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沪铜资金助涨行情接近尾声

  近两周沪铜结束三角形整理格局,期价大幅攀升,价量齐创今年新高,通胀预期、美元走低再次刺激沪铜走强,偏空的基本面反而被淡化。随着市场泡沫隐现和基本面重新得到理性审视,预计沪铜后市上涨空间有限。

  金融属性左右近期铜价走势

  综观本轮商品阶段性走牛行情,大宗商品期价走势受弱势美元、通胀预期等资金因素作用明显,商品的金融属性得到充分体现。而作为国内期市具有指标意义的期货品种,沪铜更以领涨先锋的姿态印证此番“流动性”话语权的强势。

  近期宏观经济数据中性偏多,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复苏前景感到乐观。日前公布的各国经济数据继续表明一些领域下行趋势放缓,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出现大幅回升,预示着陷入衰退中的经济即将开始复苏的进程。由此投资者对商品未来价格走强充满信心,反映到期货市场必然是商品期价提前预演上涨剧情。而屡创新高的股市和红遍内外的期市,又使投资者对经济恢复的预期愈加憧憬。这些因素综合导致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得到强化,并进一步为商品市场输入强烈的做多讯号。

  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预期是美元下滑的原动力,而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也削弱了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中长期来看,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大可能发生方向性转折,则美元指数将继续维持低位下行走势,而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就有继续向上膨胀的空间。近期在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国债投资价值回归等因素影响下,美元指数亦有所反弹,预计后市可能围绕80一线展开反复。

  价格泡沫隐现,大涨动能减弱

  金融属性主导的商品市场行情,有其内在的脆弱性和风险性。如果市场走势纯粹建立在对未来的某种预期之上,其中就必然含有非理性的炒作成分。由于本轮商品上涨大多缺乏基本面支撑,那么一旦未来经济未如当前预期般恢复,或者通货膨胀结果与市场想象偏离较大,则铜等商品期价将面临巨大回调风险。

  得益于各国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当前世界经济已基本走出衰退迷雾,尤其中国经济表现风景“独好”。但是,世界经济领域不时爆出的利空数据同样昭示着复苏之路并不平坦,要想世界经济列车驶上正常增长轨道仍需假以时日。而现实情况是,近阶段受某些经济转好信息“片段”渲染的乐观情绪,在期货市场却被有效放大了。就通货膨胀预期而言,同样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实体经济需求低迷的前提下,局部的流动性过剩并不太容易推动总体物价水平过快上涨,所以,当前包括期铜在内的商品市场确实累积有价格泡沫。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隐现的泡沫尚难说对经济构成多大威胁,但可以肯定的是,当铜等商品期价接近实体经济对虚拟泡沫的容忍边界,则其进一步上涨的动能势必减弱。

  消费淡季来临,指引基本面回归

  当前全球铜市过剩格局依旧。有报告指出,今年前3个月,全球铜市供应过剩18.7万吨,去年同期为短缺9.5万吨。今年前3个月精铜产量增长2.3%至458万吨,但消费量同比下滑3.9%,为439万吨。尽管2月份以来中国铜进口大规模增加,但随着进口利差缩减这一势头愈显难以为继。进入6月消费淡季,国内铜需求更加疲弱。市场成交低迷,精铜到货量较多而下游购买却非常清淡。

  与期货市场节节走高相比,铜现货贴水开始扩大。今年4月份沪铜主力合约第一次触及40000点关口时,现货价格在45000元附近,而上周铜价触及41000点时,现货价格仅勉强站上40000元。有贸易商称主要是因买盘相对较少,买卖相对失衡才导致这种现象,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再从库存来看,LME库存上周继续减少5850吨,沪铜库存却大幅增加15263吨至 45480吨,升至一年来的库存高位。预计随着两市之间套利窗口封闭,LME铜库存流向国内的速度将大大放缓,这也将制约期铜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沪铜在金融属性主导下的上涨行情临近收官,并不乐观的基本面有望引导其下阶段走势。虽然不排除短期铜价仍有加速拉高可能,但做多空间已然有限,投资者须注意回调风险。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