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沪铜有望进入震荡整理周期

  从7月初开始,沪铜在通胀预期和全球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走出了一轮幅度不小的上涨行情。以沪铜指数为例,从7月8日至8月5日,沪铜指数由最低点38403冲高至48949,期间最大涨幅为27.5%左右。但在最近的一周内,沪铜一改前期的凌厉上涨势头走出了冲高回落的行情,沪铜主力合约连续在高位拉出阴线,综合分析前期的多个利多因素,笔者认为,沪铜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将以震荡整理为主。

  一、通胀预期对全球铜价的利多因素逐渐被市场消化

  从2009年初开始,我国的货币政策就开始出现明显变化,由过去紧缩为主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国内信贷数量明显增加,今年上半年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万亿元,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还多2.5万亿元。充足的流动性不仅增强了市场信心,还导致市场产生通胀预期。期货市场上表现为买方力量强劲,如沪铜指数在7月初只有41万手左右,但到7月22日时,达到51万多手,场外资金逢低买进踊跃,资金因素在此轮上涨行情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

  但随着期铜价格的不断上涨,通胀预期对市场的利多作用逐渐被市场消化。同时,尽管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央行开始强调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货币政策微调可以被认为货币投放量增速将要放慢,政策转变将导致货币因素对期铜的利多作用逐渐减弱。

  二、在世界经济逐渐企稳的背景下,市场信心逐渐恢复,但近期内现货压力阻碍期铜上涨的高度

  推动此前全球铜价上涨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世界主要国家经济指标开始走好。如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衡量美国通胀压力的未来通胀指标7月份升至84.6,修正后的6月份的数字为81.7,市场借此认为通缩对美国经济的威胁越来越低。劳工部8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非农就业人口减少24.7万人,降幅为2008年8月以来最小,预估为减少32万人。

  日本内阁府6日公布的景气动向指数速报显示,今年6月份,日本显示经济景气现状的一致指数为87.8,比前一个月上升0.7,为连续第3个月上升。这是该指数两年半来首次出现连续3个月上升。

  欧盟统计局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今年6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比前一个月上升0.3%,为去年8月份以来首次回升,但较去年同期仍下降6.6%。

  尽管世界经济开始企稳,但铜消费数量并未出现大幅上涨。如截止8月7日为止,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库存总量292,125吨、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总量为63434吨,较前一周都有不同程度增长,说明全球范围内铜消费数量并未真正启动。

  从国内看,尽管今年上半年我国铜进口数量大幅增加,但真正用于消费的部分并不是很大,其中进口中很大一部分被国家储备库收购或者被市场囤积,当价格上涨到一定高度后,巨大的库存将成为抑制铜价上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潜在因素。

  三、近期的盘面表现显示上行阻力非常沉重

  持仓量变化显示了近期期货市场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变化。从7月初开始,沪铜量价齐升,表明场外资金不断逢低买入,如沪铜指数从7月初的41万手增加到7月下旬最高时的51万手,持仓量最大增幅10万手,折合资金大概在32亿元左右。但从7月27日之后,沪铜市场持仓总量持续减少,截止8月7日为止,沪铜持仓总量由50.9万手减少至40.9万手,持仓量的大幅减少说明资金正在从沪铜市场大量流出。

  持仓减少对沪铜价格的抑制作用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表现尤为突出,如每次持仓量增加时,期铜价格就止跌回升,走出一波幅度不同的上涨行情;而每次持仓大幅减少时,铜价就迅速滑落。期货价格取决于资金与与现货的对比,随着持仓量的减少和资金的流出、仓单数量的增加,铜现货压力日显沉重,期货逐步回落也在情理之中。

  笔者认为,前期支撑铜价大幅上涨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通胀预期增加;二是全球经济复苏鼓舞了市场做多信心;三是美元指数贬值对期货价格的推动。但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三大利多因素中,前两个因素对铜价的利多影响逐渐被市场消化,如果近期内没有新的利多题材的出现,沪铜上涨过程中所面临的阻力将逐渐增大,同时也说明近期内铜价上涨将非常有限。

  同时还应该看到,尽管随着通胀预期因素被市场消化,短期内铜价难以再度走出一轮大幅上涨行情,但全球范围内宽松的货币政策依然锁定了全球铜价下跌的空间。

  如我国央行多次重申继续坚定不移的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明尽管货币增速有可能放慢,但货币投放适度宽松仍是今后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基调。英央行8月6日也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0.50%不变,并意外宣布将定量宽松总规模从1250亿英镑扩大至1750亿英镑,显示英国政府为摆脱经济衰退局面和减少本国财政赤字而不得不继续扩大货币供应量,同时欧洲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1.00%不变。

  尽管全球经济持续真正复苏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随着时间推移,铜消费数量也会逐步增加。如全美不动产协会8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六月成屋销售指数上升3.6%至94.6,为连续第五个月上升,建筑行业的复苏对扩大铜的消费有很大的作用。

  美元指数的走势对当前阶段全球铜价有很大的影响,尽管从7月中旬开始,美元指数再度下跌,7月31日再次跌破前期低点,8月5日甚至创造了77.428年内最低点,但从长线看,由于美国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美元指数大幅上涨的空间比较有限,因此,从长期看,美元指数对铜价的利多作用大于利空的作用。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一方面,经过前期全球铜价的大幅,未来通胀和全球经济持续向好这两个因素对铜价的利多作用逐渐被市场消化,铜价回调试探支撑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和世界经济逐步回暖,铜消费数量也会逐步增加,加上美元指数长期下跌的预期,这两个因素又锁定了沪铜价格下跌的空间。多空因素相互作用,预计今后一段时间沪铜以高位震荡为主。

  鉴于近期内沪铜走出单边行情的可能性不大,建议交易者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控制仓位,以轻仓交易为主;

  2、关注持仓量变化,持仓量增加时可少量买进,持仓减少时及时平仓;

  3、沪铜近期内第一支撑位在46800附近、第二支撑在45000附近。

(责任编辑:麦兜)

标签:2008年 2009年 上海期货 向好 央行 微调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