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微调”一词发出后,央行不断强调宽松型货币政策将继续坚定不移的执行,但沪深两市的惨遭重挫及由此引发的商品市场的高位回落均已撼动了市场对后期宽松型货币政策能否延续的信心。目前不论资本市场抑或商品市场均面临来自对未来信贷政策不确定预期的严峻考验,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新增贷款的1.1万亿美元中有20%的资金都流入了股市和房市。而商品市场亦面临资金链断裂且隐性库存大量曝光的风险,且在商品市场由于其自身基本面尚未得到有效改善的前提下,股市的走弱必将成为商品价格下跌的主导因素。
一、沪锌拒绝跟涨,进口锌大幅亏损
自从伦锌站上1800一线之上,沪锌明显跟涨乏力,按照进口盈亏平衡计算,伦锌1800美元对应沪锌在15300元,但沪锌在15000一线开始出现滞涨,由此导致现货锌进口亏损走阔至900元之上,远月合约进口亏损幅度亦达到700元。内外比值的回落令市场上进口锌的活跃程度明显减弱,一方面,进口锌在市场上的流通量较为有限,国产锌重新回到主导地位,成为市场主流货源;另一方面,前期高价区点价进口的锌锭由于进口亏损幅度的加深而逐渐退出市场,只是在内外比价有所恢复之时方有出货。
8月17日中国股市惨遭重创,上证指数日内跌幅超过5%,并拖累当日欧美股市大幅下挫,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一举破位20日均线,尾盘无力扭转弱势,下跌2%。受欧美股市下跌影响,国际商品市场亦未能“幸免遇难”,以伦铜为首的基本金属纷纷跌落5日、10日均线支撑。自此,伦锌多空主力的战场转移到1800美元一线,相对于伦锌在1800的坚挺,沪锌维持14500-15000元/吨的区间波动,并相对伦锌保持300-800元的价差。
二、宽松型货币政策遭受质疑,股市成为商品市场“晴雨表”
自8月5日央行发出“微调”信号以来,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随时发生转向的恐慌令商品、资本市场“节节告退”,上证指数在结束了连续7周的涨势,8月17日沪深两市分别失守3000和12000点的整数关口,截至8月21日上证指数跌幅超过14%。在市场对经济复苏尚持谨慎态度的背景下,股市无疑成为投资者寻找方向的主要指标,一方面股市是各国经济景气状况的先行指标,另一方面,股市的人气走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商品市场的人气所向。
对于前期过快的涨幅市场普遍认为,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更多的是归因于中国进口量的创纪录增长,尽管这种增长的背后并非市场的有效需求真正好转,而是获益于重建库存及囤货等其它因素的推动。市场对中国将引领世界经济从严重的衰退中走出的信心在中国数据不断转好中增强,亦支撑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在通货膨胀压力愈发加剧的背景下,市场开始担心中美两国原有的宽松型货币政策随时可能发生转变,投资者也开始重新思考铜等有色金属价格在全球经济复苏依然处于停滞前提下的飙升理由是否充分。中国的“微调”一词不仅触动了国内市场,同样撼动了全球资本商品市场不断推升的看涨人气。
后期来看,虽然很长一段时间内央行不会采取加息或停止继续向市场中注入流动性之外,但有迹象表明,政府已经开始回笼市场中的部分流动性,并要求贷款机构在贷款对象的选择上保持谨慎。笔者认为,由于市场对未来央行将紧缩银根时间的不确定性,股市更多的是将围绕长期均线进行横盘整理,而商品市场也因为股市的“驻足不前”而暂时失去了进一步冲击前高的动力,沪锌在内的有色金属更多的是追随股市的步伐展开横盘震荡,直到新的信号的出现,市场方能重新获得方向上的指引。
三、调整尚未结束,期锌短线操作为宜
从锌市的自身基本面来看,目前现货基本面的疲弱及期货市场资金的推动决定了沪锌将延续上下两难的窘境。一方面,虽然伦锌时有上涨,但国内现货市场下游订单并未有明显改善,期价一味的上涨缺乏必要的基本面的支持,现货价无力的跟涨令沪锌跟多的是选择“原地踏步”,在拉低内外比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拖累了伦锌上涨的步伐。另一方面,价格回调之后,国际基金借助利好经济数据题材的炒作,继续建立新的逢低买盘并推动价格重新走高,至少在目前经济形式逐渐好转的前提下,市场的横盘整理更多的是被看作下一轮上涨的蓄势。从目前持仓上看,沪锌主力多空可谓势均力敌,同时随着持仓量的下滑,在市场缺乏明确的方向性指引之前,锌价更多的还是维持区间波动。沪锌下方受30日均线支撑力度较强,但现货市场在15000一线压力明显,且与沪锌上方技术压力位相对应,若周边市场走好,则沪锌将重新站上压力线,但短期内向上空间依然不大,除非市场出现重大利好消息,否则前期高点15600很难突破。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