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连续两个季度经济负增长,宣告发达经济体已经陷入衰退。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使得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放缓。据世界银行最新预测,2009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将降至4.5%,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将萎缩0.1%。全球经济的疲软使得铝需求明显放缓,这在铝供应没有明显减缓的情况下使得铝市供大于求的局面继续加剧,将使得铝价继续延续下跌趋势。短期铝价有望迈向铝生产的变动成本一线以寻求支撑。
需求萎缩,铝市依旧供大于求
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数据, 2008年1—9月份全球铝市供应过剩108.3万吨,2007年同期仅过剩5.1万吨,2007年全年过剩量为26.9万吨。2008年1—9月份全球原铝需求为2890万吨,较2007年同期增加80.6万吨。1—9月全球原铝产量增加183.8万吨至2998万吨。截止到9月份,全球可报告库存持续增加至352万吨,相当于1.09个月的消费量。
国内方面,受国内部分电解铝厂减产影响,10月份中国电解铝产量108.8万吨,同比小幅减少0.9%,但1—10月原铝产量累计1114.49万吨,同比增加10.7%。消费方面,主要铝消费行业交通运输业增速大幅放缓使铝消费乏力。今年1—10月份,中国汽车产量同比增加11%,摩托车产量同比增加12.31%,而去年同期增速分别为23.70%和27.64%。建筑业方面表现依旧较为疲软,今年1—10月份,全国住宅施工面积同比增加18.7%,竣工面积增加6.8%,而去年同期增速分别为22%和11.1%。
交易所库存方面。截止到11月28日,LME库存增至1802950吨,创1994年以来最高库存水平。上期所库存199958吨,处于历史高位。
成本不断下移,铝厂减产动能消退
1—10月份中国氧化铝累计产量为1937.61万吨,同比增长20.4%。1—10月份中国氧化铝累计净进口量为373.526万吨。1—10月份,国内氧化铝供应量(产量加净进口)与原铝产量比值为2.07,显示氧化铝继续处于过剩的状态。
电力供应方面,中国10月份发电量出现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4.0%。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28704.74亿千瓦时,增长 8.3%,增速同比回落7.9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发电量增速放缓,导致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继续下降,特别是下半年以来更呈加速下降的趋势。1 —10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981小时,同比下降达200小时。
电力需求方面,10月份用电量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2.18%。1—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896.50亿千瓦时,比1—9月份回落1.40个百分点。总体上看,各月用电量增速持续放缓,单月用电增长速度从3月最高的14.4%下降到10月的—2.18%。
总体上来看,当前电解铝的原材料以及电力等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种过剩的压力直接反映在氧化铝以及电价的下降之中。当前中铝的氧化铝报价已跌至2600元/吨,非中铝的氧化铝甚至跌至1900元/吨一线;而碳阳极目前报价也跌至3000元/吨。至于电价,目前部分地区已将电解铝厂的电价进行了下调,西北(宁夏、甘肃、青海、内蒙)等地部分电解铝企业电价下调0.06—0.08元/度不等。这预示着电力价格开始松动。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生产的变动成本是铝厂决定是否减产或停产的关键依据。当铝价高于生产的变动成本时,铝厂有减产或停产的经济动能,反之,就不具有减产或停产的经济动能。而根据目前铝生产的各项成本计算,铝生产的变动成本在12000元/吨一线。所以根据当前的铝价,铝厂没有减产的经济动能。
总体上,宏观经济放缓使得铝的需求疲软,这将压制铝价。而铝的变动成本将对铝价构成支撑,未来铝价将被需求疲软压制于变动成本一线,并且将跟随铝成本的下移而下移。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