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了许久的铝市,在出口强劲和铝代铜消费的刺激下,终于出现了反弹走势,而周一伦敦市场因秋季银行假期休市一天,又给了上海期铝更理想的上扬机会。周一沪铝稳步走高,全线扬升,并伴有一周以来首次的超过7000手增仓。收盘时主力0611合约报18970元,涨幅达到370元。
能够作为铝市场反弹走势最直接证据的,即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铝库存量的不断缩减,上周的库存周报显示,上海、广东、无锡11个仓库的铝库存降至24237吨,下降了36.2%,约为13732吨。这是自2005年7月16日至今的最低库存,与高峰期接近20万吨的库存量相比,可称之为天壤之别。
库存不断缩减的背后,必然有比期货交割更为理想的需求途径。首先是电缆制造业的以铝代铜情况。电缆和电线生产商一般都使用铜作为原材料。但因铜价一路攀升,今年以来铜价已上涨了62%,同期铝价下降3.5%,因此生产商也改用铝代替铜作为原材料。虽然铝不具备铜很多的优良品质,但在电缆制造的很多非关键环节,还是可以有大量的替代空间,同时铝也可用于生产汽车和饮料罐。
其次就是电解铝包括铝材的旺盛出口。而这一方面,市场中关于出口退税率下调的传言起到了短期刺激的反作用。从2006年6月份开始,市场上一直有这样的预期,出口退税已箭在弦上,政策出台只是时间问题。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方向是明确的,调整范围也基本锁定--调低高能耗、低增加值、高污染、技术密集度低、对促进就业贡献度低的行业。铝行业首当其冲。但这一压在铝加工业头上的巨石,一天不落下,一天就推动它们加快再加快出口,而且又是在国内外比价有利可图的背景下,这就导致了集中大量出口的局面产生。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中国1-7月原铝和铝合金出口729,950吨,同比下降16.5%.但铝材出口却大幅上升62.2%,达631,920吨.而虽然原铝和铝合金1-7月出口总量下降,但却是呈现逐月抬升的态势,7月份出口量为105250吨,比一年前增加12.1%。
两大因素推动铝价反弹,但这两个因素短期刺激的成分居多。我们只要看到沪铝持仓排行榜上雄踞前列且不断增仓的铝厂套保头寸,就应当明了这种反弹的力度有限。短期而言,沪铝11月19180处的压力仍不可小视,如能够有效突破,则上方目标在19660处。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