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期铝市场的再平衡和再失衡

随着中国的原铝出口退税和出口关税政策由不确定到接近明朗化,国内外铝市场再次出现波澜。在利空沪铝的同时对伦铝形成强烈利好,两个市场进入再平衡的状态中;两市比值同时快速压缩,再次形成出口的有利条件;认为市场反应可能过度,铝价上涨立足于市场供需状况的实质改善。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国内外市场进入再平衡

在本周LME金属市场中,期铝可谓是锋芒毕露。即使节前是基金平仓时期,即使整体上市场比较清淡,即使前段时间受到推崇的锌亦出现回落,而铝价坚强亦然,成交愈加活跃,对此可以用美元下跌,资金进入市场等种种理由来解读,但是需要注意到以下两点:

其一、美元在12月份以来即处于相对低位,欧元兑美元在12月上旬达到最高,在短暂回落之后即回到1.34之上,近日欧元再度回升似乎不足以成为铝价上涨的主导因素。其二、伦铝持仓是在129日达到历史最高的49.5万手,并且库存也在持续增加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恢复下降。应该说其时是期铝实现突破性上涨的契机,但是其时铝价却是相当疲弱,正是11月底铝价上冲1860无功而返之后所处的低谷。根据当时的持仓和升贴水结构,认为市场的现货抛盘压制的结构,中国出口已经成为近月来国际铝价备受压制的心病所在。

解铃还需系铃人,伦铝市场的原初推动力是对中国出口将受到抑制的预期。中国将对铜、铝、镍征收出口关税的消息在上周末传入市场后,伦铝从周一开始加速上涨,周二突破年度高点1881美元/吨,周三则一支独秀地持续上涨并维持在1900美元/吨之上,因为中国铝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供需平衡造成的冲击最大。

2003年,中国出口原铝100万吨(净出口50万吨),国际机构对全球市场供应过剩量的估计值多在30-70万吨之间;20041-11月,中国出口原铝即有119.4万吨(净出口52.1万吨),对全球供应的预期是缺口30-80万吨。如果中国的原铝出口真的出现了大幅度减少,那么对国际市场供需平衡的国际铝价的冲击可想而知。

 

市场反应可能过度

也许是伦铝市场反应过于强烈,也许是沪铝投资者情绪太为悲观,沪伦两市的相对三月铝价比值已经滑落到了8.4-8.5的水平。有人认为中国加征5%的原铝出口关税之后,国内外价格比值就会达到人民币汇率(取消退税,不征出口税的水平)之下,但事实并不尽然,市场反应可能已经过度且失衡。

首先,出口成本增加意味着出口价格随之上涨,但并不代表出口将会停止。只要这个通道还存在,只要出口有利可图,只要氧化铝一般贸易进口权仍然受到限制,只要中国产量增长持续,在国内外市场达到新的平衡点之后,出口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其次,中国的原铝出口一贯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因为加工贸易的铝锭生产成本比贸易商购买的要低(氧化铝进口有政策优惠),因此,当国内相对价格低至一定程度时,铝厂就会选择从事加工贸易方式生产,贸易商出口的条件很少形成。

再次,在目前的市场状态下,只要氧化铝进口政策不发生改变,对于符合条件的铝厂而言,进料加工并出口的生产方式仍然占据上风。假设进口氧化铝(现货)的美元报价为430美元/吨,国内氧化铝现货价格为4330/吨,采用加工贸易可以在氧化铝上节约成本852.4/吨,吨铝节约的成本大约852.4×1.931485元。如果出口售价1900美元/吨(15730/吨),那么出口关税为1900×5%×8.28787/吨。国内销售铝锭的价格也需要达到16428/吨才能达到两种经营方式的利润相当。

 

实质供需有待改善

无论如何,出口门槛加高使得国内原铝出口形成萎缩趋势,这将通过影响全球原铝市场的供应量进而影响对全球原铝供需平衡。但是价格上涨的根基仍然是供需结构的实质性改变,预期随着消费能力的持续,这种局面将在05年上半年出现,而目前市场在过分预期下的上涨则略嫌脆弱。

看目前伦铝的升贴水结构,053月份合约的价格为所有合约中的最高,一方面,表现出市场对该阶段铝价的乐观预期,另一方面为现货商抛售带来了机会,其它合约的贴水状态也显示出市场仍有相当的压力存在,无论是近月还是3月期之后的合约都是如此。因此,一旦投机者进行平仓,很容易引起价格的快速下跌;如果伦铝维持强势,沪铝亦有一定上升空间。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