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通联期货:经济好转,沪铜上涨

  周四,沪铜创下新高,铜期货价是国际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的风向标,既受国际铜现货供求关系影响,也受国际期货投机资金的左右。近半年铜价大幅上涨,中国因素以及美元贬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一定的合理性,是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逐步走出低谷的体现和外在反应, 由此带动铜需求的稳步增长和伦铜库存的快速减少。

  伦铜库存今年2 月 25 日曾高达到 55 万吨,为 2003 年 10 月中旬以来的最高库存,目前库存下降为 28 万吨左右。但另一方面也与国际巨额投机资金过度炒作有很大关系, 首先是国内外流动性过剩和美元贬值,国外各类金融机构大量买铜持有来回避美元持续走低的风险,其次是国外有部分金融机构故意放大和恶意炒作中国国家收储铜的需求效应, 逼使中国相关进口商和中国用铜企业近期在高位大量抢购现货铜。从7 月份中旬以来, LME铜库存止住 3 月份以来持续减少势头开始回升,截止 7 月 31 日库存为 28 万吨,较 6 月末为增加1.5 万吨,为近一个半月以来库存新高。因此不能认为目前的国际金属价格是对“中国因素”的合理反映。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说:“从现在基本面看,不支持价格这么持续走高,尤其是国外消费到目前来看还没有起色。”他以伦敦铜为例,在生产下降、库存增加的情况下价格走高,明显有炒作因素。

  铜是中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基本金属原材料,其暴涨暴跌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大。中国是世界最大精练铜生产国和进口国,2007 年精炼铜产量高达 349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19%,由于自产铜精石不能满足需求,每年需大量进口铜 150 万吨以上,占到总消费量 480 万吨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国内铜作为大宗基础原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运输、空调和电子及建筑行业。各地囤铜现象严重,须谨防投机泡沫破裂。就在今年铜价不断上扬的过程中,诸如河北新安、浙江温州和上海周边等市县都出现了私人大量囤铜的现象。在市场通胀预期逐渐加强的情况下,买铜似乎成为了和买房、买股票一样的投资。大量的废铜和铜锭被堆积在仓库里,而不是被用于生产。

  据了解,中储公司在上海的有些仓库早已爆满,很多铜只好被堆放在露天场地,且还有外地的铜被源源不断地运来。但与国储收铜不同,国内民间对铜的囤积明显已经超出理性范围。且在这波囤铜的浪潮中,不免鱼龙混杂,不仅有私人在囤铜,很多券商、私募,甚至国外游资都纷纷通过买入期铜而介入国内的有色市场,这样的结果就只能是铜价泡沫被越吹越大。近期国内外铜价暴涨带来如下恶果。过度和不合理大量增加国内外汇支出,对中国损失巨大。过快提高相关用铜企业的生产成本而相应产品不会同步涨价,抑制相关行业和企业的持续增长,不利于我国实体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若单从生产性需求考虑,目前的铜价明显与经济恢复不符,这上面的泡沫可能高过股市的泡沫;而且今年二季度以来铜价上涨过快,很多民间机构不晓得整体需求状况,而是单纯以投机为目的囤铜,助长了铜价的升势。

  上海铜期货是国内商品期货的龙头品种, 其紧跟国际铜的合理暴涨已经带动国内期货主要品种金属铝、锌、钢材和天胶及其它化工产品也同步大涨,已初步形成过度投机和严重泡沫。大量投机资金可能也包含部分信贷资金进入铜期货炒作,据估算从今年4至7月份四个月期间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主力合约平均每天成交量高达50 万手,相当于 248万吨,是我国一年的铜进口量的 1.6倍和总消费量的 50%左右。2009年8月6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主力合约0911 交易量和持仓量分别为107.2 万手(相当于 536 万吨)和 25.2 万手(相当于126 万吨),目前严重的投机炒作非常不利于国内期货市场正常功能的有效发挥, 也不利于期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经济好转,沪铜上涨。

(责任编辑:麦兜)

标签:2009年 LME 上海期货 产品 产量 最大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