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世铝网>行情>市场分析

美尔雅期货:铝一周评述

2007年7月16日-7月20日
LME三月铝概况:
开盘2798美元/吨,最高2870美元/吨,最低2761美元/吨,收盘2852美元/吨,比上周五上涨了62美元。成交量596549(手),持仓量574313(手),比上周-11901(手);库存量834775(吨),较上周-3500(吨)。

市场分析:
本周LME基本金属价格全面大幅上涨,其中铅和锡的价格更是创出历史新高,连近三个月来不断下跌的镍价都在本周出现企稳反弹的走势。主要是受到其他金属价格上涨的带动,特别是当铜价本周连连上涨并突破8000美元/吨大关后,LME铝价也终于获得了60多美元的涨幅。周末的收盘价也突破了日线图上的短期阻力位2840美元/吨。
探讨铝价为何会在本周上涨没有意义,因为很明显铝价的上涨是受到其他金属上涨的带动,明显是被动性上涨,且涨幅是6种基本金属中最小的。所以我们需要从更宏观的层面探讨为什么在夏季会出现有色金属的普遍上涨。
具体分析,有两个理由导致了金属价格的涨势。其一是美元的加速下行。美元汇率自6月中旬以来,兑重要货币特别是欧元和英镑出现了阶梯式下跌的走势。以美元指数衡量,6月13日美元指数经小幅反弹后最高见83.27,而本周五指数最低下探至80.12,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跌幅就达到了3.8%。虽然这个跌幅放在今年美元持续下跌的大背景下并不算什么,但连续半年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的积累相应可能在本周爆发,我们注意到近一时期黄金价格也出现了强劲的上涨,贱金属和贵金属价格的联袂上涨只能用诸如美元汇率大跌这样的宏观因素来解释。

另外一个宏观因素应该与本周四发布的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指标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超强。2季度GDP增长率达到11.9%,这是自95年1季度以来50个季度中速度最快的一个季度。上半年增长率为11.5%,也是近12年来最快的半年增速。
目前国际上渐渐形成了一种观点,即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金属需求对市场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新兴的经济体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欧美消费疲软的影响,并继续推高全球范围内对金属的需求。一种更加干脆的观点是只要中国经济还在高速运行,就不用担心金属的需求会出现大的疲软。以这种观点为指导,在看到中国经济在2007年上半年表现的如此强劲后,对需求的乐观情绪重新抬头并推动了价格上涨。本周金属价格涨幅最大的两天是周四、周五,恰恰是在中国发布宏观数据以后。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指标是推动金属价格大涨的又一重要因素。

但对中国因素是否已经强劲到了可以让我们忽视美国经济状况的程度,笔者还是抱着强烈的怀疑态度。而美国经济未来两、三个季度的表现目前看充满了不确定性。本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表示,通货膨胀仍是美联储主要关心的侧面,但他在讲话中也承认次级抵押贷款的问题比原先预想的严重,恐怕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更大的不利影响,延缓美国经济复苏的时间。美联储为此将今明两年的预估经济增长率做了轻微的下调。之后,美联储的一些地方官员也在公开场合反复提到次优抵押贷款的问题也许会超出房地产领域,对消费者开支形成冲击。假如美国经济不能像领先指标所指示的那样在年底开始反弹,仅仅靠中国的经济增长,恐怕还不足以拉动金属价格再走出一轮大牛市。
无论如何,从金属价格甚至整个商品市场价格全面上涨的走势看,本周的上涨也不会是昙花一现。多种金属价格的上涨和创新高,暗示年初流出市场的资金卷土重来。这样的资金流动肯定不会只在短期内产生影响,估计在7月份余下的时间内,金属价格还将以上涨为主。

铝价的温和涨幅更多地反映了供应的压力。国际铝协周五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不计中国在内的原铝日均产量6月份升至6.78万吨,而5月份为 6.74万吨,说明西方产量在重启产能的拉动下在夏季都能继续保持增长。而同期中国的原铝产量更是高达103万吨,比5月份有明显增加。两条消息均限制了铝价的涨幅,使得即使周四中国政府再次调整铝产品进出口关税,也没能刺激LME铝价大涨。
展望下周走势,估计借助周边金属大涨的惯性,铝价会顺势冲高,下周LME三个月铝价上2900美元/吨的可能性很大。但我们仍预期中期内铝价会因季节性消费疲软和供应的继续快速增加而阶段性走弱。

沪铝主力合约0710概况:
开盘价19470元/吨,最高价19660元/吨,最低价19390元/吨,收盘价19610元/吨,比上周上涨了110元。成交量29852(手),持仓量26958(手),比上周增加了4610(手)。本周库存36231(吨),库存变化+8350(吨)。
市场分析:
周一至周四,国内期货市场上铝价表现平淡。当周四传出铝产品进出口关税税率调整的消息后,期货价格曾急剧下挫。但周五在LME金属价格普遍涨势良好的带动下,上海期货交易所铝合约价格也走出较强劲的走势。与此相对应,国内现货价格节节走低,表现出进入2007年后少见的疲软现象。

周四下午,财政部新闻办公告,自2007年8月1日起将原铝的进口关税从原先的5%下调为零,同时将税号为76041000的非合金制铝条、杆出口暂定税率上调为15%(该税号下还有型材和异型材,公告中没有提到,笔者理解也应包括在内)。
这项政策的出台应被视为7月调整铝加工材出口退税政策的延续。但进一步强化了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低区分对待铝产品出口的方针。7月份将7604和7605 两大税号项下的产品出口退税取消,但保留了铝板、带、箔的出口退税,已经体现出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意思。而此次只对76041000一项征收关税,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区别对待的方针,因为调整这个税号的矛头显然指向简单加工产品的出口。
尽管从比例看,该税号下的产品出口量只占总量的16%,但今年1-5月该税号产品出口增长了341%,是所有加工产品中增长最快的品种。估计征收15%的关税后,该项产品出口的增幅会大为降低,从而影响到铝材总出口量。
其实自出口推税取消后,下游企业普遍已经减少了产量并在思考对策。受其影响,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铝锭消费都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疲软,这在今年是第一次出现。尽管我们的分析表明,退税取消不会导致铝材出口的大量减少,但其影响显然也不能忽略不计。国内现货就一反往日的坚挺,连续跌破了20000元/吨和 19900元/吨。

而加征关税后,在76041000项下出口的渠道基本被堵住了。而这个税号的产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铝锭的出口,所以此次政策调整意味着今后国内市场供应量的增加,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从这个角度分析,周五铝价的大幅上涨缺乏基本面的支持。周五的涨势可能反映出市场的两种判断,第一是因为看到LME金属价格普涨,认为国内铝价应跟涨;另一种是认为即使调整关税,铝材出口也不会受到丝毫影响。而笔者认为,连续的政策调整必将在短期内改变国内市场脆弱的供求平衡,导致国内外铝价关系的调整,因此即使国外铝价上涨,国内也没有丝毫跟涨的理由。而认为税率调整对出口不会产生影响的判断显然太乐观了,只能说从中长期看,这种调整改变不了铝材出口增长的大趋势,但最近1、2个月内出口数量受到影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协会统计6月份中国原铝产量达到103.4万吨,以日均产量衡量,比5月份增加了6.7%,说明在暂短的停滞后,产量出现了又一波加速上扬的走势。这与我们听到的2季度新产能集中投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政策因素和季节性因素导致需求不旺的时候,供应正在大举增加。周五上海期货交易所仓库铝库存猛增了8350吨,已经显示出供应的压力,。这应该会导致阶段性的铝价疲软。
因此,我们预期下周铝价会冲高回落,以完成国内外市场比价的调整。而且在今后1、2个月内,国内铝价以疲软为基本特征。但对于4季度的价格我们仍保持乐观的态度。上半年强劲的经济增长不会因为新的加息或其他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而迅速放缓,因此对铝的需求将保持强劲。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铝材出口在产品结构上的调整完毕,出口数量将明显恢复甚至超出调整之前的水平。这将有助于恢复国内市场的平衡或至少是改善过剩的程度,从而有利于铝价恢复到5、6月份的水平。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美尔雅期货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