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受良好的现货环境支撑 铝价下跌空间相对不大

  9月初国内铝价在出口强劲和铝代替铜消费的刺激下,压抑了近一个月的铝市终于出现了反弹行情,此后氧化铝价格的持续走低成为铝价回落的主要利空因素。目前在国内宏观调控更为严厉的大环境下,铝市的长期走势让我们无法保持乐观,但短期在消费利好的支撑下,大幅下挫的可能性很小。

  一、国内铝市运行情况

  1、国内氧化铝供应大幅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我国氧化铝产量同比大增56.4%,达118.96万吨;1-8月累计产量高达833.18万吨,同比激增51.0%。另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进口氧化铝462.64万吨,同比减少了2.6%。但8月进口氧化铝67.53万吨,同比大增32.1%。

  氧化铝产量和进口量同时出现大幅增长,一方面说明国内氧化铝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供给的不断增加使得国内氧化铝的现货价格持续走低。目前,中铝报价已由9月初的3800元/吨下调至2950元/吨,国产非中铝现货价格大致在3000元/吨。与此同时,进口美元报价也出现下滑,目前大致报价在260美元/吨左右。

  2、现货涨势趋于放缓

  在9月初,由于华东现铝相对华南地区的升水不断拉升,高峰期曾达到1000元/吨以上,高额的升水促使供应商调整发货方向,货源集中发往华东地区。而到了9月中旬,市场经历的巨幅振荡迫使贸易商或获利回吐或止损抛售。此后,伴随着十一长假的临近,在贸易商蜂拥入市抢购的推动下,铝价直线飙升。而消费厂家在经历9月上旬的涨势及中旬的调整后已基本确认铝价企稳20000元/吨关口,同时考虑到国庆长假期在即有备库之需,因而对这次涨势的跟进表现较为积极,市场在获得消费实盘承接的条件下,铝价的上涨内在动力也显得较为强劲。但在9月底,华东地区受到货量增长的影响,现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预计短期现铝涨势趋于放缓,以振荡调整为基调等待沪铝的指引。

  3、原铝和铝材出口均出现大幅增加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8 月份我国原铝出口量为9.41万吨,同比增长68.9%,1-8月原铝出口量同比下降31.5%至58.98万吨。但是今年1至8月我国铝制品累计出口74.7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4.6%,其中8月出口铝制品11.59万吨,同比增长79.2%。

  8月导致铝产品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因为7、8月份国内外铝价比值一直在历史低位徘徊,刺激了电解铝厂出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受出口退税率下调的预期影响,企业加快了铝制品的出口进度。

  二、未来影响铝价走势因素分析

  1、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升值态势

  自9月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有所加快,7.94、7.93、7.92和7.91的整数关口在近一个月内接连被破。就目前而言,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了趋势,短期内即使有所震荡,但中长期升值的方向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从去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超过4%,就整体而言仍属于温和表现。但近期人民币升值有加速的迹象,对于那些出口型企业而言短期的冲击将不可忽视。

  人民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从我国期货市场的上市品种来看,均涉及到进出口问题。具体到铝行业,我国从2002年开始成为铝的净出口国,但由于电解铝是高耗能、高污染和低附加值产品及资源性产品,我国自2003年起就采取多种方法加以宏观调控。从目前海关统计的数据来看,虽然原铝的出口有所下降,但是铝制品的出口却大幅上升。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会使得这类“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受到抑制,产品集中在国内销售,有可能进一步打压铝产品的价格,从而对行业造成一定影响。

  2、氧化铝价格跌势不改

  前面我们提到,由于国内氧化铝供应的大幅增加,使得氧化铝的现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铝于2006年9月26日,将现货氧化铝售价从3800元/吨下调至2950元吨,降幅达22.4%。此举已经是两个月内中铝第三次下调氧化铝现货价,上两次的价格调整分别是在8月7日和9月1日,中铝将氧化铝现货售价从5650元经4900元/吨进而下调至3800美元/吨。最近的一次降价使中铝的价格与国际价格持平,预计短期内中铝在次下调氧化铝的可能性较小。

  氧化铝价格的下跌,使得电解铝企业利润大幅增加。如果我们用原铝的出口价格减去氧化铝折算的生产成本,来计算中国冶炼商的利润,会发现目前中国冶炼商的利润已经回到了2001年的水平。如此高的利润将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国内电解铝企业加速闲置产能的启动和新的电解铝投资热情,从而刺激未来电解铝产量的增长;其二,部分电解铝企业锁定利润,在期货市场建立保值空头头寸,使得期价上行压力加大。所以从长期来看,氧化铝价格的持续下跌会使铝价承压。

  3、现货供应紧张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

  7月份以来,伴随着国内电解铝现货旺盛的需求,国内铝现货升水稳步攀升。8月份上海地区的现货升水均值超过220元,最高达到560元,这在近两年牛市行情中是首次出现。上海期货交易所铝库存自今年5月达到峰值18.46万吨以后连续14周减少,至9月1日交易所铝库存下降3867吨至20370吨,是2003年12月以来的最低值。此后,上期所库存虽然出现小幅增加,但仍处在低位徘徊。

  上海现货市场出现的缺货现象,主要是上游发货比较少,当地生产的铝都直接拨给当地的深加工企业,所以造成上海铝库存的持续大幅下降。通常9-11月是铝的传统消费旺季,铝消费量在这几个月将会大幅度增加,但电解铝的产量近期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虽然届时可能会有所增加,但还是跟不上消费量的增长速度,所以现货供应紧张的局面短期内很难缓解。

  三、后市展望

  综合以上分析,国内铝市从长期来看难涨易跌,但就短期而言,鉴于当前国内铝市库存仍处于较低水平,下游消费平稳,受良好的现货环境支撑,国内铝价下跌空间相对不大。与此同时,为了更客观的判断“十一”之后的行情走势,笔者对近10年国庆长假前后的沪铝价格走势做了一个较为细致的分析,从中发现两条规律:一是,如果“十一”之前方向已经明朗,则节后通常会延续前期趋势,只是过渡的方式会有所不同;二是,如果“十一”之前经过近一两个月的震荡方向尚未明确,则节后往往会表明方向。当然也不排除节后出现逆转的情况,但出现的概率较小(仅在2004年出现过一次),所以在此不予考虑。很明显,目前沪铝指数的走势属于第一种情况,再结合当前的基本面综合考虑,预计“十一”之后沪铝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