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伦铝与沪铝的跨市套利分析

 一、套利背景

  2009年以来,随着经济危机的持续恶化,世界各国经济逐渐陷入衰退的泥潭,需求的持续萎缩导致外围基本金属价格继续下挫,LME三个月期铝跌至7年来的新低,库存却连续创新高。而同时,中国政府陆续出台4万亿的救市计划,包括汽车、有色金属在内的十大行业振兴计划,以及连续两次的对铝收储,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的信心,加之目前铝价已经低于成本和对春季需求提升的预期,贸易商短期惜售的情况加剧,国内铝价维持在相对较高的位置,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内强外弱的格局。

  从目前的沪铝伦铝比值上看,已经存在高于正常比值的情况,而伦铝价格的低迷将促使进口商大量进口原铝进行牟利,这也成为促使沪铝和伦铝间的异常价差回归正常的力量。而沪铝与伦铝比值向正常情况的回落,为“买伦铝卖沪铝”的跨市反向套利提供了机会。

  二、进口成本对应的两市铝价比值

  我国铝的进口成本与伦铝的价格、进出口关税、汇率、贸易升贴水等因素有关,下面我们以近期的数据测算出铝的进口成本所对应的两市铝价比值。

  我们以2009年2月26日的数据为例,当日LME三月期铝收盘价为1364美元,现货贴水34美元,国内对LME现货到岸升水约为67美元。沪铝当日主力合约905收于11720元,现货升水约395元。汇率1美元兑6.84元人民币,目前铝的进口关税为0,进口增值税为17%,进口的相关杂费为 100元/吨。

  原铝进口成本=(LME三月期铝价+/-现货升贴水+到岸升贴水)×汇率×(1+关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相关杂费=(1339-34+67)×6.84×(1+0%)×(1+17%)+100=11080

  进口成本对应的比值=11080/1339=8.275

  从进口成本的计算可以看出,8.275是当前沪铝和伦铝之间的正常比值的上限,若实际情况大于此上限,理论上就存在“买伦铝卖沪铝”的跨市套利机会。反之,从出口成本也可算出比值的下限,若实际比值小于下限,也可进行“买沪铝卖伦铝”的套利。

  2009年2月27日沪铝伦铝比值=11650/1339=8.7005,计算的结果显示进行“买伦铝卖沪铝”跨市套利而获得盈利的机会较大。

  自去年9月以来,沪铝伦铝比值的变化,比值呈上升趋势,2009年以来一直在高于8.275比值上限的位置盘恒,而在到达高位9.1之后,开始缓慢回落,逐渐有向着正常的比值上限靠近的趋势,这也使得我们“买伦铝卖沪铝”的跨市场套利行为风险减小。而当两市比值恢复到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时,套利者可以平仓获利了结。

  下面试举一跨市套利例子来说明效果:

  某一投资机构在2月17日投资1000多万元,在伦敦买入LME三月期铝5000吨,价格为1331美元/吨,同时在上海卖出5000吨铝0905合约,价格为12110元/吨。之后在2月27 日,两边同时平仓,即卖出LME三月期铝1339美元,买入上海铝0905合约11650元。

  计算套利结果:[(1339-1331)×6.84+(12110-11650)]×5000=2573600元

  除去少许手续费的影响,可以看出,在短短10天时间,获利达到25%左右,对于资金量较大而对风险较为敏感的投资商,或者有进口背景的贸易商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套利投资方式,目前需要的是仔细研判,耐心等待进入时机。

  三、影响跨市套利的因素

  1.汇率因素。人民币的升值将有利于进口,短期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暂且得到缓解,但长期看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人民币升值将使两市正常比值下降,将有利于进行“买伦铝卖沪铝”的套利,但却会使“买沪铝卖伦铝”的风险增加。

  2.进出口关税。目前原铝进口关税已降为0,但市场有消息称国家将恢复征收铝5%的进口关税,但无法得到证实。若此政策实行,那么将增加进口成本,使得“买伦铝卖沪铝”的跨市套利风险增加。

  3.流动性的风险。国内沪铝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以企业套期保值为主,缺乏投机资金,流动性不足,致使套利风险增加。而伦铝由于基金与机构的力量较大,若形成挤仓行情,那么也会影响套利的效果。

  4.其他影响。各国的宏观政策,运费的变化,现货成本的增减,库存的多少都会成为影响跨市套利的因素。比如国内连续出台的振兴计划和收储行动,都在短期支撑了国内铝价的反弹,致使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了跨市套利的效果。

  综上所述,以上的风险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对策予以规避或将风险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虽然国内铝价已经低于成本,并且国家收储与振兴计划的影响,使得市场短期惜售气氛较浓,国内铝价维持较高位置,但需求的恶化并没有改变,经济衰退的阴影继续笼罩着全球,而大量的原铝进口等因素,都将压制国内的铝价使其相对于外盘来说恢复到一个合理的位置。这将有利于我们实施“买伦铝卖沪铝”的跨市套利,在套利过程中,注意宏观面的变化,采取灵活的决策,对风险作出充分的估计和对策,这将是盈利的保证。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