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通联期货:全球原铝供应近期呈现逐月递增态势

  本周沪铝持续上涨,全球原铝供应近期呈现逐月递增态势:2009 年 5 月份全球原铝供应为 302.8 万吨,多于 4 月份的 296.4 万吨及 3 月份的 281.7 万吨。虽然较之 08 年同期有所减少,但环比增加。随着 08 年底以来铝价的稳步回升,全球 (尤其是中国)产能重启的效果已经逐步显现。5 月份全球需求总量仅为 265.9 万吨,相比 4 月份的 274.1 万吨有所减少,这与中国政府的收储计划以及企业备货相关。5 月份供应环比增加,需求环比反而减少,供应过剩量再度放大。从原铝库存比例(即库存原铝可供使用天数)来看,5 月份为 119,4月份和3月份则分别为 115和102,09 年第一季度为 108,同比增长 64,这进一步反映出过剩量的增加。由于前期产能利用率较低,铝复产压力增大。

  从国内看,原铝产量一季度减少近 47 万吨,前 5 个月同比减少 15.6%,但 3 月份至 5 月份的产量有所增加,分别为:88.3、89.2、98.4 万吨。6 月份国内原铝产量 105.4 万吨,同比下降 5.7%,环比有所增加。这印证了中国仍然有较多闲置产能逐步启动的传言。但这部分效果没有完全显示出来,目前的原铝产量仍然在100 万吨左右,还有很大的产量提升的空间。全球第一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为 76%,较之去年同期的 89%,仍有较大的差距。在供需依然失衡的情况下,如果产能恢复快于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会使得铝的基本面更加恶化。新科技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会刺激产量增加,进而压制铝价。相比于炼制每吨铜、锌、铅的用电量,电解铝用电量远远高于其他金属。

  中国"新型结构铝电解槽技术"获得突破,它能将电解铝过程中的电耗下降 1200 千万时/吨,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在这一新技术推广之后,铝成本可以降低 400-470 元/吨,有效缓解铝生产企业由于供需不平衡导致的减产带来的经营压力。 成本的降低可以使这些企业扭亏为盈, 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复产的积极性,对供需面造成一定压力。尽管整体来看,全球铝市供需短期内无法平衡将对价格本周沪铝持续上涨,全球原铝供应近期呈现逐月递增态势:2009 年 5 月份全球原铝供应为 302.8 万吨,多于 4 月份的 296.4 万吨及 3 月份的 281.7 万吨。

  虽然较之 08 年同期有所减少,但环比增加。随着 08 年底以来铝价的稳步回升,全球 (尤其是中国)产能重启的效果已经逐步显现。5 月份全球需求总量仅为 265.9 万吨,相比 4 月份的 274.1 万吨有所减少,这与中国政府的收储计划以及企业备货相关。5 月份供应环比增加,需求环比反而减少,供应过剩量再度放大。从原铝库存比例(即库存原铝可供使用天数)来看,5 月份为 119,4月份和3月份则分别为 115和102,09 年第一季度为 108,同比增长 64,这进一步反映出过剩量的增加。

  由于前期产能利用率较低,铝复产压力增大。从国内看,原铝产量一季度减少近 47 万吨,前 5 个月同比减少 15.6%,但 3 月份至 5 月份的产量有所增加,分别为:88.3、89.2、98.4 万吨。6 月份国内原铝产量 105.4 万吨,同比下降 5.7%,环比有所增加。这印证了中国仍然有较多闲置产能逐步启动的传言。但这部分效果没有完全显示出来,目前的原铝产量仍然在100 万吨左右,还有很大的产量提升的空间。全球第一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为 76%,较之去年同期的 89%,仍有较大的差距。在供需依然失衡的情况下,如果产能恢复快于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会使得铝的基本面更加恶化。新科技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会刺激产量增加,进而压制铝价。

  相比于炼制每吨铜、锌、铅的用电量,电解铝用电量远远高于其他金属。中国"新型结构铝电解槽技术"获得突破,它能将电解铝过程中的电耗下降 1200 千万时/吨,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在这一新技术推广之后,铝成本可以降低 400-470 元/吨,有效缓解铝生产企业由于供需不平衡导致的减产带来的经营压力。 成本的降低可以使这些企业扭亏为盈, 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复产的积极性,对供需面造成一定压力。尽管整体来看,全球铝市供需短期内无法平衡将对价格上行的高度产生制约。但也应看到,国内包括建筑业和汽车制造业消费回暖,从下游需求上支撑了沪铝价格。我们注意到,牵涉铝消费的两个关键行业下半年的形势皆表现为温和性的持续好转,据此推断对铝的消费需求下半年将有所回升,加上宏观经济回暖趋势已明,从而构成了推升铝价的基本动力。

  综上所述,供应量和需求量同时大幅减少,造成供应过剩量的缩小,但供应减少量要远小于需求减少量,短期内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依然难以得到改观。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原铝 通联期货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