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铝供应过剩问题严峻,但达成联手限产协议难上加难

  全球金属铝市场面对库存迅速上升,必须采取进一步的有力行动,但若想达成类似1990年代初期曾实施过的政府间限产协议,可能性并不大.

  而北美、欧洲与中国业者在金属铝运输和包装方面的高成本业务,将不得不继续缩减产能,甚至完全停止.

  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商--UC RUSAL的执行长Oleg Deripaska在本周稍早提出了签署新的铝生产谅解备忘录的可能性.早在1994年,全球主要铝生产国的政府就曾同意大幅减产,以因应前苏联供应过剩的影响.

  不过分析师怀疑能否再次达成这样的协议,因为存在法律上的阻力,此外行业形态的变化也使得物流方面难以协调.

  "再次签订谅解备忘录的的可能性非常小,主要的西方生产国会避之唯恐不及.比方说,美国当局就会跳出来说,这违反了反垄断法."独立顾问Angus MacMillan指出.

  他还认为,倘若因为产量削减推高铝价(11765,-40.00,-0.34%,吧),导致消费方成本上升,与此同时其产品却依旧需求低迷,那么他们也会强烈反对的.

  还有人认为,目前世界贸易组织(WTO)比1990年代初期更有力量,也会阻止此类协议的达成.

  CRU集团资深分析师Massimo Rossi表示,很难把主要生产商召集到一起,并就统一采取行动达成一致.

  分析师指出,与1990年代初相比,政府与铝生产商之间的联系没有那么紧密了,因此对后者的影响力也大打折扣.有些老生产商已经消失,而在中国涌现出的诸多独立生产商或将成为达成该协议的障碍.

  "在今天的环境中,再次签订谅解备忘录的机会微乎其微.你必须应付中国及其相当分散的生产结构,还得把UC Rusal、必和必拓、力拓、美铝、中铝和来自中东的大生产商召集到一起."Rossi表示,"这会是一个非常艰巨而费时的过程."

  **库存居高不下**

  上次谅解备忘录的签订拜赐于前苏联解体.由于该国需求,特别是军用需求一泻千里,而库存则跳升至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铝源源不断地流向西方国家.

  全球需求下滑,令LME铝库存近期屡创新高.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库存目前处于纪录峰值284万吨.市场担心库存可能上冲400万吨,愈加突显出进一步减产的必要.

  不过分析师认为,这只能通过高成本运转来实现,政府和生产商联合行动恐无济于事.

  "我看这还得靠市场来解决."独立咨询师James King说道.他认为近些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中国小炼厂可能会付出代价.在全球4,000万吨铝产量中,中国约为1,300万吨.

  MacMillan还指出,美国和欧洲某些国家的部分炼厂亦可能经营不善倒闭.生产商迄今已宣布削减约550万吨的年产能.

  在上次谅解备忘录中,俄罗斯同意在六个月中减产50万吨,美国、加拿大、挪威、澳洲和欧盟同意减产150-200万吨.

  但分析师质疑上个备忘录所谓的成功.他们认为减产并没有完全实现,而且在减产开始时,市况已开始改善.

  官方数据显示,全球1994年原铝产量为1,915.8万吨,较1993年降幅不到60万吨."这算不上很大的成功.花了那么久达成协议后,市场其实已经开始好转."King说道.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