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沪铜耐心等待逢低吸纳的机会

  6月份,沪铜走出了探底回升的行情。以沪铜指数为例,7月1日以39981开盘后,尽管短期内有所回落,甚至在7月8日创造了38403的低点,但由于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导致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市场对今后通胀预期加重,在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下,沪铜从7月8日触底并在今后的交易日内不断刷新上涨高点,至7月27日,沪铜指数甚至创造44979的高点,月内最大涨幅17.12%。

  尽管国内外期铜价格屡创新高,但国内现货市场供求关系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如2009年国内精炼铜产量始终保持了稳定的增速,如2009年1月份国内精炼铜增速为3.6%、3月份为5.2%,4月、5月、6月份分别为2.9%、1.4%、1.1%,2月份甚至达到18%左右。截止6月底,国内1-6月精炼铜累计增长195.1万吨。

  除此之外,2009年以来,国内有色金属进口增速明显加快,6月份进口未锻造铜401326吨,环比增长13.19%;6月份进口铜材74673,环比增长9.7%;废铜进口量280000吨,环比减少15.15%。今年1-6月,中国精炼铜进口量超过178万吨,增幅达到159%。单月进口量更是连创历史新高,6月份的精铜进口量达到37.89万吨,同比增幅超过400%。而6月份未锻造铜出口5246吨、铜材出口41489吨,分别较上月增加3179%、11.22%。

  由于铜生产数量超过消费数量,铜库存数量也从前期的低点逐步回升。截止7月31日,LME库存总量为280875吨、SHFE库存总量达到51135吨,较7月初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由于现货市场供应压力的存在,现货价格始终滞后于期货价格的增长速度,现货价格相对于交割月份的呈现平水或小幅贴水的特点。

  由此可见,导致7月份沪铜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并非供求关系发生了实质性改变,而是由于供求关系之外的其它因素变化所致。从统计数据看,上海期铜7月份成交额高达4.87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38.56%,该品种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104.52%,这说明资金因素在此轮上涨行情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

  资金因素对沪铜此轮上涨行情的推动作用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以沪铜指数为例,7月3日,沪铜指数持仓量为41.5万手,随着沪铜在39000附近企稳,持仓量稳步增加,至7月22日沪铜指数创造阶段性高点43742为止,沪铜指数持仓量高达51.1万手,持仓量增加10万手左右。如果成交均价按照42000计算、保证金按照15%的标准计算,不到二十个交易日内,沪铜市场新增资金达到31.5亿。由于期货价格取决于实物和资金的对比,随着持仓量增加,沪铜市场上积累的资金量也随着大幅增加,在巨额资金的推动下,沪铜以42500为低点再度启动,至7月31日为止,沪铜再度创造45216的高点,并以该月最高价格收盘,沪铜市场上量价关系的变化再次说明了资金在推动此轮上涨行情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今后一段时间看,尽管铜供求关系短期内仍不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但随着央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加上各国经济持续向好的环境的配合,资金面对铜期货价格的支撑作用仍将继续存在。

  一、我国央行多次重申坚定不移地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过后,中央银行果断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表现在货币投放量大幅增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了市场流动性,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从7月7日开始以利率招标方式在公开市场开展28天期、91天期正回购操作,央行的正回购总额已高达1700亿元,但中共中央政治近期召开了会议,对我国目前经济形势定下基调,会议强调,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据了解,这是一个多月时间内,中央决策层第三次强调要保持当前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取向,前两次强调的时间分别为6月17日和7月10日。

  在宽松货币政策的主导下,国内货币投放数量迅速增加。中国央行数据显示,6 月新增贷款达到1.53 万亿元,大大超出此前市场预期,上半年贷款达7.37万亿。相应地,6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将达到33%左右,为自 96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09 年6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56.89 万亿元,同比增长28.46%,增幅比上年末高10.64 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2.72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19.32 万亿元,同比增长24.79%,增幅比上年末高15.73 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6.09 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余额为3.36 万亿元,同比增长11.46%。

  当前国内货币条件处于历史最宽松水平,信贷扩张推动上半年M2增长28.5%,而同期名义GDP仅增长3.8%,双方之差达到创历史纪录的24.7个百分点,彰显流动性极其充裕。历史上看,这样高的货币投放,在1988 年到1994 年间也发生过,之后换来的代价就是两位数的通胀率。贷款过快增长将提升市场通胀预期,推动中国资产价格大幅上扬,中国股市上证指数今年来已经反弹75%,房产价格也逐步回升,6月房价已经出现同比上扬。流动性充裕也对国内金属市场构成明显支撑。

  为配合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银行存款利率不断降低,截止目前为止,国内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36%。

  当前市场纷纷担忧上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导致下半年通胀的提前到来,因此市场担心今后央行可能实施对货币政策适度紧缩。但专家预计,由于近期食品和非食品价格仍处下行信道,通缩压力仍然存在,预计三季度CPI和PPI仍将延续负增长,但降幅将趋收窄。CPI同比增幅在四季度有望由负转正,而PPI转正则可能延迟到明年初。年内中国不大可能形成明显的通胀压力,预计全年CPI增幅将在-0.4%至-0.6%之间。鉴于当前阶段通缩仍是最大的威胁,在该威胁解除之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难以真正实施。

  从近期指标看,国内银行贷款数量依然有增无减。7月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约为1700亿元。其中,中国银行 新增贷款约为800亿元,建设银行 新增贷款约为600亿元,工商银行 新增贷款在300亿元以下,农业银行新增贷款则可能为负增长。

  7月份的新增信贷可能低于5000亿元。贷款虽然大幅回落,但市场无需担心流动性。据统计,7月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量为6630亿元,而到期释放的资金量却达到8160亿元,回笼量明显低于释放量,公开市场实际向市场净投放资金1500亿元。

  另外,8月资金释放量仍处高位。8月公开市场到期释放资金量达到7150亿元,维持今年以来资金释放量的高位水平。再加上债券市场8月到期兑付量,则8月份释放出的资金量将达到8500亿元。

  二、西方国家经济转好为沪铜长期上涨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期货交易就是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博弈,如果经济形势看好,多头信心大增,则期货价格一般以上涨为主;反之,如果市场对今后经济形势比较悲观,则买方积极性较低,价格一般以持续下跌为主。尽管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但由于世界各国联手干预,全球经济形势从年初触底回升,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向好,多头信心逐渐恢复,期货市场从而走出了以上涨为主的阶段性行情。

  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总市值缩水约4万亿美元,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家庭失去住房。从2005年至2006年房地产繁荣时期的高峰到今年年初的低谷,美国二手房和新房销售量分别萎缩38%和76%,新房开工量骤降79%。美国住房价格首次出现连续数个年度的下滑。美国住房市场如此颓势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所未见。

  但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全美二手房交易量经季节调整比1月份增长9%,新房销售量增长17%,新房开工量则增长将近20%。另外,5月份美国住房价格自2006年6月份以来首次出现月度上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争购止赎住房的面。

  美国商务部7月31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年率计算萎缩1.0%,好于经济学家预期。许多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美国第二季度GDP将负增长1.5%。不过,第二季度美国消费者开支减少了1.2%。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近日表示,6月份美国领先经济指标上升0.7%,连续第三个月走高,预示着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有望复苏。过去6个月,该指标折合成年率上升了4.1%,较此前6个月下滑6.2%的状况明显提高。这是该指标自2006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报告预测,欧元区经济将从明年上半年开始“温和复苏”。报告说:“这一复苏很可能是缓慢的,并可能面临重大风险。在2009年剩余时间里,(欧元区)经济活动的下滑速度将有所放缓,2010年上半年将开始温和复苏。”

  报告同时指出,尽管欧洲中央银行认为欧元区通货膨胀前景保持平衡,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欧元区面临“较低程度的持续性通货紧缩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月早前发表《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预测,欧元区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收缩4.8%和0.3%。另据欧盟委员会此前预测,今明两年欧元区经济将分别萎缩4%和0.1%。

  世界着名保险和金融服务供应商--德国安联集团表示,经济领域里的恐慌期已经过去,集团预测2009年下半年德国经济将出现明显的复苏,2010年德国经济将增长2.7%。德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柏林德国经济研究所认为,德国工业生产的滑坡目前已经触底,预计在2010年,德国国内工业生产总值能够摆脱负增长。

  原先预计经济衰退危机较美国更深的日本,竟出现复苏嫩芽。继财务省在周三上调其经济状况评估后,日本经济再有好消息,日本6月份工业生产较对上一个月升2.4%,已是连续第4个月报升。此外,欧洲也有嫩芽的好消息,欧洲央行报告指,信贷紧缩的情况已大为改善。

  若以全季计,日本第二季工业生产较第一季上升8.3%,是1953年以来最大增幅。日本经济产业省预测,7及8月工业生产料会续升,分别为1.6%及3.3%。三井住友资产管理首席经济师田森说,复苏已站稳阵脚,情势会逐渐改善,但实际生产与设备利用率仍相当低。财务省发布的次季经济报告,上调了经济评估,为逾5年来首次。财务省称,工业产值呈现改善迹象,尽管日本经济形势严峻,但部分环节正呈现复苏或触底迹象。

  三、长期看,美元指数面临贬值压力

  贸易差额和财政盈亏是影响美元指数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美国贸易盈余,美元贬值的压力就比较轻,反之,如果美国贸易持续出现逆差,美国政府就有可能通过贬值美元的办法降低出口成本、提高进口成本,最终达到减少贸易逆差的目的。

  从政府角度考虑,如果美元没能贬值,贸易逆差不能进一步缩小,那么高储蓄率和低消费将会把美国经济推下衰退的深渊。相反的是,美元贬值可以把消费从进口产品转移到国内的产品和服务上,同时可以增加出口来刺激国内需求,这样就可以为美国带来充分就业。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出口贸易增长1.6%,为1233亿美元,与此同时,进口贸易则下滑了0.6%,为1493亿美元。贸易逆差为260亿美元,这是自1999年11月以来的最低纪录。巨额的贸易逆差一方面难以支撑美元指数持续坚挺,同时也为美国政府实施贬值美元政策提供了绝好的口实。

  财政赤字是影响美元走势的第二个重要原因。从2009年情况看,美国要发行3万亿美元左右的债务,而净国债发行量要达到1.8万亿左右的水平,是2008年的两倍。因金融危机产生的实体经济萎缩,导致贸易量大幅下滑,顺差国已经无法为如此巨额的美国国债买单,因此2009年美国新发行的1.8万亿美元国债主要依赖包括美国本土银行、企业和个人在内的投资者购买。由于美国家庭处于增加储蓄的过程中,而美国企业的债务情况已经很高,因此未来美国国债发行与国债市场不被看好。短期美国国债的风险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融资风险,中长期美元的前景更取决于未来美国财政赤字的状况与全球货币体系中美元强势地位的削弱风险,如果财政赤字未来几年仍处高位,并且利息支付造成财政、债务恶性循环,则美元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由于我国中央银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美元指数存在进一步贬值的压力,在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和全球经济缓缓回升尤其是国外房地产行业成功触底的背景下,长线看,沪铜将延续易涨难跌的特点,长线交易者还应继续保持逢低吸纳的操作思路。

  同时,还应该看到,沪铜主力合约从38200启动至今,最大涨幅已经高达27%以上,多头获利已经非常丰厚;同时,沪铜此轮上涨行情缺乏供求关系的支持,多头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借助雄厚的资金实力拉动大盘,多头滚动操作的手法也会导致沪铜冲高至阻力位附近有回调整理的要求,建议场外资金耐心等待回调低点,择机建仓。

  具体操作上,建议场外资金关注持仓量变化进行交易。如果沪铜持仓量持续增加,则回调幅度有限,沪铜有望继续上涨,甚至有可能创造新高点,场内多头应继续持有;如果持仓量小幅减少,且价格稳步上涨,则场内多头可分批择机平仓,短线多头仍可跟进;如果持仓量连续大幅减少,表明场内多头开始离场,随着底部支撑力度键入,沪铜可能展开一轮回调,此时场内多头应全部平仓,场外资金就可耐心等待,等行情企稳后继续逢低吸纳。

(责任编辑:麦兜)

标签:LME 产量 开盘 收盘 日表 融资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