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元上涨、库存增加,但新投资资金为市场提供了支撑,上海期铜18日早盘震荡整理,市场交投较为活跃。主力1002合约在18日以53,570元/吨开盘,收至53,470元/吨,上涨70元/吨;现货912合约收于52,950元/吨,下跌50元/吨。
盘面上看,近期铜价一直受美元和库存的影响。不过,短期的供应状况也对铜价走势产生同样程度的影响。短期来看,西方国家经济状况的改善以及亚太地区的需求反弹使得铜市供应略显紧张,这支撑了铜价维持高位高探的走势。而近期智利的铜矿工人罢工进一步为市场提供了支撑。因此,预计铜价短线还将维持高位盘整格局,并有进一步上行试探的可能。
外盘方面,伦敦期货交易所(LME)3个月期期铜18日亚洲电子盘大幅上涨,一度刷新09年最高纪录。驻悉尼交易员称,“在美元疲软背景下,期铜将持续上涨。要想打破大宗商品的涨势,美元需呈现持续不断的升值态势,然而这在短期内不大可能发生。”截至北京时间11:30左右,LME3个月期期铜报6,875美元/吨,较17日Kerb时段上涨50美元,为08年9月26日以来最高。
中国国家统计局本月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国精炼铜(铜)产量达39.93万吨,同比增长28.4%。主要原因应是基础建设的增长推高了对铜的需求,2009年前10个月中国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投资2,338亿元。另外进出口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说明中国国内的铜需求量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强劲。由于国内铜生产企业扩大产量替代了进口量,所以导致进口铜出现了减少。通过海关公布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这部分变化,10月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为26.3万吨,比9月减少13.6万吨;同月废铜进口量为26万吨,比9月份减少15万吨。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下一阶段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妥善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预计央行这一政策将利好于铜价上行。
回顾上年,金属需求集中行业如制造业及房屋建筑领域在全球经济滑坡中受到巨大冲击,促使制造商和建筑师削减供应,以应对需求恶化的情势。T & K Futures and Options Inc的总裁Michael K. Smith称:“如果不清楚未来的状况,我们不会持有大量库存。这会花费仓储、保险及利息等费用。”这种情况导致库存骤降,令美国在2009年开始回补库存。
此外,近期的宏观数据增强了经济前景的明朗程度。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10月制造业指数升至55.7,连续三个月上升,同时,工业产出增幅为0.7%,营建支出及新屋开工均上涨,为市场增添正面人气。一位纽约的金属交易商表示:“我认为总体经济仍将处于好转阶段,由于美元疲弱,就是仅为应对价格上涨,人们也将会保持库存。”BMO Nesbitt Burns的全球商品策略师Bart Melek预计美国的金属需求,特别是铜需求,将随着政府刺激措施效应的显露而出现持续改善。他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美国用于经济刺激计划的7,870亿美元的资金迄今只用去了20-25%,在2010财年结束前,预计会支出更多的刺激资金,其最大的影响力可能在今年第四季至明年第二季显现。”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