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信心及需求面展望乏力 金属长线多头行情面临阻碍

  路透伦敦8月7日电---因为看好经济成长及需求增强,大量资金涌入工业金属,创造一波惊人涨势,但这股升势可能仅能维持短暂荣景.

  因此中长线的投资人必须密切留意库存水准,同时持续关注消费者及企业信心与需求情况,而这些指标可能会令人感到失望.

  最近几周工业金属行情剧烈波动,但大体趋势一直是价格走升.

  从4月市场开始认为出现经济回稳迹象以来,期铜及期铝都大涨了约50%,分别达到每吨6,000美元及1,980美元.

  "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上涨动能强劲.市场现在只看正面数据,就像在2008年第四季和2009年第一季时只看负面数据一样,"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Eugen Weinberg指出.

  此外,市场认为经济衰退最凄惨阶段已经过去,且企业在大举降低库存之後开始回补,也都是刺激资金涌向工业金属的理由.

  美元走软也是许多投资人追捧金属的一大因素.

  "投资人乐得将大量闲置资金投入大宗商品,"德意志银行分析师Joel Crane称.

  "我们已经感觉到基本面与价格动能严重脱钩的迹象.金属库存正在升高,特别是铝、锌及铜."

  政府举措支撑目前市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金属消费国.政府去年11月宣布的近6,000亿美元财政激励措施,帮助强化了乐观信心以及对工业金属需求增长的预期.

  也因此成为中国不断补充工业金属库存的原因之一.

  "购买规模可能令许多人感到意外,因中国成为了基本金属的净进口国,"CPM Group分析师Catherine Virga表示.

  "中国对市场的影响延续至第三季,我们现在预计,中国以外的其他消费国将逐步购买以补充自身将要耗尽的库存."

  其它国家的刺激计划,处于历史低位的利率以及央行向银行体系的大量注资,都已成功地帮助经济避开了1930年代那种衰退.

  "宏观经济背景对基本金属的支撑日益增强,"摩根大通分析师Michael Jansen说,"有关下半年回落的说法完全没有道理."

  继续涨价会侵蚀所得

  展望明年,许多人认为失业率高涨将打压个人及企业需求,并损及已然因经济放缓而减少的税收.

  而政府有可能在一段时期内采取调高税率及利率等紧缩举措以防范通膨,前景似乎不妙.

  因此一些金属消费者认为,实质需求要到2010年下半才有可能回升.

  其中芬兰铜加工业者Luvata在7月时曾表示,铜的需求要到2010年中期才会明显增加.

  美国一家公司的主管本周稍早亦向路透表示,该公司要到明年6月价格下跌时,才会买进铝.

  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知道,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高达456万吨铝库存中,据称约有七成在2010年5月前都会因金融交易而被锁定.

  等这些交易到期,有逾32万吨铝(约合全球铝年消费量9%)释出的情况下,预期铝价将会暴跌.

  LME铜库存4月时约为50吨,7月时腰斩至25万吨左右,目前则已升至逾29.2万吨.据说其中减少的部分多己被中国收入囊中.

  "除非薪资增长,否则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升仍会侵蚀实质所得,从而打压经济活动.到头来将导致大宗商品需求降低,"Lombard Stree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

  "除此之外,大宗商品价格近期的涨势似多因中国充实库存而起,後市下跌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所得减少

  展望明年,许多人认为失业率高涨将打压个人及企业需求,并损及已然因经济放缓而减少的税收.

  而政府有可能采取调高税率及利率等措施以防范通膨,而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这就是为何部份金属消费业者认为,实质需求要到2010年下半才有可能回升的原因所在.

  其中芬兰铜加工业者Luvata在7月时曾表示,铜的需求要到2010年中才会显着上扬.

  美国业者一名主管本周初亦向路透表示,该公司要到明年6月价格下跌时,才会买进铝金属.

  这有部份是因为消费者获知,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高达456万吨铝库存中,据称约有七成在2010年5月前都会因金融交易而被锁住.

  在这些交易到期,且有逾32万吨铝(约合全球铝年消费量9%)释出的情况下,预期铝价将会暴跌.

  LME铜库存4月时约为50吨,7月时腰斩至25万吨左右,目前则已升至逾29.2万吨.据说其中多己被中国收入囊中.

  "除非确实是因给付金额上扬,导致商品价格走升,否则这仍将因实质所得减少而打压经济活动.到头来将导致商品需求降低,"Lombard Stree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

  "除此之外,商品价格近期的涨势似多因中国建立库存而起,而这也预示着商品价格将走低."

(责任编辑:麦兜)

标签:2008年 2009年 2010年 LME 央行 报告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