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震荡期间将重点考验沪铜支撑力度

  期货市场上每一轮行情都可以看作是多空双方较量的结果。当多头占据上风时,期货市场一般会紧接着出现一轮上涨行情,反之,则会出现一轮下跌行情;当多空双方势均力敌、僵持不下时,横向整理就成为大盘的必然选择,而沪铜近期的震荡整理就可以看作是多空双方僵持的结果。

  总体上讲,近期内沪铜多空对峙,难分胜负。而导致前期震荡行情的主要原因在于多空双方势均力敌。

  前阶段,铜期货市场上最大的利空因素来自两个方面: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和中国的宏观调控。从07年4月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至今,美国经济持续恶化,反映美国经济变化的美国制造业指数、采购经理指数一直比较低迷,刚刚公布的美国3月份芝加哥采购经理指数处于 50这个牛熊分界线以下,制造业指数也只有48.6。铜消费大户—房地产行业受次级债危机冲击最大,2月份美国新房销售量比前一个月下降1.8%,2月底,积压待售新房数量按年率计算为47.1万套。而最重要的是,目前房屋库存持平在9.8个月的供应量。我国为控制经济过热,央行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截至目前为止,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到4.25%,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被提高到16%多年以来少有的高水平。国内外因素夹击,沪铜市场面临少有的压力。

  而前期国际基金炒作铜价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因素。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成了国际经济重要支柱,其中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最大,且增长速度最快。2007年我国GDP增速达到11.6%,2008年尽管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干扰,但有机构预计仍将在10%左右,由于我国铜消费数量占国际消费总量的30%左右,超过了美国的消费份额,所以,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速成为国际炒家的最有力借口。2、美元贬值。由于美国制造业指数、采购经理指数一直比较低迷,所以,美元指数近期来一直在71—72左右盘整,加上美联储一直坚持的弱势美元政策,导致美元兑人民币、兑欧元汇率持续走低,美元贬值直接导致国际市场以美元标价的商品价格上涨。3、国际CPI指数高企。美国1月CPI上升4.3%,创去年9月来最大年率升幅;日本1月全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较上年同期成长0.8%,日本1月全国整体CPI较上年同期成长0.7%;欧洲1月份指数折合年率高达2.3%,2月份达到3.3%;其中,德国为2.8%、法国为2.8%、瑞士为2.4%;美联储主席暗示,将关注美国经济今后动向,一旦经济再度恶化,美联储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而我国国内 CPI指数也连创新高,1月份为7.1%、2月为8.7%,创下逾11年以来的单月新高, 3月份继续保持在8%以上,高通胀环境封杀了国际铜价下跌的空间。

  但是,仔细分析上述因素,可以发现前期对国际铜价具有利多影响的因素已经或正在被市场消化,上述利多因素对国际铜价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多空对峙的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空头方面倾斜。

  1、中国因素已经被国际炒家多次炒作,该题材对铜价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弱。中国海关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 月铜精矿进口量为440000 吨,1-2 月铜精矿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2%,至950000 吨。废铜进口达到435741 吨,3 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240,634 吨,1-3 月累计706,994 吨,同比下降8.9%。3 月废铜进口539,733 吨,1-3 月累计进口1,395,992吨。随着中国铜进口数量的增加,元旦过后,LME库存数量大幅下降,1月19日,LME库存达到200750吨,但4月1日降低至111350,国际市场铜现货压力得到很大程度减轻。国际炒家以此为借口,在LME市场上发动了一轮幅度高达1100多美元的上涨行情。

  但从我国实际情况看,LME仓单注销并不意味着这部分库存已经被市场消费,在LME库存大幅减少的同时,国内库存水平大幅上涨,沪铜库存由1月25日的 18158吨增加到3月21日的67804吨,最大增幅达到2.73倍,这说明国内现货压力依然很大,最起码将不是像国际炒家想象的那样旺盛。

  同时,从我国铜消费的具体情况看,电力和空调是我国铜消费大户,鉴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构预测,2008年电力投资增幅将与07年大致相当;尽管美国遭受次级债危机,但我国空调的出口数量受影响不大,空调的国内外消费总量变化将不会很大,从这个角度看,电力投资和空调生产在短期内还会支撑国际铜价居高不下。

  但是,从空调的出口季节规律看,3-4月是我国空调出口旺季,3-6月是国内空调消费旺季,随着铜消费旺季即将过去,我国对铜消费数量将大幅减少,国内外铜现货压力将明显加大。

  此外,07年高企的国际铜价也刺激了国内铜生产能力的扩张,日前召开的2008年中国国际铜业论坛上,部分预测机构认为2008年国内精铜产量将比 2007年增加14%,如果折算成产能利用率的话,将会达到93%(392.2/420=93%)。由此可见,08年由于中国铜生产能力的增加,国际市场铜供应能力将进一步增强,现货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此外,在考虑中国因素时还不能忘记我国的CPI指数。近阶段,CPI高居不下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国内铜价,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国内CPI有望在3月份出现拐点,所以,随着CPI的逐步降低,支撑国内物价的因素将再度削弱。

  2、美国次级债危机向深度发展,次级债危机对铜市场的利空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次级债危机是导致国际铜价前期大幅下跌的直接原因,也是当前影响国际铜价的最大利空因素。但截至目前为止,美国次级债危机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有向其他行业和其他国家蔓延的可能。美联储近期发表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称,从今年2月下旬到4月上旬,受物价上涨、个人消费开支减少等因素影响,美国经济状况正在继续恶化。报告说,9个地区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其辖区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另外3个地区经济活动表现不一。就美国全国而言,个人消费开支继续疲软,一些地区零售或汽车消费开支出现下降。尽管住房市场急剧恶化的信号很少,但美国全国住房市场仍旧疲软,一些地方房价继续下跌,销量仍在下降。美国商务部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新房开工量比前一个月下降11.9%,为17年来最低水平,这显示美国住房市场的调整仍在持续。3月份新房开工量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为94.7万套,为1991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低于外界普遍预期的102万套。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3月份新房开工量下跌了约37%。3月份,单户住宅新房开工量比前一个月下降5.7%,按年率计算为68万套;多户住宅新房开工量下降24.6%,按年率计算为26.7万套。反映未来新房建筑走势的新房建筑许可证发放量3月份下降5.8%,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为92.7万套,是1991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RICS)4月15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3月英国房价差值下降至30年来最低点,为有记录以来的最差水平。今年2月份德国国内的失业率为8%,比欧盟地区平均失业率高出约1个百分点,失业人口已经达到360万人,次级债危机依然是多头入市的最大顾虑。

  3、LME对沪铜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小

  尽管元旦过后伦铜、沪铜均分别走出了一轮大幅上涨行情,但沪铜上涨过程中一直没有摆脱被动、弱势、跟进的特征。如第一轮上涨行情,伦铜从1月2日最低点 6697.5上涨至3月6日最高点8817.5,上涨幅度达31.7%,而沪铜同期由56310上涨到70560,最大上涨幅度只有25%。第二轮上涨行情中,伦铜由3月20日的最低点7610上涨到4月10日的最高点8815,上涨幅度为16%,而沪铜从3月20日至4月7日,最大上涨幅度也只有6%,上涨幅度只有伦铜的一半;甚至在4月17日伦铜创造8889.5历史新高后,沪铜当日反弹最高点也只到65190,不及4月7日的最高价水平。这种行情多次验证伦强沪弱的特征。

  从LME近期盘面表现看,每次冲高后,多头获利平仓积极,如近期内持仓量已经由最高时的28万多张减少到当前的不足27万张,结合伦铜高位震荡的表现,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多头在拉高出货。同时,从时间上看,当前正值铜消费旺季,正是多头出货的最佳时机,如果错过这个最佳时机,日益增加的现货压力将再次将铜价压低到较低价位,从而减少多头的潜在利润,时间因素又对上述分析进行了验证。

  如果上述分析正确,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伦铜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高位震荡之后将上演一轮大幅下跌行情,虽然不能断定大幅下挫行情就要马上开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消费旺季过去,国际铜价的现货压力将越来越大,距离下跌的时间越来越近。

  综上,笔者认为,由于多空因素的存在,沪铜仍将继续维持区间震荡行情,短期内沪铜的震荡区间为63500-66000。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过去支撑铜价的利多因素将逐渐削弱甚至消失,沪铜有可能在震荡之后上演一轮大幅下挫行情,而这轮下跌行情发动的时间主要取决于63500这个支撑位的力度和持续的时间长短。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