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利多因素支撑期铜中期上涨趋势已确定

  近期上海期铜价格震荡走高,分析师认为,罢工因素及供应吃紧继续支撑铜价走高,同时美元弱势格局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较难改变,目前铜价中期上涨趋势已确定。

  综合媒体11月18日报道,近来,由于全球经济整体复苏态势日益明朗,市场看多气氛浓厚。美国劳工部本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截止到11月7日当周下降1.2万人至50.2万人,为1月3日以来的最低水平。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的4周移动平均值较此前一周下降4,500人至519,750人,创下2008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该数据表明美国国内经济状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另外美元的疲弱也对铜价的上涨形成了一定的支撑,因美元走软促使投资者纷纷购入商品避险以求对冲其他资产贬值。从走势看,美元短期内很难结束弱势格局,其对铜价的支撑已经从近两日的行情上表现了出来。

  机构也对未来的铜价上涨抱有很大的忧虑,在2009年中国国际铜业论坛暨国际铜研究组“中国铜市场研讨会”上,有关业内企业指出,经过一年激增之后明年国内精炼铜进口或将从顶峰下滑。研究机构预期,国内整体铜库存将在年底达到163万吨,四季度还有43万吨的库存上升空间。MF Global的分析师Edward Meir在客户报告中称,中国国内产量及库存上升“理应引发对铜短期过剩的忧虑。”在库存持续高企的阴影下,铜价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加重人们观望情绪,可以预测当前铜市面临较大回调压力,但是总体上涨趋势却没有改变。

  中国国家统计局本月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国精炼铜(铜)产量达39.93万吨,同比增长28.4%。主要原因应是基础建设的增长推高了对铜的需求,2009年前10个月中国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投资2,338亿元。另外进出口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说明中国国内的铜需求量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强劲。由于国内铜生产企业扩大产量替代了进口量,所以导致进口铜出现了减少。通过海关公布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这部分变化,10月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为26.3万吨,比9月减少13.6万吨;同月废铜进口量为26万吨,比9月份减少15万吨。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下一阶段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妥善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预计央行这一政策将利好于铜价上行。

  现货铜本月跟随国内期价振荡整理,基本围绕50,500至50,950元/吨展开,平水铜维持在贴水100至升水50左右,升水铜维持在平水至升水150左右。来自业内调查显示,贸易商虽然对当前成交清淡的局面并不乐观,但对铜后市基本上持看多观点,对铜价未来充满信心。

  据上海地区贸易商反映,上周江铜最高报升水180,上冶铜也报升水70至80,但还是能卖出去,湿法铜贴水仅50左右。当谈及对库存持续增多的忧虑,他们认为,库存问题现已沦为次要,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肯定经济已经在复苏中,良好的势头是明显的,铜价一定是会向上走的。

  回顾2009年铜期货行情,可以看出铜价与历史年份的月度走势具有很大相似性,即季节性特征明显,这种走势规律可以相关性统计分析证明。我们选择上期所沪铜连续合约,以收盘价作为分析的基础,统计了从2006年以来的数据,发现铜的走势整体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最近几年中,5月份往往是一年中的高点,这种规律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都未能打破,说明了铜的规律性走势与基本面有很大的关联性。对于2009年的铜价上涨的基础,更多的投资者认为是中国需求,而中国需求给铜价带来的支撑是建立在周期性走势基础之上的。

  从近期来看,铜价将继续受到罢工因素的支撑,因供应吃紧而走高。美元弱势格局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较难改变,料将对铜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由于近期美元指数短线见底,有望出现一波回调行情,铜价会因此受到影响,但其中期上涨趋势确定,LME三个月期铜后市将会测试7,200至7,300美元/吨一线的阻力。

(责任编辑:麦兜)

标签:2006年 2008年 2009年 80 LME 产量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