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经济复苏的预期和流动性过剩影响,伦铜从年前最低点2817.5启动,短短半年的时间最高冲到6477.5,累计上涨幅度超过129%。与此同时,沪铜也从21940大幅上涨,主力合约最高冲到51290,累计涨幅超过133%。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尚未根本走好,下游企业需求有限,资金炒作不能长久影响期价,沪铜上涨不能持续。
美国房市尚未复苏
房地产行业在欧美的消费用铜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地产行业的复苏将对铜的消费使用量有较大影响。受经济低迷及高失业率影响,美国一季度再贷款违约率达到3.52%,创历史新高。美国银行家协会称,7月美国失业率升至9.4%,处于历史高位,如果就业率不出现明显好转,违约率很难改善。据统计,2007年12月以来美国各大企业已裁员约650万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年内失业率很可能升至10.5%。高失业率令民众收入锐减,房地产复苏之路更加坎坷,表现为价格低迷,成交不活跃。一旦产生违约,银行有权收回房屋所有权,再通过公开市场低价拍卖,这将导致一方面房屋供应增加,价格下降,影响行业复苏进程;另一方面,增加的房屋供应也将抑制新屋的开工建设。
2007年4月,以新世界(600628,股吧)金融公司的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美国房地产行业遭受重大打击,开工率持续减少。从以下图表可以看出,房屋开工率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先行指标具有提前反映行业走向的作用。从06年底开始,房屋开工率已经在大幅下降,预示房地产行业即将发生转折,比07年4月爆发次贷危机足足提前了半年时间。从数据可以看到,07年初开工率出现了止跌回升,比平均高点2000下降了25%左右,但事后来看,这仅仅是下降途中的短暂停留。第二阶段平均值在1000附近,相比平均高点2000下降了50%。目前经历的是第三阶段,平均值在500附近,比平均高点下降了75%。目前处于夏季多雨气候,欧美房地产开工率将维持低位运行,铜的使用量将会继续减少。
美国新屋开工数量
财政支出不能有效激活民间资本
为应对经济危机,中国政府于去年底推出了四万亿“救市政策”,包括减税,消费,补贴等经济刺激方案,维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如今半年多时间过去了,作为衡量政府投资效果的标准是财政支出能拉动多大的民间投资,产生多大的“乘数效应”。从近期公布的一项数据来看,在资本强省浙江,政府基础性设施投入达到8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1.8%,但民间投资却只有8.2%的增长。在中西部的不少省份,由于民间资金匮乏和投资环境恶化影响,政府基础性投资占有绝对的龙头地位,民间资金被拉动的比例更低。
与政府积极推动基础性设施投资相比,民间资金显得相对保守和谨慎。受经济萎缩影响,企业订单减少,生产线开工不足,盈利收缩,政府基础性建设的投入能带动的消费有限。同时:一方面央行大量放贷给不缺钱的大型国企;另一方面,缺钱的中小型企业却难以获得资金扶持。据统计:解决了90%的就业问题的中小型企业却只能从银行获得15%的信贷资金,民营企业资金匮乏也是其保守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财政支出拉动民间资本的比例不到25%,政府公共支出额度一旦用完,民间资本又没能进一步跟进,届时实体经济依然比较严峻。
资金炒作热情受到抑制
今年上半年,我国信贷资金规模大幅增加。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4.58万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规模。此后两个月,放贷规模有所收敛,其中4月份和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为5918亿元和6645亿元。6月份银行新增贷款再次大幅增加,达到1.53万亿,由此,上半年的贷款已经超过7万亿。众所周知,经济危机发生以来,大量的实体企业受到巨大冲击,中小规模的企业纷纷倒闭,市场投资环境急剧恶化。大型国有企业本不缺钱,手握大量的信贷资金在投资环境恶化,“投资无门”的情况下,唯有进入期市,股市,楼市才有可能迅速赚钱,于是推升了期价,股价,楼价,创造了虚假的“牛市行情”:中国A股从年前最低点1600多点启动,短短半年的时间,便冲上3400点,大盘累计涨幅超过110%。沪铜也从年初21940大幅上涨,主力合约最高冲到51290,累计涨幅超过133%。在宏观基本面并未全面走强的客观条件下,很难让人相信股市大涨是对宏观国家经济的反映,这样的说法既缺乏根据,也难让人信服。笔者认为,充足的资金造成的流动性泛滥才是其疯狂上涨的根本原因。
疯狂的股市、楼市、期市炒作,已引起相关部门的警惕。银监会多次发文要求严格审查信贷资金流向,禁止进入资本市场炒作。央行虽然一再强调将继续保持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有消息透露,各大银行下半年贷款总额将会大幅缩小。以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7月份信贷资金总额只有3559亿元,大大小于预期的5000亿元的水平。由此,流动性过剩引起的炒作热情将被抑制,“未来”已被透支的过高铜价面临调整。
总结: 流动性泛滥造成了近期沪铜的“淡季不淡”,但由于欧美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高企的违约率将导致银行收回房屋数量继续上升,违约房屋公开的市场拍卖行为进一步增加房屋的供给,导致新屋开工建设的不足,制约了铜的消费。由于基本面需求的疲软,铜价上涨压力越发沉重;同时,消费旺季即将要到来,铜价下跌空间将有限。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沪铜价格或演变为大区间整理行情,表现出“旺季不旺”。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