝价迈向新的平衡之路

一、国内外铝市场的特征回顾<?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路上涨、两度滑落

200310月份以来的上涨在2004年开始遭遇波折,其中两次较大幅度的下跌是在4月下旬和10月中旬。其中4月份的暴跌始于国内密集执行的宏观调控政策,10月份的滑落则源自基金大规模平仓,其中的潜在诱因并不明晰。整体上,LME铝价仍然保持在20039月和20045月的上升趋势之上。

投资基金持多基本金属

美元下跌,能源和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促使投资基金进入基本金属市场。LME铝合约总持仓也从20037月份的最低点开始增加,在2004年的大部分时间,LME铝持仓都处于较高水准(40万手以上),其中以4月份、9月底和12月最为明显(到12月份,LME铝持仓达到了历史最高,接近50万手的水平)。

资料来源:LME、实达期货

国内铝市场身陷囹圄

国内铝市场自4月份宏观调控以来就表现的萎靡不振,市场相对过剩,投机力量撤离,出口政策构成的心理预期,使得沪铝市场再次陷入萎缩,国内外相对价格一再走低。现货市场上,增产势头依旧,库存堆积而消化速度缓慢。

资料来源:SHFE、实达期货

二、国内铝市场困局依旧

国内铝市场正处在这样的一种僵局之中:一方面,产量抬高了现货氧化铝需求和价格以及电解铝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产量增加压制了铝价;然而产量持续增长,根源在于产能巨大。此外,出口有收紧趋势,在消费稳定的基础上,国内铝市场难以摆脱相对过剩局面。

成本和价格构成双重压力

电解铝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对价格形成双重影响。当铝价低于企业销售成本的时候,企业会惜售并支持铝价;但是成本上升对电解铝产量却难以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当企业有盈利空间的时候,就会大量抛售铝锭,从而压制价格。这种局面难以改变,因为产能和产量太大,氧化铝价格和生产成本企高。

2005年,氧化铝现货价格将在高位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口氧化铝数量可能萎缩,将加剧国内氧化铝市场紧张状况;下半年随着电解铝厂出现减产、停产等,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氧化铝供应不足的负担,另一方面,市场对2006年国际氧化铝市场出现过剩的普遍预期,在心理上对价格形成压制。电解铝用电价格也将保持在目前水平。根据安泰科的估算,2004年国内的电解铝平均用电价格为0.345元/吨。

根源所在:产能太大

可以说,2004年国内电解铝产量增长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不到20%),1-11月份,国内原铝产量为597万吨(2003年的产量为550万吨)。但是由于产能基数太大,增加的产量还将对国内市场造成了冲击。111月份,国内电解铝新增产能将近165万吨(大部分为2003年在建产能,并且2003年的新增产能为284.2万吨)。随着竞争压力加大,部分铝厂可能不抵亏损而停产,然而由于基数较大,国内电解铝增产和高产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新增产量将主要来自现有产能(将近1000万吨)。

僵局困扰国内铝市场

  国内电解铝难以摆脱市场相对过剩,行业利润压缩,铝价相对较低的局面。改善国内市场困局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消费能力加强,净出口数量增加,产能利用率降低。

国内原铝需求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1)大量铝加工材产能。据安泰科估计,2004年新增的热轧产能即有23万吨,铝箔产能增加23.2万吨达到73.4万吨。挤压材的产能在2003年底为393.1万吨,预期在2004年的产量将增加15%达到241.5万吨。2)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等国内消化力量;2004年国内的铝材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都经历了回落和再上升的过程,但是总体上,投资、生产和年度铝消费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估计2005年的铝材消费增幅仍然在20%的水平。

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净出口量成为举足轻重的变数,而政府政策包括取消出口退税和征收出口关税对无疑将增加出口的成本。在国内外价格达到新的平衡点之前,未来国内铝锭出口量的趋势是萎缩。

而产能利用率则取决于电解铝生产厂家的获利能力,如上预期,2005氧化铝价格处于前高后低态势,同时下降幅度不大,那么巨大产能的开启情况就跟原铝和氧化铝价格有密切关系。如果铝价相对较高,铝厂就具备了较大的生存空间,如果铝价较低铝厂入不敷出,少量铝厂的关闭就会对氧化铝价格造成压力,从而降低电解铝生产的成本。

三、天平侧向国际市场

相对应的,国际铝市场的供应缺口在逐渐放大,需求增速虽然放慢但仍有正面贡献,投资基金对期铝市场表现出持续兴趣,奠定了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铝价保持强势的基础;此外,国内原铝出口可能萎缩对国际市场也属利好。

根据国际机构对2005/06年全球原铝供需平衡状况的预测,大部分认为在2005年,原铝市场上的消费量将超过供应量。从供应和消费的增长速度看,主要基于对05年下半年消费速度将放缓的预期, 2005年全球原铝市场将呈现前紧后松局面。对于价格的预期,认为2005年LME铝现货价格高于2004年的居多,在供需方面的原因之外,通货通胀和美元贬值仍然支持其高出长期平均水平。

国际研究机构对国际铝市场和价格的估计和预期

供需平衡(万吨)

LME现货均价(美元/吨)

 

2003

2004

2005E

2003

2004

2005E

Barclays Capital

65.3

-33.5

-46.8

1688

1740

1650

Goldman Sachs

72.5

-78

-46.1

1428

1723

1758

Natexis

31.1

-40

-25

1434

1690

1650

Sempra

37.1

-25.3

-44.9

1431

1707

1705

Standard Bank

37.1

-55.4

-66.7

1431

1710

1725

Man Financal

7.4

-69.5

-35.2

1432

1721

1838

SG

63

-20

55

1432

1715

1820

资料来源:各机构报告

四、价格走向和市场再平衡

铝价仍有上升空间

从图表上看,LME铝价仍然处在上升通道内,后市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综合基本面的判断,认为在消费惯性和中国出口力度削弱的作用下,2005年上半年铝价将维持牛市格局,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初为价格高点的有利时期;下半年,国际铝价将随消费增速放缓而回落,上方阻力在1965、2000,下方支撑1650、1550。

沪铝相对三月上方受到4月份和10月份高点压制;但处于2003年以来的上升趋势线之上,整体呈收敛状态。在延续上升趋势的基础上,沪铝下跌空间有限;上方阻力16500、17600。

国内外市场的再平衡

国内外市场的平衡状况和比值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外市场相对供求关系。如2004年下半年国内市场累积库存量相对较大。(2)不对称的投机力量。(3)进出口政策和汇率的变化。在国内外铝市场基本面构成强烈对比和国内进出口政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