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11月20日期铝午评:上调生产成本 沪铝借势走强

  沪铝11月20日早盘冲高回落,主力1002合约早盘以15,600元/吨开盘,上午收至15,615元/吨,上涨60元/吨;现货0912合约收于15,250元/吨,上涨45元/吨。

  走势来看,电价上调将推高电解铝生产成本,但较大库存及产能恢复将压制铝价,后市铝价或将维持震荡格局。

  外盘方面,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金属19日收盘全线下跌,三个月期铝收盘从2,065美元下跌至2,031美元。因美元从近期低位反弹,市场对基本面疲软的前提下价格上涨过度的担忧加剧。表现好坏不一的美国经济数据以及芯片制造业评级的下调使市场广泛承压,并加剧了市场经济前景的担忧。大企业联合会称11月领先经济指标的上升幅度低于预期,而费城联储称其11月份商业活动指数上升至两年以来的高位。

  宏观方面,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年内改变可能已经很小进入四季度以后,最让市场牵挂可能就是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否会转向,尤其是美联储、欧洲央行货币政策。10月份澳洲、挪威两国央行先后宣布加息,而11月4号澳洲央行再度加息表明其已经义无反顾进入加息周期了。不过,近日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先后做出了维持原有低利率水平不变的决定,这意味着世界范围内总体上依然维持着宽松货币政策环境,而且在年内这种政策环境改变已经不大。这首先取决于美国方面态度。奥巴马政府力图推动经济转型,促使投资和出口在美国经济中发挥更大带动作用,弱势美元正是其良好推进器。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具有向外输出和避险的功能,因此美国在短期内出现通胀的几率很小,美联储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不加息。如果美国不加息,那么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的欧洲、日本包括中国都难以加息,否则等于货币自动贬值,会严重损害出口产品竞争力,但这样以来通胀威胁又不断加大,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考虑到现在各国政府最看重的依然是复苏经济减少失业,全球宽松货币环境在中期内仍将持续下去,通胀预期会越来越强烈。

  基本面上,11月20日乌克兰2009年1-9月出口原铝53,487吨,较08年同期下滑40.4%。铝出口额为7,991万美元,较08年同期下滑67.7%。乌克兰铝的最大进口国是土耳其,进口29,568吨,日本进口6,434吨,英国进口5,612吨,斯洛伐克进口2,977吨,俄罗斯进口622吨。乌克兰在2009年1-9月进口4,940吨铝,较08年同期增长13%。乌克兰唯一的铝生产商是Zaporozhsky铝冶炼厂,该厂拥有年产能100,000吨。

  国内方面,国家发改委11月19日消息,自11月20日起全国非民用电价每度平均提高2.8分钱,对于受电价影响最大的电解铝行业来说,销售电价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到电解铝的生产成本。据了解,电解铝的吨生产耗电14,500度,即电价每上涨1分钱,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将上涨140元。也就是说,2.8分的涨价,将造成电解铝成本上涨近400元/吨。各省电价调整具体方案尚未公布,目前还不能确定各地电解铝厂商所受到的具体影响究竟有多大。目前国内的电解铝生产成本在13,500元/吨左右,电价上涨推升了生产成本,成本因素将有可能短期支撑铝价。

  然而,铝价是否会因电价上涨而继续上扬,行业人士则表现得比较谨慎。目前全国已开工运转的电解铝总产能在1,500万吨左右,随着铝价在15,000元/吨上方的稳定,将有更多的产能投入市场。中国铝业预计,2009年年底前全国将有1,800万吨的电解铝产能在产运行,恢复到金融危机前国内电解铝的总运转产能水平。世界金属统计局称,2009年1-9月全球铝市场供应过剩141.6万吨,2008年同期过剩量则为97.7万吨。而伦敦、上海持续偏高的铝库存,将成为抑制铝价上涨最大压力。

(责任编辑:麦兜)

标签:2008年 2009年 80 LME 不能 产品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