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铜价延续弱势,仅在上周二受美元下跌影响有所反弹,但库存持续增长及经济数据疲软,使得对需求前景的忧虑仍然主导市场,LME三个月期铜场内收报3755美元,一周累计下跌了344美元。国内市场主力901合约以29780元报收,较前一周下跌了1620元;上周五,上海有色金属网现货报价 31700元-31900元,均价31800元。
美经济数据不佳,IMF调降经济增长预期
上周公布的美国主要经济数据仍然呈现疲态,10月份工厂新订单的采购经理人指数继续回落显示制造业前景不佳。美国劳工部10月7日公布报告显示,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口减少24万,超过预期,是1994年3月以来的新高。而且9月注册失业人口也创近七年来最大单月增幅,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严重恶化,今年内已累计有120万职位流失。劳工部称,全国失业率从9月的6.1%升至6.5%,为1994年3月以来最高。10月非农就业人口减少人数远高于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之前分析师预期10月非农就业人口将减少20万。10月份ISM制造业指数从上个月的43.5下跌至38.9,是自1982年9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前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期,10月份ISM制造业指数将下降至41。报告显示,10月份工厂新订单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从9月份的38.8下跌至 32.2,是自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周初公布的美国9月工厂新订单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也验证经济面疲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6日再度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由此前预期的3.9%降至3.7%,2009年将进一步放缓至2.2%,这远远低于3%--IMF认定的经济陷入衰退的分水岭。IMF称由于金融业去杠杆化进程的持续,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信心的下滑,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不断恶化。IMF将美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4%,并预计2009年将出现0.7%的负增长,低于上月分别增长1.6%和0.1%的预期。IMF预计,2008年欧元区经济将增长1.2%,但2009年将萎缩0.5%,低于上月预计的分别增长1.3%和 0.2%。IMF还预计,2008年日本经济将增长0.5%,2009年将萎缩0.2%,低于上月预计的分别增长0.7%和0.5%。IMF呼吁世界各国采取更为广泛的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并促进经济增长。
欧洲降息,美元维持相对强势
美元近期维持相对强势,欧洲经济前景不佳甚至逊于美国,欧洲央行大幅调降利率都对欧元形成打压。11月6日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1.5 个百分点,至3%,为1955年以来最低水平。如此大幅度的降息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期。紧接着欧洲央行宣布调降指标利率50个基点至3.25%。这是一个月来欧洲央行第二次降息。此前,欧洲央行在10月8日曾与其他央行一道紧急降息50个基点。紧接着瑞士央行、丹麦中央银行6日也宣布采取与欧洲央行同步的降息行动。受降息影响,欧元和英镑汇价6日盘中普遍大幅走低,欧元对美元跌幅超过1%,英镑则下跌0.5%左右。在全球经济持续滑坡的背景下,各国正在不惜代价对抗金融危机,本轮降息恐怕还未到终点。
受疲弱经济数据影响,上周五美元略有回落,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16日可能会再次降息,但由于目前联邦基金利率仅为1%,美联储采用其他方式的可能性应更大。市场对于美国新当选总统仍然有一定期许,奥巴马上周五表示,希望国会尽快通过另一套经济刺激方案,以稳定美国经济。奥巴马说,他非常清楚重振经济的任务十分艰巨。现政府已采取一些重大措施,他就任后将采取进一步措施。如果本届国会在明年1月任期结束前不能通过新的一揽子经济激励计划,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力促新国会尽快通过这一计划。我们认为,短期内美元仍然将维持相对强势。
铜:需求前景不佳,库存大幅增长
11月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44.6%,比上月回落6.6个百分点,再次回落到50%以下。其中购进价格指数、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回落幅度最大,分别达到12.4、 10.3、9.6和8.4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下降,显示社会需求不足,而生产指数下降,显示制造业生产减速,实体经济产出活动滑坡。欧元区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而西方需求下滑,欧元疲弱人民币兑欧元大涨,使得中国出口也雪上加霜。目前人民币兑欧元持稳于8.8元,自7月中旬以来已升值约25%,近期曾创下8.45高位。
在10月下旬举行的中国国际铜业论坛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处长段绍甫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国内铜消费仅为330万吨,同比增长3.2%,大大低于上年同期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即使乐观估计,2008年中国铜消费量约为490万吨,较2007年增长 7.45%,增幅将大大低于上年同期的13.4%。2009年中国铜消费需求消费量可能维持在520万吨,增幅在6.12%上下,大大低于多年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库存综合反映了供给和需求的状况,最近一周,LME铜库存大幅增长,显示精铜市场继续转向过剩。数据显示最近一周LME增加了2.19万吨,增幅达到9.5%,短短一周时间由10月末的23.07万吨增加到25.26万吨,创年内新高为2004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目前决定价格走势仍然在于对经济及消费需求前景的预期,需求下降,市场将重新评估明年的供需关系,预期弱势还将延续。关注周五欧洲第三季度GDP以及同日公布的美国零售销售。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