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美元下跌是主基调,仍需警惕回调风险<?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本周铜价在震荡中缓慢上行,主要的动力来源于美元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同时,罢工事件对铜价的助涨作用持续。
美元兑欧元在本周突破1.23的重要阻力,上涨始于6月份美国就业数据意外疲弱,上周五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只有11.2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和前两个月的数据。接着,本周二公布的美国6月份ISM非制造业指数从5月份的65.2下降到6月份的59.9。于是,市场在美联储首次加息之后开始调整未来加息的步伐和时间。同时,欧元区国家的较强劲数据和对日本经济的乐观预期以及美国恐怖威胁升级也加剧了美元跌势。
铜市场上,关于智利Collahuasi铜矿工人的劳资纠纷的问题终于有了结果,罢工威胁在周四得到解除,墨西哥集团在美国的Asarco公司也将在周末前恢复同工会的谈判。但是在本周的大部分时间内还是支持了的铜价的相对强势。
国内市场,本周显著特点之一是两个市场相对3月的比值有所缩小,导致投机和套利盘的争夺变得激烈,本周共成交79.6万手,所有合约总持仓增加3.2万手。现货升水有所下降。
对于下周铜价走势,保持上周观点,警惕短期回调风险。首先,短期利好因素的推动力如罢工等开始削弱,美元下跌还需要看下周将要公布的经济数据,即使数据表现不佳,对重要的就业数据消化一段时间之后,下跌速度有望放缓。当然,LME铜库存下降到10万吨之下和基金买盘也构成了价格上涨延续的基础,ICSG日前公布全球1-4月份精铜供应缺口达到51.3万吨。预期后市价格的上方阻力在2760美元/吨,下方支撑2650、2600美元/吨。
铝:国内外价格歧路而行
本周铝价的主要特点是国内外分歧扩大到近年来难以见到的程度。伦铝加速向上,突破重要的1750美元/吨阻力位置,沪铝则是一蹶不振,主力合约0410价格几无变化,两市相对三月的价格比值继续下降到9之下,几近贸易商出口的条件。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新老结合。
(1)国内供需表现较弱。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原铝库存几周来维持在13万吨之上而未见消化,本周再增加164吨。市场消费进入传统的7、8月份淡季。沪铝成交仍然清淡,本周所有合约的总成交量为11.5万手,持仓增加7708手。
(2)国际市场消费增长稳定。7月份以来,美国中西部现货铝升水维持在7-7.25美分/磅之间。供应方面,美铝在加拿大的Becancour冶炼厂可能的罢工事件也加剧了市场的紧张预期程度,该铝厂年产能40万吨,罢工也能使得其关闭一条电解槽。
(3)原铝出口政策构成困扰。电解铝行业作为政府控制的特别行业,继对开建和用电价格分别进行限制和提高后,近日又将出口政策提上议程,市场传出将向原铝出口征收5%关税的消息。
对于后市,在目前的基本面条件下,预期沪铝弱势局面将维持一段时间,两市比值甚至进一步走低,这种局面可能持续到8月份。如果不确定的政策出现变化,国内铝价的疲弱之势将进一步加剧。而国内的利空同时对国际市场构成利好,伦铝强势有望维持,预期价格将向1775美元/吨的关键阻力挑战。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金属早评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