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铜市内外分歧加大,沪铜受到国内整体金融市场调整影响,期价主动向下调整,由前周五收盘价5万大幅下跌,上周在46000-48000之间波动,收盘于46700元,五天之中有四天收阴,主动回调之势尽显。然而伦铜保持上冲动力,在沪铜大幅下跌破位的情况下也保持了6千美元的支撑,收盘一直未破6千美元,逢低买盘明显,周五在较好的经济数据支持下大涨至6300美元,从而确认了6千美元支撑,强势得以保持。两市的矛盾和分歧令操作愈发困难。
从西方商品市场来说,基金做多的主导因素有两方面,金融市场上低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过剩以及经济持续回升带来消费预期增长,前者并未改变,由于经济回升的幅度温和以及失业率仍然居高不少,消费回升乏力,决定了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在短时间内退出,而经济走势,可以说在进入8月以后,我们看到更多的经济数据证实回升的持续性和广泛性,上周伦铜在最后一天的暴涨就是受到强有力的数据刺激。周初,日本公布的二季度GDP 环比增长0.9%,为08年以来首次季度出现增长,而此前公布的法国和德国二季度GDP也出现季度的环比转为增长。此外,美国数个地区制造业指数由7月的负值转为正值,说明地区制造业结束下降回到扩张状态,7月领先指标亦保持上升势。周五,美国7月成屋销售出现7.2%的大幅增长,为连续四个月增长,且销售率超过了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基本确认房屋市场已经触底。而欧元区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为47.9,为14个月高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5,为15个月高点。其中德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54.2,回到扩张线之上,不仅达到去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而且创下最大单月升幅。法国8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9,亦首度回到扩张线之上,数据暗示三季度欧洲将有望实现增长。应该说,数据表现越来越好,有理由相信三季度将迎来更强的增长势头。
但是上周中国金融市场出现大幅调整,股指回落超过20%,股市回落的本质是对国内流动性急剧收紧的回应,上周有消息称8月新增信贷可能为5千亿元,超过7月水平,但仍较6月少了一半,据调查,民间借贷利息大幅提高,显示国内流动性明显收紧。流动性推动的股市上涨过程已经结束,接下来,将回到经济回升推动力上,但短期看带来国内整体偏空的市场气氛。笔者认为房地产新开工率在二季度的回升以及汽车家电等国家补贴行业的高速增长,将在下半年带动相关产业的逐步回升,下半年实体经济增长可期,流动性收紧对实体需求影响不大。而且从国际上看中国的信贷收紧不足以改变美国为首的西方整体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过剩格局。
因此,在基本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沪铜的滞涨带着国内主观成分,上周沪铜库存继续增加5千余吨,总库存增加至8万吨。铜价进入8月以后主要维持在48000左右窄幅波动,不过现货已由上周的贴水350元转为贴水50元,而当月对主力合约价差由贴水100多元到周五转为升水500多元,上周期价两次跌到47000以下,当月对主力合约就出现较大幅度的升水,说明经过二十天价格维持在48000,现货已逐步稳定,由月初的拖累因素变成为支撑因素。从持仓上看,价格上涨伴随着持仓的持续下降,不过上周期价在两次跌破47000后都出现持仓增加,周五持仓增至39万手,较周初小幅增加,说明期价下跌即吸引资金重新入场,但价格上涨则缺乏主动的推动力。据了解,近两周下游订单已逐步回升,但回升的速度也不快,废铜供应紧张,但价格仍较电铜差距较大,电缆厂以废铜替代电铜的量较大,7、8月大量进口的废铜还没有完全消化,国内现货面整体仍然宽松,这也是多头信心不足,屯货者积极在期货市场卖出保持的原因。不过笔者仍然认为,后期进口补充明显减少,而消费逐步回升,国内现货将逐步得到消化,从而对价格产生支撑。
伦铜方面,虽然本周库存总量仍在小幅增加,但出现持续的库存流出,注销仓单也回升至9千余吨,由于临近旺季,库存增加的空间可能不大,现货则保持在平水之上。上周令人注目的是截至周二基金持仓大幅减少空头9千余手,净空头寸仅余1200手,说明基金在6千之上大减幅空,结合LME持仓在6千以上保持在26万手以上规模,可以认为基金仍然处于减空做多的状态,期价上涨的动能仍然较强。总体来说,伦敦主动性上涨的动能仍足,基金做多明显,而国内现货仍然相对疲软,价格上涨导致跟涨能力不足,但经过三周的消化,现货逐步转为支撑。
技术上看,伦铜进入8月以后一直维持在6千之上波动,6千以下逢低买盘积极,反复获得支撑,周五期价再度上冲,有可能消化了6千的技术压力,将继续上涨,上档压力在6600美元。沪铜上周主动回调,日K线形态上已经形成小的看跌结构,不过期价在47000以下多头进场积极,支撑明显,期价若重新站上48000,则这一线转化为支撑,操作上,建议48000少量多头重新进场,等待期价创出新高。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