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产品和原料价格轮跌打开铝价下跌空间

  在12月1日,上海期铝小幅下滑,目前电解铝市场已陷入产品和原料价格轮跌的局面,若下游消费需求得不到根本性改善,预计后市沪铝仍将继续下滑。

  随着生产成本动态下移,国内铝价进一步走低。12月1日,沪铝期货主力下跌115元,至12,590元/吨,创品种上市以来的新低。分析人士表示,电解铝市场已陷入产品和原料价格轮跌的局面,若下游消费需求得不到根本性改善,价格短期恐难止跌。

  国内铝价在13,000至14,000元/吨区间经过1个多月的横盘整理,于11月27日突然暴跌260元,一举击穿13,000元/吨重要心理成本支撑位,截至12月1日,沪铝期货主力合约收报于12,590元/吨。

  据了解,生产成本下降,是目前铝价一路走低的重要原因。中国国际期货分析师刘旭表示,近期部分地区小幅下调了电价,同时氧化铝市场价格也低于1900元/ 吨,电解铝行业平均生产成本已降低到13000元/吨左右,这打开了铝锭价格下跌的空间。在此背景下,电解铝企业出于对未来原料、产品价格进一步走低的预期,主动降价,加大现货市场销售力度,同时在期货上建立远期保值头寸,便形成目前的市场格局。

  刘旭介绍,随着目前国内油价和煤炭价格的大幅下跌,电解铝行业中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已具备产品降价基础。同时,作为成本另一大块的氧化铝价格,也从此前3000元/吨降低到目前不足1,900 元/吨,这使得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因此短期内,市场供应仍难以明显减少,特别是期货市场库存大幅增加,这会对国内铝价构成巨大压力。据刘旭估计,后期国内的电解铝行业平均生产成本有望降至12,500元/吨左右。

  五矿集团首席分析师张荣辉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成本自身是不断动态变化的,近期铝价下跌显然是受成本从17000元/吨跌到13,000至14,000元/吨的不利影响。

  不过,就成本将构成市场底部的看法,张荣辉却并不认可。他指出,商品市场价格运行的规律中,所谓“成本论”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商品价格能长期在成本之上运行,也能在成本之下运行,成本不能避免短期内市场供应过剩或短缺。

  张荣辉表示,此前国际基金热炒商品的时候,市场实际并不关注成本,更多的在谈论需求增长。但目前金属价格下跌之后,成本却突然被重视起来。而这种市场观念转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据统计,2008年8月份以来,国内铝价已连续4个月下跌,并以33%的跌幅创下1999年来的纪录。同样,铜价也连续第四个月下跌,跌幅创1999年来的纪录。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