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场对中国需求忧虑影响,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26日震荡回落。其中,LME指标三个月期铜收报6,291美元,25日收报6,311美元。库存方面,LME铜库存26日减少200吨,总存量小幅回落至296,400吨。近期亚洲区库存一直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因中国精炼铜进口减缓导致库存囤积至亚洲区港口。
从走势上看,伦铜库存近期增多减少,凸显了需求疲弱的态势,成为打压铜价高位回落的主要基本面因素。短期来看,在市场需求前景仍不明朗,中国未来需求存在变数的背景下,铜价高位整固,小幅回落的格局还将延续。但中长期来看,铜价上行趋势已经确立,短暂整理过后,随着四季度全球经济复苏的加快,铜价有望再度飙升。
宏观面上,美国商务部26日公布,美国7月份新屋销量月比增长9.6%,折合成年率为433,000套,增幅达到2005年2月份以来最大。7月份耐久品定单月比增加4.9%,是自2007年7月以来的最大增幅。而中国26日称,正在研究限制钢铁、水泥和其他工业产能过剩的现象,增加了市场对决策者可能会使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
目前市场对铜价的看法也是众说风云,从流动性的角度看,多头看涨气氛依然较浓;从基本面来看,目前铜价似乎已经透支。从历史角度看,目前的铜价已经明显高于2006年和2007年的最低价,不管是从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还是铜市场消费情形看,都无法与前两年相提并论,所以,铜价脱离基本面的观点也是正确的。
但是随着铜价的走高,国内下游被动买铜行为也逐步提升。据了解,除了囤铜以外,现在国内下游消费也对高铜价渐渐适应并开始跟进买入,但与其说是主动采购,分析认识更愿意将其归结为在市场价格预期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的被动买入。而据BLOOMBERG提供的数字计算,进口铜亏损已有几个月之久,内外盘比价也处于套利盈利空间之外。但是,随着今年铜精矿加工成本的降低,国际铜精矿价格一路走高,国内企业直接进口精炼铜生产的成本显然要低得多,这就带动了精炼铜进口的增加。虽然国内生产将为进口铜提供部分消费支撑,但随着厂家采购矿石数量的减少,铜精矿价格也会受到打压,部分企业可能转而购买矿石,可能又会影响到精炼铜的进口比例,因此后市我国铜进口是否继续大幅增加尚有变数。
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铜进口需求继续大幅增长。其中,精炼铜、铜精矿7月进口同比继续增加231.79%和10.86%;废铜进口自今年年初以来环比一直呈上升态势,从1月份不足20万吨增至7月的44.8万吨。仅从精炼铜进口的角度,虽然7月的数字比6月的高峰下降了8万多吨,但从记者多方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国内消费情况总体还是趋于好转的。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