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铜22日早盘有所反弹,市场交投保持活跃。主力912合约在22日以48,850元/吨开盘,收至48,780元/吨,上涨410元/吨;现货910合约收于48,950元/吨,上涨420元/吨。
目前而言,形势仍然是多空交织,利多因素仍然支撑铜价,决定铜价走势的关键仍然看市场如何权衡利多利空因素。
外盘方面,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21日收盘涨跌互见,三个月期铜收复早盘跌势,因美国领先经济指标第五个月上升,推动了期铜市场需求面预期。
美国大企业联合会21日称,8月份美国领先经济指标上升0.6%。三个月期铜一度跌至6,050美元,为9月2日来最低,收报6,190美元,18日收报6,175美元。LME铜库存增加1.3%,至331,825吨,是自5月22日以来的最高水平。LME铜库存自7月14日触及的2009年年内低位以来已经增加29%。
市场在一直关注全球库存增加的利空因素,并认为中国的充足供应给沪铜带来不小压力。上周,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突破10万吨大关,伦铜库存也延续小幅盘升的态势,并没有止步迹象,这足以说明短期全球铜真实需求可能并非是国际权威研究机构认为的短缺,而是相对充足,尤其是中国未来可能大幅减少进口,这对国际铜价是一个不小的利空因素。 因此,无论是伦铜,还是沪铜,在这样一个相对高位震荡如此之久,都经不起任何实质性利空的打击,而库存不断增加的利空因素一旦获得市场主流舆论认可,其杀伤力不可小视。
外汇市场上,亚洲汇市22日早盘,美元守住涨幅,交易商仍寻求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和G20峰会等关键事件前对美元空头仓位锁定获利。
盘中交投预计淡静,因22日东京市场第二天休市,美元兑日元继大幅上扬后企稳,盘旋在92日元附近;欧元兑美元持稳于1.4684,交易商预计欧元22日将在1.4600-1.4700美元间波动。此外,市场缺乏重大消息和数据;投资者在美国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和G20峰会之前将持观望态度。由于风险承接意愿下降,主要货币料窄幅波动;而且日本、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市场闭市。
数据方面,有美国国际购物中心协会/高盛连锁店销售数据,Redbook指数,里奇蒙德联储调查报告,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消费者信心指数,为期两天的美国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开幕。
基本面消息,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在21日的月度报告中称,全球精炼铜市场6月份出现155,000吨的供给缺口,这主要是因中国铜进口量大的缘故。2009年上半年,铜市场供给缺口为290,000吨,2008年上半年供给缺口为234,000吨。
ICSG表示,经季调6月供给缺口为110,000吨。经季调,上半年供给缺口为50,000吨,上年同期为供给过剩4,000吨;2009年上半年世界精炼铜需求下滑0.6%;中国消费量增加47%,未能抵消世界其他地区需求下滑18%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世界精炼铜产量下滑1.3%,因废铜二次生产量下滑6.7%。上半年世界铜矿生产量增长3.1%,因印度尼西亚产量增长91%。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