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中旬以来,LME 三个月铜迅速突破了形成于 6 月初至 7 月初的收敛三角形态,期价大幅上扬,并创出了 6230 美元/吨的年度新高。笔者认为目前的铜价已达到 2008 年大幅下挫后 50%反弹的压力区,且近期上涨速度过快,存在一定的回调需求。 利好数据频出、市场信心增强 美国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直是金融危机中备受瞩目的焦点。
本轮的强劲上涨离不开两个大国一系列良好的经济数据支持。美国方面,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萎缩 1.0%,较第一季度高达 6.4%的跌幅大有好转; 6 月建筑支出环比上升0.3%; 7月ISM制造业指数达到48.9高于上一个月的46.2以及7月非农就业减少24.7 万, 好于预期 32.0 万的降幅等数据令市场感到乐观。
中国方面, 二季度 GDP 同比增长 7.9%,高于一季度的 6.1%;6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 19.6%;6 月发电量同比增长 3.6%以及 7 月里昂采购经理人指数达到 52.8,创 12 个月新高。一系列好转的经济数据使市场相信“最坏” 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从而为市场推高铜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宽松货币政策仍将延续、但连续微调值得警惕 今年上半年国内信贷投放量达到天量的 7.37 万亿。如此庞大的数量中有一定比例的资金直接流入了资本市场,推高了资产价格,同时增强了市场对通胀的预期。从某种程度上,目前的资产价格是市场对宽松货币政策度量的一种表现。
因此,下半年该政策能否有效延续成为资产价格涨跌的一个重要因素。央行近期指出,将不会通过规模控制的手段来控制信贷规模,央行有许多工具可以用来帮助控制货币供应的总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必须得到有效传导。从中可以看出下半年整体的货币环境仍将是宽松的,但是将出现一些微调手段。笔者认为一次、两次的微调可能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并不会很大。
但是,连续微调后所带了的累加效应可能令资产价格受到较大的影响。 铜企开工率令市场乐观、囤货现象令价格易涨难跌 受益于庞大的财政方案以及电网改造等直接刺激措施,上半年国内铜消费情况良好。根据有关机构近期的调研数据:7 月铜线杆企业开工率为 71.5%,环比下降 1.1%,同比上升 7.1%;7 月份铜管生产企业总体开工率为 75.8%,环比上升 12.4%;7 月铜冶炼企业整体开工率 73.4%,环比上升 1.3%。传统消费淡季中,铜加工企业较好的开工数据令市场对后市感到乐观。
但上半年屡创新高的精铜进口量并非全部进入下游产业。在一些铜的集散地如河北安新以及一些民间资本较为充裕的地区如浙江温州等地,大量囤铜待沽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现象。这些商人少则几十万吨多则成千上万吨。囤货现象造成表面上的货源紧张,助推价格上涨。目前,这些囤货的商人普遍期待更高的价格,惜售心理较强,一定程度上造成铜价的易涨难跌。 反弹已至关键区域,技术回调压力明显 金融危机中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流动性与市场信心成为左右资产价格的主要因素。这些共同因素的影响, 股市与期市表现出较强的联动性。
目前股市已经反弹至 0.382 的高度,存在一定的回调压力。同时,铜价也反弹至 0.5 的关键区域。查看历史,如果重演铜价在突破 0.382 反弹位后上冲 240 美元的情形,那么本轮反弹较强的阻力位出现在 6150 美元附近,即目前铜价的位置。料铜价在该区域将出现一定的震荡。
同时,下方的支撑有可能出现在 5400 美元左右。该点位为 7 月中旬以来第二个上涨阶段的起点,也是 6 月中旬突破0.382反弹位后留下的阶段性高点,在这一区域有着较为集中的成交量,料将为期铜本轮回调提供较强支撑。 行情展望 对于连续大幅反弹的铜价,市场已察觉其上涨速度快于实体经济的复苏步伐。且国内下半年的铜需求很难达到上半年的水平。但笔者认为宽松货币政策和市场信心将使铜价处于一个相对高位。未来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的微调动作,需要警惕连续微调所带来了累积效应。
下半年铜价有望继续刷新年度新高,或将挑战 6600 美元。短期由于过快的上涨,且达到 50%的关键反弹位,期价回调压力逐渐增大,回调的支撑可能在 5400 美元附近。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