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铜价先抑后扬,呈现震荡上行的格局。尽管面临传统的消费淡季,但欧美经济的显着回升以及投资需求的不断增加,抵消了季节性因素的不利影响,产量增幅的缓慢继续使得全球精铜市场维持紧平衡。美元的持续走弱以及充裕的流动性继续使得铜的金融属性得以充分体现,而下半年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也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做多的信心。虽然8月份市场存在技术性修正的要求,但铜价中期上行的格局尚难改变。
欧美经济初现曙光,消费回升步伐加快
进入7月以来,美国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多数好于市场预期,尤其是房地产数据开始显示出其下滑趋势可能已经走到尽头。6月份美国新屋开工、营建许可、新屋销售和成屋销售几个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核心数据均好于市场预期。其中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6月份新屋开工数年化月率上升3.6%,折合成年率为58.2万户,为去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但较上年同期下降46%;5月份新屋开工数经修正后年化月率上升17.3%,折合成年率为56.2万户。新屋开工的上升可能意味着未来美国建筑业对精铜的需求将显着回升。此外美国6月份新屋销售强劲增长,为连续第三个月上升,为住房市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危机之后开始复苏提供了新的依据。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美国6月份单户型住宅销量较5月增长11.0%,创出8年来最大的涨幅。
除了房地产市场外,美国制造业继续呈现回升势头,供应管理协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六个月出现回升。而就业市场近期也出现积极的变化,初请失业金人数和续请失业金人数双双呈现出持续下滑的趋势,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已经见底。美国刚刚公布的第二季度GDP仅下滑1%,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同时从第二季度GDP报告来看,最显着的变化是美国经济的去库存化阶段已经结束。此外,联邦政府采取的刺激经济增长措施也开始按照原先预想的那样发挥作用,政府开支逐步增长。贸易行业也对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随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活动结束急剧下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预计美国经济将逐渐复苏,同时,由于美国经济基础不稳,IMF警告美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很长时期内低于过去的趋势增速”。他们预计美国经济在2010年中期将稳固的走上持续复苏的道路。
除美国外,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近期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欧元区7月的企业与消费者信心大幅攀升至八个月高点,为连续第四个月攀升,显示这个有16个会员国的地区经济正逐渐走出低谷。欧盟执委会30日公布的调查显示,欧元区7月经济信心指数(ESI)上升至76,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75.3。欧元区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46.8,为连续5个月回升,表现也好于市场预期。根据MarkitEconomics的数据,日本7月Nomura/JMMA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6月的48.2升至50.4,高于50的荣衰线,表明日本制造业已经步入扩张期。此外日本短观指数的回升也显示出制造业已经摆脱了年初的颓势。
欧美经济近期所表现出的整体回升态势已经较为明显,预计随着欧美经济的逐步回升,全球精铜消费的增长将由中国市场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为铜价的进一步上行奠定了更为牢固的基础。
美元持续走弱,通胀预期进一步强化
7月份美元指数持续走弱,给商品市场提供了持续的利多支持。尽管诸多经济数据已经显示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美联储近日公布的黄皮书也显示,美国大部分地区在6月和7月的经济衰退步伐有趋缓迹象,进一步迹象显示美国的衰退已接近尾声。但是伯南克在7月份货币政策报告中涉及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机制时明确表示目前距离货币政策转向还较远。从现在看,存在的是未来通胀预期,通胀威胁实际逼近预计还会有较长的时间。因此,不难看出美国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会持续。在宽松货币政策引导下,美元整体上仍将呈现易跌难涨的特征。
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趋势尚难改变的背景下,市场对于通胀的预期持续增强。从美国11种商品总持仓的变化不难看出,美元指数的变化是影响基金对商品市场参与程度的重要因素。在美元中期重新走强的基本面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预计基金参与商品市场的规模仍会进一步扩大。而对通胀的预期使得对铜的投资需求激增。
中国上半年精铜进口180万吨,同比激增160%。除了国家4万亿投资所导致的消费回升的影响外,国储收储以及废铜进口减少也是导致精铜进口大幅增加的原因之一。今年1-6月中国废铜进口174万吨,同比减少39.8%。此外,大量的投资需求的出现使得市场中隐性库存大幅增加。经过去年四季度的去库存化,今年年初国内精铜的下游和中游企业库存都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市场对通胀预期的不断强化,企业库存重建和投资需求的意愿显着提升。在通胀预期未实现前,大量的隐性库存不仅不会释放,而且凭借当前较低的融资成本,隐性库存的数量仍会进一步上升。这将是除实体消费外,支撑铜价的另一只手。
充裕的流动性推动铜价继续上行
充裕的流动性是当前推动铜价上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从国内M2增速与沪铜月末总持仓量的正向变化以及沪铜总持仓与铜价的正相关性不难看出,今年以来国内充裕的流动性是推动铜价不断上行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中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暂不会改变的背景下,铜价震荡上行的格局也难以改变。
从伦铜的总持仓规模来看,目前24.8万手的水平仍未达到历史的高位水平,与2006年大幅上涨前的总持仓水平相比,伦铜仍有进一步增仓的潜力。
进入8月份,铜价将会面临上旬的高点时间窗口,如果市场不能出现持续增仓,伦铜在5800-6000美元区间遇阻回落的可能较大,但上半年形成的上升通道将会继续支撑铜价震荡走高。预计伦铜8月份运行区间在5200-6000美元之间。
(责任编辑:晓忠)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