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股市走低,且由于市场对经济恢复可能停滞的担忧导致库存增加,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2日探底回升,尾盘小幅收低。LME指标三个月期铜收报每吨6,175美元,低于1日收盘时的6,200美元。盘中铜价一度触及6,025美元的盘中低点,也是8月21日以来的最低点。库存方面,LME铜库存2日增加了1%,至302,950吨。
过去的九周中,期铜走势与MSCI世界股指相同。该指数到目前是第三个交易日下跌,跌幅达1.1%。从盘面上看,全球主要股指回落打压了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从而导致铜价高位回落。因此,在市场进一步支撑出现前,铜价料将维持震荡调整格局。中长期内,因工业生产回升带动现实的消费增长预期仍然支撑价格,铜价强势形态还未破坏。且9月份逐步进入铜市消费旺季,旺季需求的复苏将推动铜价进一步回升。
消息面上,消息面上,印度矿业部周三表示,4-7月间,印度国有和私营矿业公司共计生产了221632吨铜,高于去年同期的193307吨。
宏观经济消息持续喜忧参半。美国8月制造业成长,18个多月来首月扩张。但美国建筑支出下滑0.2%,为2004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喜忧参半的经济数据无法驱散投资者对全球经济总体的忧虑。
综合来看,铜价乃至于大宗商品的上涨归根结底主要来自于全球宽松性货币政策所释放的大量流动性及由此而引发的避险与投机需求。目前随着全球经济数据的逐步好转和通胀预期的日渐增强,宽松性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问题已开始纳入各主要国家央行货币政策的视野。但鉴于全球经济目前复苏基础仍不稳固,政策的转变仍需等待经济运行态势进一步明朗以后才有可能实行。国外来看,美国消费者支出和就业形势仍未见有明显改善,“无就业复苏”持续性难以保障。因此,在全球需求未出现明显上升之前,货币政策紧缩的时间窗口就不会真正出现,包括铜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就很难在根本上受到威胁。
国内来看,经济复苏的持续性需依赖于政策主志需求向市场内生需求的顺利转变,政府在食品价格尤其是农产品价格的强大控制力也使得通胀压力在年内难以大幅显现。
未来铜市基本面因进入9月旺季,现货方面仍然存在支撑因素。不过结合周边市场情况,铜价在重要的技术压力位,可能季节性高点已现,后市转向季节性回落。由于本次经济背景与去年完全不同,是在经济回升和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因此,当前对铜价的回落也并不过分悲观,定义为季节性的回落。只不过,本来预期9月旺季铜价会在高位维持一段时间,但以国内意外大幅收紧信贷为契机,令回落的时间提前。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