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股走软及对美国经济的信心降低,殃及其他市场.基本金属昨晚间继续下跌,LME三个月期铜最终下跌0。5美元或0.01%.收报7189。5美元, LME锌下跌90美元,收于2695美元,沪铜今日却小幅高开,盘中震荡走高,中幅收涨,主力合约CU0711高开50元以64310元的当天次低价开盘,盘中在震荡走高,一度触及65070元的日高点,最终以64870元收盘,上涨610元。CU0712合约上涨600点收于64800元。持仓方面: CU0711合约增加210手至84310 手。CU0712合约持仓量增加1614手至17608手。持仓增加。沪锌低开高走,中幅收跌,主力合约ZN0711以25280元低开,最终上涨290 元收于25870元。
基本面上:美国消费者7月借贷势头良好,信贷增加75亿美元,至2.457万亿美元。另外, 7月循环信用增加50亿美元,至9074亿美元,7月非循环信用年率增幅为1.9%,6月为5.6% 。远好于市场预期。全美商业经济协会(NABE) 一项针对知名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不佳,经济衰退风险正在上升,美联储下周降息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受访者小幅下调美国07年经济增长预期至2.2%,08年GDP增长预期大幅下调至2.8% 。
美联储备方面::为了增加金融市场的流通性应对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扩散,美联储通过隔夜回购协议操作向银行系统注资27.5亿美元临时储备基金。上述消息发布后,市场隔夜融资利率在5.00%水平走稳,低于5.25%的联邦基准利率。国内方面:中国8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率上升6.5%,创10年多来最大增幅,其中食品价格水平年率上升18.2%,非食品价格水平年率上升0.9%。同时,中国1-8月份的C PI年率上升3.9%,超出1-7月份增幅3.5%,也明显高于中国政府3%的调控目标。这表明中国当前正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政府短期内再次出台紧缩政策己几成定局。尽管当月出口增速出现急剧放缓。8月份实现贸易顺差249.7亿美元,创有纪录以来的次高水平;中国 8月份进口未锻造的铜及铜材总计191,876公吨,低于7月份的206,830吨。数据显示,今年 1月-8月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3%,达191万吨。废铜8月进口499,076吨,1-8月进口3, 491,887吨,较2006年同期增长18.5%。反映国内铜消费的旺盛。库存方面LME注销仓单大幅增加3825吨至7250吨,注销仓单一万吨以下,库存存在增加的可能。LME库存小幅减少 175持平于137600吨,还是近段时间来的高点,库存有增加的趋势。隔月升水变化不大,现货/3月期之间的隔日升水回落至62$/t,为中等水平,显示了LME库存的较低水平状态。
总之,目前市场的焦点在较高的现货升水、较低库存、中国恢复对铜及铜材的需求、及秘鲁可能发生的罢工的利多因素,与美国低迷的营建业、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扩散和国内方面出口退税取消或降低带来潜在的铜消费降低的预期。及相关经济数据的高企而宏观调控措施相互交织。特别是中国商务部将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对未来国内铜消费预期减少的影响。同时我们关注到美元指数在82位置为强阻力。短期在美联储可能降的影响下依然有回落的可能,投资者因密切关注美元的动向。从技术角度上看:LME三月铜有效击穿7700美元的关键支撑位,技术上转化成头肩顶的形态。技术层面偏空。目前处于反弹阶段,我们注意到导致今年以来铜的强势并不是美国的铜的需求增加导致的,推动铜价的上扬主要是中国因素、美元的贬值、及供应中断的不可抗力形成的,只要这几方面的因素不能得到改观,期价的下跌空间就比较有限,但美国的次级房贷风暴可能引发基金的资金短缺问题,导致其对商品的大量抛售,只要次级房贷风暴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商品市场就难以起稳。国内现货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库存消耗,及相对于LME低的价格导致生产商与贸易商的惜售行为直接导致现货供应紧张,现货消费有回暖的迹象。今天国内和LME的比价小幅回升至8.96,比价为正常偏低水平。
资策略方面 : LME三月头肩顶的形态非常明显,技术极度偏空,库存的增加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利多因素出现一定程度的淡化,LME三月铜下破7000美元后出现反弹,目前市场的焦点还在信贷忧虑蔓延上,及美国相关的敏感的经济数据上,次级房贷风暴可能引发基金的资金短缺问题,导致其对商品的大量抛售。从目前看来,在各国央行的共同努力下,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金融市场有企稳的迹象,在预期美元下跌和金融市场可能企稳的作用下有可能反弹。很明显目前铜市和能源以及其他工业金属一样,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於经济活动前景,因此可能更加依赖外部市场表现,今日国内走势强劲,多单少量介入。
锌方面:外围因素的恶化使基本面有所转坏,但相信到9月份过了暑期消费淡季缺口有可能会扩大,锌价将会得到支持。短线交易为主。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