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行情回顾】
回顾2004年期铝走势,内外各异,LME期铝走势不温不火,趋势明显结果令人惊奇,沪铝略显平静,牛气不足,走势被动,一波三折。从整体上讲,全年走势呈外强内弱的格局,其根本原因源于内外基本面的差异。
LME期铝全年整体上呈现向上的趋势,沿着上升通道稳步盘升,大至上可分为四个波段,第一波段,1月-4月中旬,铝价延续2003年的牛势继续稳步上扬,最高至1834美元,期价在未能突破1850一线后受巨大的压力而回落,出现了一个大幅度的调整,最低回落了近300美元至1550美元一线受到了支撑。第二波段,从4月中至10月中,铝价维持了5个月的低位振荡的格局之后(交易区间在1550-1720),在9月末发动上攻行情,突破了1850美元的防线,再创新高1883。此后突如奇来的大幅暴跌吞没了大部分涨幅,不过有一点可以注意到,在这次大幅下跌的过程中,前期积累下来的持仓量并没有出现大幅减退。并且铝价整体的交易区间被抬高,脱离了前期的低价位区域,整体向上的趋势仍保持完好,此次回落只是技术上的调整。第三波段,从10月中旬到12月末,经过大幅调整之后,期价登上了更高的台阶,最后发动了更为惊人的上冲攻势。先是维持近两个月之久的高位横盘,交易区间维持在1750-1850美元,1850美元成为重要的阻力位置,在这段时间中,伦铝的持仓量不断扩增,最高达到了49万手的天量,从很多迹象表明,伦铝已经受到基金的青睐,大量的新多资金入势为铝价的上涨积累了丰厚的能量,在年末,基金清算了大量的空头头寸再次推进铝价大幅上涨,突破了1850美元的阻力,随后铝价继续维持强势,并有许多新多买盘进场使得期价上涨的动能始终保持冲足。铝价再现惊人之举,登上了1900美元的大关突破了近10 年的高点,并继续一路上扬向2000美元发起冲击。
总结伦铝一年的走势,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每次价格发动涨势之前,都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的横盘整理积累能量,最后动力得到释放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很强的上涨势头。综合这三波行情,有共同的驱动因素,首先。基本金属得的牛势格局给铝价的向上趋形成了良好的牛市氛围,其次,美元走势对价格的影响很大,美元整体的弱势格局对期价构成强有力的支撑。再次,基本面的逐渐改善是铝价上涨的核心动力。最后,基金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把铝价向上的趋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年末,基金仍大举介入铝市,表明其意在长远,对后市看好,使得伦铝成为了市场关注得焦点。
冲这三波行情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中国因素"。在第一波段中,铝价的强势得益于
氧化铝价格得上涨,而
氧化铝价格得上涨主要的原因是在于中国的强劲需求。随后中国政府对铝行业的宏观调控,压制电解铝行业的过热发展使得电解铝产量受到限制,因此对
氧化铝的需求下降,国际
氧化铝价格的回落也使得伦了铝出现了一波大幅度的调整。沪铝将近半年的低迷也牵制了伦铝。中国出口退税将取消的传闻导致国内生产加大出口力度也给国际市场造成巨大的供应压力。不过基于市场对于中国未来供应将减少,基本面将逐步改善的预期,铝价还是顶住了短期供应的压力,迎头向上,其强势可见一斑。同时国际对铝的需求仍保持旺盛,庞大的伦铝库存得到了很好的消化。从年初的140万吨下降到了年末的70万吨以下,也减轻了压制价格上涨的巨大压力。
在这三波行情之中,有各自驱动价格走势的核心因素,第一波,
氧化铝的价格,成本的因素是最核心的。第二波,全球油价的爆涨,随后的大幅回落是左右行情的根本原因。第三波,主要是基本面的转变增强了市场的信心,其表现更为良性。更值得看好。
反观沪铝,相对于伦铝,本年的走势偏弱,虽然偶有惊人之举,但是国家宏观政策对铝行业的压制,整体偏空的基本面对价格构成巨大的压力。总结起来,可分为两个波段,第一波段,从年初到四月中旬,沪铝延续了去年的强势仍显得比较牛皮。成本的抬高有力地支撑铝价的走高,市场人气得到焕发,市场的投机力量也比较大,沪铝在四月初持仓量超过了沪铜达到了40万手的高水平,走势也比较强劲,价格登上了19000元的大关,不过随后国家宏观政策的出台,限制电解铝行业发展过热的举措在市场上得到了反应。成本因素退居其次,基本面的弱市逐步显现,大量的现货抛盘进场,投机力量退却,市场人气受到极大的削弱,铝价一路下滑,铝价被压制在成本线下,维持了长大8月之久的弱市格局。不过低位的支撑比较明显,铝价难以跌破15000-15500元的支撑区域,期间虽然在伦铝大幅上涨时也受到带动,但是还是表现偏弱,走势也比较被动,成交量持仓量大多数时间维持在低水平,向上动能不足够,同样的.向下的空间也被限制住,低位振荡的格局使得中期低部逐渐形成。直至年末,伴随着国内出口量的激增,库存的下降,国内铝的供应压稍微减少,沪铝市也略有起色,但是在伦铝大幅上涨维持在多年高位上方的时候,沪铝仍没有太大的表现,整体的弱市格局仍比较明显。
【国内外基本面简要分析】
国际市场基本面分析。
2004年将是铝由供过于求到供求缺口的第一年,2004年的供应缺口估计在45万吨左右,而2003年则是供过于求83万吨。基金在铝市场大量建仓的迹象明显,国际市场价格很可能在基金的推动下走出一波相对于
其它基本金属的补涨行情,这将最终带动国内铝价格的回升,甚至可能会带动国内外铝市场比价的回升。从美国和日本国内的消费情况看,2004年的增长相当强劲,到目前位置的现货升水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这对铝价构成了坚固的支撑。
从目前整个商品市场的价格走势看,特别是CRB指数、黄金、石油等商品市场的先行指标看,整个商品市场依然处于明显的牛市周期中,而美元的贬值是这波牛市的导火索,全球经济今年的高速发展是牛市的推进剂,未来这两大因素都将持续,从而继续确保整个商品牛市周期的延续。比较同期美元贬值的幅度和铝价上涨的幅度,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前期铝价的上涨的主要动力还是来源于美元贬值的因素,而铝价新的一个上涨动力则将来源于铝供需基本面的改善。
以下是全球原铝的供需平衡表:(单位:千吨)

资料来源:CRU (2004年为预测值)
国内基本面分析:
1.政策面因素:
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限制国内电解铝行业发展过热。主要有以下几条,1.取消对电解铝行业的优惠电价;2.严格环保要求,对于环保不达标企业的产能坚决关停,淘汰落后冶炼技术的产能,目前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公布了第一批限制产能的铝企业名单;3.禁止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下的企业进行铝的出口加工贸易;4.只批准6家能够从事一般贸易的
氧化铝进口;5严格限制铝新建产能的审批;7中国官方宣布从2005年1月1日起对铝取消8%的出口退税,并且加征出口关税(税率大约是5%);这些措施都对铝厂的产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估计这些措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取消,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大执行的力度,这样国内铝产能增长的空间已经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虽然房地产也是未来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而且全球包括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加息周期,而加息对房地产的增长将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2004年房地产的增长依然相当强劲,在建规模也相当庞大,这将至少在未来半年的时间内对铝的消费起到实质性的支撑作用。目前中国加息的幅度较小,而且利率也仅仅是从前期的较低水平略有回升而已,目前的利率水平依然处于历史性的较低水平,这对房地产的增长所起的抑制作用相当有限。美国加息比我国早,而且加息的幅度也更大,目前美国基准利率已经从1%提高到了2%的水平,但是依然低于历史3.5%的中性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房地产业到现在仍然在强劲增长,无论是从房屋销售还是营建许可等数据都可以很明显的得到印证。对于中国房地产业来说,就利率而言,情况也将会和美国一样。而房地产业占铝的需求比重是30%,这个行业的快速增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铝的需求。
2、供求关系:
目前中国国内的铝年消费量大约在600万吨左右,其中房地产和汽车业在铝的需求中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两个行业的良性增长将从中长期上保障铝的需求仍然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只是增长的速度将有所放缓,由前期的超过25%下降到10-15%的水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目前中国的铝消费总量已经超过了600万吨,位于世界第二位,这个基数的增大使得在增长率下降情况下的铝需求绝对增加数量仍然庞大,这将在更长的时期内支撑国内铝的价格。
而今年的产量约为660万吨,供应略高于需求。2005年政府将严格控制铝行业,对该行业的结构调整将加速,将强制关闭一些不具竞争力的冶炼厂,这些措施对国内铝行业的过快膨胀将起到较大的压制作用,明年国内的电解铝产量将因此不会有大幅增加。许多小型铝厂已转为铝材加工厂,这客观上也刺激了原铝的消费。中国的铝消费主要用于汽车、建筑和
包装、电力等方面,因为电力价格的提高和信贷的限制将会减缓新冶炼厂的新建。据一些分析机构称,到2008年国内铝的消耗量将从目前的600万吨增加到930万吨。这样,此消彼长的结果就是明年电解铝整体将持续供小于求,对价格的支撑也将比较明显。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2004年1-10月,国内
氧化铝产量57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700万吨;电解铝产量545万吨,同比增长23%,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650万吨;铝加工产量360万吨,同比增长27%。整个行业经济效益好于上年,但实现利税和利润主要集中在
氧化铝企业,独立电解铝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加大。
由于外强内弱的格局,加上受到出口退税政策即将变更的影响,国内铝生产商也加大了从八月开始加大了铝的出口力度,今年1-11月份国内铝出口原铝1,183,289吨,11月份当月出口量 160,819吨,大大超出了今年月均10万吨的水平,预计12月份的出口量将在20万吨左右,出口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供应的压力。
以下是中国铝的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CRU、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国家海关总署、上海期货交易所

3.交易所库存变动情况

伴随着出口量的激增加,上海交易所铝库存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从8月初的16万吨以上的高水平回落至目前的6万多吨的水平。从今年上海交易所的库存变动情况看,上半年从整体上体现出一个库存持续增加的过程,并且最终导致期货价格出现连续的大幅下跌,而当现货价格低于16000以下时,从8月份开始,库存出现了持续的下降,而且这种下降的速度在加快,特别是近期国内外比价明显有利于出口的情况下,下降的趋势仍将持续。从另外一个方面,对于目前的期货价格来说,是有利于现货从交易所流出,这将减轻对价格未来上涨所构成的压力。
4.成本因素
电的供应和成本始终构成铝产量的瓶颈:在铝的原材料中,电占了很大的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铝是电能的一个"储藏器",而电能在国内紧张的格局在2006年以前难以实质性缓解。再进一步说,电的成本很大一部分是能源的成本,而国际市场煤和油价格都已经上涨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且未来它们仍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在相对的高价位区域中,这从根本上限制了铝的成本下降空间。
5.中国铝现货价格走势:

从国内今年铝的现货价格走势情况看,最高价格超过了18000,而最低价格也从国内今年铝的现货价格走势情况看,最高价格超过了18000,而最低价格也仅仅略微跌破了14800水平,这说明国内铝价在15000以下有着相当坚固的支撑,这种支撑主要来源于铝成本。在消费并不算太差的情况下,铝厂成本以下的惜售足以限制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从现货走势看,今年下半年宏观调控之后,铝价绝大部分时间维持在16000上下300点的空间中波动。随着年底的临近和需求的放缓,国内年底前现货价格总体下降到16000以下,以15800为中心的上下200点空间中波动。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