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国领先经济指标第五个月上升,推动了期铜市场需求面预期,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21日探底回升,尾盘收复早盘跌势小幅收高。LME指标三个月期铜早盘一度跌至6,050美元,为9月2日来最低,但尾盘企稳回升,最终收报6,190美元,较18日收盘小幅上涨15美元。库存方面,LME铜库存继续维持回升态势。21日,LME铜库存增加1.3%,至331,825吨,是自5月22日以来的最高水平。自7月14日触及的2009年年内低位以来,LME铜库存已经增加29%。
盘面上看,近期公布的经济指标基本向好,都对未来铜市需求提供支撑。但库存的连续回升不仅打压了当前市场的乐观情绪,也暗示了未来铜市的复苏之路不会平坦。这都限制了短线铜价的上行空间。因此,在前期利多因素透支完、短线缺少支撑因素的背景下,铜价高位震荡格局还将延续。
消息面上,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周一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6月期间,全球铜市短缺292000吨,去年同期为短缺234000吨。国际铜业研究小组在最新的月度报告中指出,今年前6个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888.6万吨,消费量为917.8万吨。而全球矿山产能为771.2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748.1万吨。
从中国市场看,今年上半年,对中国经济维持强劲增长的乐观情绪和中国大量的精炼铜进口无疑是支撑铜价摆脱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颓势的关键因素。但近期来看,随着中国进口的放缓,市场的中国因素的炒作也大大降温。据一位交易员指出,尽管隔夜美国房屋开工的数据依然不错,但中国进口减少。内外盘库存上升和现货贴水扩大等因素同样令市场感到来自于需求端的压力。他表示,大家不知道旺季(下半年国内消费旺季一般从9月底开始)到来後,消费会不会有明显的回升,或者不敢确定,这将是决定后期铜价走向的关键。但经济回暖的大背景可能会限制铜价跌幅。
综合来看,分析师一直关注全球库存增加的利空因素,并认为中国的充足供应给沪铜带来不小的压力。上周,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突破10万吨大关,伦铜库存也延续小幅盘升的态势,并没有止步迹象,这足以说明短期全球铜真实需求可能并非是国际权威研究机构认为的短缺,而是相对充足,尤其是中国未来可能大幅减少进口,这对国际铜价是一个不小的利空因素。 因此,无论是伦铜,还是沪铜,在这样一个相对高位震荡如此之久,都经不起任何实质性利空的打击,而库存不断增加的利空因素一旦获得市场主流舆论认可,其杀伤力不可小视。当然,目前的形势仍然是多空交织,利多因素仍然支撑铜价,决定铜价走势的关键仍然看市场如何权衡各方面的因素。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