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充盈的流动性的推动,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9日大幅反弹,盘中交投继续维持活跃,面对众多利空因素,预计后市铜价反弹空间有限。沪铜主力910合约早盘以38,380元/吨开盘,尾盘收至39,370元/吨,上涨810元/吨;现货907合约尾市报收于39,850元/吨,上涨730元/吨。
受围绕全球经济状况的担忧、美元走强以及股市疲软影响,铜价跌破关键支撑位,预示未来可能继续下挫。东方汇理银行分析师RobinBhar称,经济复苏面临的不确定因素给金属价格带来压力。
具体来看,前一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与供求基本面背离现象凸显。基本面形势显然不能支持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如此剧烈的上涨,投资者的买入热情主要来自于宏观经济改善预期、通胀预期和需求预期等。通胀预期和美元贬值压力不断吸引资金入市,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市场普遍认为,各国高速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得通胀担忧升温,通胀预期使投机资金大举介入商品市场进行保值性买盘。美元指数与商品价格的相关性在近期的行情中显得更为明显,后期该预期仍将对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起重要作用。
国内市场上,沪铜在国内A股市场午后强势回升的激励下大幅反弹,显示出国内流动性充裕的支撑十分明显,此外 38,200元/吨一线恰是长期上升趋势线的支撑,技术上也引发了部分买盘的介入。不过随着当前供应压力逐步加大,周边市场全面转弱,铜价反弹的空间十分有限。而中国A股市场预计也难以独善其身,其对市场多头信心的正面影响将会趋弱。
另外,国内铜材产量增长率在经历年初的衰退之后,3至5月份的铜材产量均达到80万吨以上,这使得4月起铜材产量增长率再次呈现较强的增长态势。由于上述指标是累计同比增长率,因此这表明今年的精铜消费量也将有不小的增幅。2009年1至5月铜材产量345万吨,较上年同期的298万吨大增47万吨,即使按照65%的精铜使用率,1至5月就需要30 万吨的精铜新增供应量来予以弥补。同时由于2009年初的废铜供应受阻,因此铜材生产商原先的废铜替代量也需要精铜来弥补。今年1至5月少进口了100万吨废铜,粗略估算,按照25%的折率,约为30万吨。也就是说支撑今年1至5月的铜材产量至多消耗60万吨精铜。
综上所述,随着金属消费进入淡季,铜价在缺少通胀预期支撑下将逐步回归基本面。由于铜市整体面临供大于求的基本面,短期内铜价走势或将维持弱势。技术上看,沪铜今日开盘一度逼近38000元/吨关口,但在60日附近再度获得支撑而向上,目前将会再次尝试测试39000元/吨阻力位,若无法逾越该重要关口,则后市价格将继续向37000元/吨附近靠拢。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日评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