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隔夜伦铜探底回落影响,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9月14日低开后,低位震荡,盘中交投较为活跃,主力合约小幅缩量增仓。沪铜主力912合约早盘以47,490元/吨开盘,尾盘收至47,610元/吨,下跌2,040元/吨;现货909合约尾市报收于47,500元/吨,下跌2,260元/吨。
盘面上看,近期国内外铜价呈现冲高回落行情,市场对高位铜价的恐慌心理和铜市自身基本面的疲弱制约了铜价的上行动能,但周边市场走势对铜价有一定的利多影响。因此,短线来看,随着美元刺激效应减退,铜市逐步回归自身基本面,短期铜价或将继续震荡回调。但中长期来看,铜价的未来走势预计仍将受到经济复苏预期的支撑,而美元的长线弱势和全球铜矿供应在未来年度的紧缺都将支撑铜价短暂调整后继续攀高。
国际金属价格面临压力的同时,国内的金属市场也不容乐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铜、铅和锌的产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从国内有色金属的产量数据来看,市场分析师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内金属供应将出现增加,而当前的消费还未能达到去年同期的水平,供应过剩的现象将再次出现,这将压制国内的金属价格。从供应角度来看,上周五,中国海关公布的8月份有色金属进口数据显示,铜、铝及相关产品进口量连续两个月下滑。中国进口的下降使国际金属价格失去重要的支撑,市场分析师估计短期内金属价格还会受到进口数据的压制。
与此同时,国内金属市场库存继续大幅增长也使得金属价格承压。近期有数据显示,上周五,LME铜库存再增加750吨,总量达到31.8325万吨。LME铜库存自7月初以来逐步增加,累计增加幅度已经高达25%;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上周也暴增10288吨至97396吨,为近两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库存增加充分显示了国内金属价格涨势脱离市场基本面的现状,从而拖累金属价格展开回调。
后期来看,麦格理银行周一称,估计未来数月,中国铜库存水平料下滑。该行在一份报告中称:“我们已经听说中国国内的铜消费商的原料库存已经重回更为适宜的水准,即相当于1-2周的消费量,而在2007年和2008年,他们的铜大约维持在相当于2-3天的消费量。”分析师称,估计上海期货交易所,保税仓库和终端消费商的铜库存在7月增加了400,000吨。“我们估计在过去的两个月内,中国的铜库存已经减少20-25%,至8月末的约300,000吨,其中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90,000吨,保税仓库铜库存80,000吨,消费商铜库存30,000-150,000吨。”该报告同时指出,估计第四季度,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增加趋势料停止,因未来2-3个月内,中国铜进口料放缓,且国内铜线制造商的需求将回升。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