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在各国大规模的救市行动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已经呈现整体性复苏的迹象。作为全球经济的引擎,中国早已踏上经济复苏之路,美国也开始逐渐摆脱底部纠缠。而在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下,市场愈发关注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会否有所改变,市场能否继续享受流动性充裕带来的“盛宴”。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阶段“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该报告是否意味着下半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将有所改变?铜价涨势又会否因此受到“干扰”?
**美就业数据“拨云见日”,经济前景愈发光明**
从房屋销售到制造业活动等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已开始走出三十年代大萧条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上周五公布的报告显示,7月非农就业人数降幅低于预期,失业率15个月来首次回落,更成为目前为止经济复苏的最明显例证。
美国劳工部公布,7月非农就业人数下降24.7万人,降幅远低于预估的减少32万,且为2008年8月以来最小。7月失业率为9.4%,亦低于预期。美国政府并修正了5、6两月的就业人数降幅,显示就业人口降幅较上次报告减少了4.3万。Vanguard的首席经济学家Joe Davis表示,“数据暗示经济衰退将在年底前结束,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显现出衰退放缓的迹象。”
不过,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五表示,最新的失业数据为经济危机“最严重时期已过”提供进一步证据,但承认要将经济带回正轨,还有更多工作要做。他称,“只要失业状况不改善,美国经济就不会真正的复苏。”
经济危机以来,美国失业率数据是最迟好转的数据之一,该数据好于预期对市场信心有着很强的提振作用。美元也因此大幅走强。FX Solutions的首席市场分析师Joseph Trevisani表示,“这显示汇市正逐渐放弃‘好消息就是对美元的坏消息’的观点,并回归到经济增长措施这一基本面和利率周期上来。”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方俊锋也表示,目前欧洲经济也在好转,美元的避险功能有所减退,但美国经济复苏希望升温仍推动美元走强。现在欧洲与美国经济复苏节奏的对比成为左右美元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他认为,从中长期看,美元的弱势很难改变,铜价将从美元走软中受益走强。
**货币政策还将影响铜市几何?**
全球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止跌企稳,与各国实施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密不可分。随着各国经济逐步展开复苏进程,市场开始关注各国的货币政策会否发生改变。
近期,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澳大利亚央行分别召开了货币政策会议。从各国央行会议的公告看,在当前形势下,短时间内改变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商品价格因此受到大的压力也难以出现。
作为本轮经济复苏的“先行者”,中国持续“见好”的经济数据愈发坚定了市场信心。已经公布的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3%,连续5个月高于50%的景气临界点。方正期货分析师王让华认为,这表明当前经济继续保持回升态势,未来随着我国内需增长的加快,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回升势头。他称,持续向好的经济数据将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我们对7月份经济数据的预期仍然持偏好的观点。预计CPI在6月-1.6%的基础上将有所回升,PPI、工业增加值也会有不俗的表现。
不过,此前央行在报告中指出,“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这一度引发市场对于我国是否会缩紧货币政策的忧虑,并打击股市和商品价格回落。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亦特别强调货币政策微调的含义,“我们说的‘微调’不是对货币政策的微调,是对货币政策的操作、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节奏进行微调,一个方面是用市场化的手段,而不是用规模控制的办法。第二个方面是微调,而不是大的调整。”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亦在上周五表示,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目前没有退出的可能。鲁证期货分析师田常润认为,下半年我国仍将维持目前货币政策不变,毕竟当前的经济复苏没有根基。国内政府、银监会和央行也在短期内多次提到或表明将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会在某些情况下作出微幅调整。这表明我国政府很看中来之不易的经济好转,也担心一旦对货币政策作出调整,将引起市场的恐慌与动荡。他同时称,宽松货币政策和市场信心将使铜价处于一个相对高位。但投资者要保持冷静和谨慎的心理,毕竟我国经济仍处于复苏当中。未来铜价可能会继续保持强势,但从中期来看,价格应当有一个回归过程。因此,“在经济危难的时候要乐观,在经济好转的时候则要保持冷静头脑。”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