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全球金属和采矿行业聚集在伦敦庆祝又一年成功,并交流了对2006年市场展望的观点。鸡尾酒会上的交流观点比以往更不清晰-对市场的看法和信息分歧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人们带着自己的观点来到LME周,并寻找支持因素并(有意识或者下意识的)不去关注相反观点的信息!所以说,读者们不必吃惊,我们仍然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完整的。
在市场平衡方面,我们对铜的看法略微乐观,同时对短期镍的看法比较悲观(尽管对6-12的看法也是比较积极的)并且对铝和锌的看法更为积极。
在我们的很多讨论中,对宏观经济(尤其是美国)的展望以及正在上涨的高油价比较忧虑。对于中国,保持不确定和忧虑的态度,尽管在中国“实际”消费和需求强劲情况下,我们更为看涨。
我们还保持一贯观点,非中国需求下降是由大幅度减库所造成,并且在今年中国的价格中已经表现出来了。2006年,金属的需求增长率将强劲反弹,并且根据对需求的预期,价格上涨的可能性高于下跌,(注意到我们用的是“需求”而不是消费-需求是消费加上库存变化)。
对于我们,明年的主要问题是供应而不是需求-供应是否会继续不如预期?尤其在铜和镍?我们强烈的感到,2006年的供应将令人失望,由于生产商将面临很多挑战和短缺(设备,能源供应和更为重要的技术人员),努力去达到持续满负荷生产的计划。
下面是在LME周对主要金属的一些讨论观点。
铜-预期波动加大
铜是今次伦敦LME年会讨论的重点。但是唯一的一致观点却是,此刻市场的波动将进一步加大!大部分看起来认为2006年铜市场正在走向过剩,尽管在远期价格严重Backwardtion的时候,这的确不是一个清晰的“抛空”信号。在过去一周内,我们对市场的观点没有明显变化,感觉现在对2006年的预期1.4美元/磅可能有点偏低。
一年前,许多人提出的“超级牛市”得到验证,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上涨动力却是相反的因素。牛市的观点表示需求将比大多数人认为的更加强劲,并且中国政府将再建战略储备(今年卖出去的比买入的多!)。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力量是大规模产量损失,甚至胜过牛市预言。
促使我们持续保持观点的是,以整体市场规模背景,潜在中断的规模以及潜在的消费商备库,2006年的过剩量并不是很大。下图是BrookHunt在上周基本金属展望研讨会上的介绍,表示了2006年可能被重新上演的产量中断的潜在规模。
铜矿“中断”-4季度对全球矿产量估计和实际产出的差异
来源:BrookHunt,2005年11月
另外一个讨论较多的观点是,一个重要铜消费商所表示的,铜市场正在被严重操纵,并且基本面并不能完全支持目前的高价。
很多市场参与者可能不赞同市场被操纵的观点,并且认为随着库存减少,铜价在任何事情都可能在某一天发生,依赖于是否有需要回补头寸的空头。
对于需求面有一些更为正面的报告,随着最近几周欧洲需求回升信号的出现(可能是大幅度减库阶段结束),以及美国的下游库存“极薄”(wafer thin)的说法。我们仍然预期2006年全球需求将从今年的低水平(被减库扭曲)回升。
尽管仍然存在一些高铜价对铜需求负面影响的担忧,可以看到的是,目前为止铜管市场的永久性损失已经受到限制,估计需求损失在10-30万吨-相对较小。
其它一些部分可能经历了减库,但是几乎没有出现更长更持久的损失。
中国国家官方库存的控制者,国家储备局(SRB)的行为继续被广泛讨论,表面来看近期在释放库存(10月份以来释放了3万5千吨)。未来几个月时间内,国储局是否拥有大量库存可用来交割到市场上?而其在明年是否打算或者需要补库?
不幸的是,只有国储局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只是推测而已。我们可以确认的是,去年年底的报告显示国储库存减少了大约30万吨,并且剩下较少的库存。很让我们怀疑的是,这些库存是否已经在今年重新补库,因此对国储是否有能力在未来几个月内进行大量交割心存疑问。
对精炼和粗炼加工费合同的展望,尤其是2006年度TC/RC费用水平的设定也是一个热点。更为激进的矿商称加工费标准已经设置在88.5美元/吨,尽管亚洲的冶炼商比较抗拒这样的一个基准。
冶炼厂认为加工费的设定应该更接近于年中的110美元/吨和11美分/磅的水平,因为铜精矿市场仍然剩余并且由于今年的产能增加不如预期,他们还持有大量库存。双方都认为铜精矿市场将在未来的12-18个月内紧张起来(虽然对于什么时候出现很有争议),但是冶炼厂表示,这应该反映在2007年的定价中,而不是2006年。
关于2006年条款的讨论集中在是否将价格参与(PP)纳入到加工费的谈判条款中(当铜价达到1.8美元/磅时,加工费增加9美分/磅)。矿商认为不能忽略PP的值,而冶炼商称其正在遭遇PP的负面效果。
现在我们综合双方的看法,认为2006年的最终加工费可能接近100美元/吨和10美分/磅(可能略低)。
对铝的讨论给我们的整体印象时成本上升,
氧化铝市场持续紧张,意味着2006年铝价可能在一个比2005年更高的区间内运行。然而,没有人认为铝将以铜价上涨的方式上行。事实上,中国的冶炼厂1000万吨产能还没有完全启动(目前的运行的产能只有800万吨)仍然是一种压力因素-如果铝价足够高,或者
氧化铝价格下跌,中国冶炼厂的利润将充分放宽并再次刺激出口。
然而,随着中国CIF现货
氧化铝价格上涨到600美元/吨,我们认为LME铝价将需要再上涨几百美元来吸引出口。实质上,铝价的上涨依赖于需求方面出现令人吃惊的强劲上升,还是
氧化铝供应出现中断,可能影响铝产量。假设
氧化铝生产在过去两年时间内运行了100%的有效产能,那么一些生产中断的风险就越来越大。
成本仍然是一个主要的讨论话题-包括铝和
氧化铝。在目前高额的天然气和苛性钠苏打价格下,一些美国
氧化铝精炼商的现货成本大概接近400美元/吨,现货
氧化铝的价格可能被抬的更高,直到有新的低成本产能替代这些高成本产能。我们看来,在最早2007年之前,没有足够的产能对市场形成压制。
虽然这对现货
氧化铝价格来说是一个正面的消息,成本上升对于以LME某一比例的合同价出售
氧化铝的生产商来说是一个问题。没有一个机制将成本因素传导到价格中,利润将持续被压缩。
对于冶炼厂,电力成本是最大的问题-至少在未来几个月时间内,一些冶炼厂正在面临电力合同需要重新签订的状况。尽管在不断努力寻找解决方案,普遍认为Hamburg,德国和Eastalco,美国的冶炼厂将在年底关闭。
现货铝市场并不紧张,一些报告称俄罗斯和
其它地方存在非报告库存。据说一些金属将从北美运到欧洲(可能在未来几周内进入LME仓库),由于美国市场的升水疲弱。
我们仍然认为铝市场今年大致平衡,并且可能在2006年走向短缺。我们是乐观的,但是并不对价格看得很高,估计明年大部分时间的交易区间是1900-2200美元/吨。
锌-仍然很牛
我们找不出任何理由不看好2006年的锌市场。锌精矿市场保持长期紧张,从最近的现货加工费即可以反映(基于1000美元/吨的LME价格)。矿商对于减少2006年合同加工费很有信心,当前的合同(127美元/吨,基于1000美元/吨)和现货加工费之间的缺口达到记录高点。甚至有说法,基于1000美元/吨的合同TCs以两位数字下降!矿商称只是没有足够的精矿供应,使得冶炼商在2006年面临强迫性减产。
唯一不利的因素是精炼金属市场还不是很紧张,并且可能价格已经反映出了对明年基本面发展的预期。我们仍然认为基本面将足以强劲并驱动明年的价格进一步上涨。
镍-短期艰难,但是长期上涨?
我们和镍买家以及卖家(尤其是二手镍)讨论,认为至少原镍的需求将持续疲弱,在第一季度末之前。镍的主要终端应用-不锈钢产量的大幅度减少,导致镍需求下降。然而,据说主要镍供应商坚持执行出售合同。结果,消费商手中持有了大量镍(见我们上周的报告)。
有消息称,一些生产商为了减少库存,这个季度减少对初级镍的使用,并且显著降低二手镍的使用-我们所采访的废料经销商也在抱怨需求下降。2006年第一季度,我们预期初级镍的合同量将减少,废料购买量反弹。这将成为2006年镍市场供应和需求间过剩量最大的时期。
我们讨论的另外一个观点是,在2006年第一季度之后以及2007年,镍的前景整体上还是乐观的。普遍相信的是,主要的PAL扩张将进一步推迟并且一旦减产结束,不锈钢产量将非常强劲增长。因为中国人回到了市场,需求将非常强劲的上升。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