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价上调支持成本上升影响,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铝11月20日高开高走,冲高后尾盘略有回落。盘中市场交投较为活跃,主力合约小幅放量增仓。沪铝主力1002合约早盘以15,600元/吨开盘,尾盘收至15,650元/吨,较11月19日结算价上涨95元/吨;现货0912合约尾市报收于15,240吨,较11月19日结算价上涨35元/吨。
盘面上看,短期来看,电价上调的消息对国内铝市支撑作用明显,已经支撑铝价连续走出三连阳。因此,短期在电力成本因素的作用下,铝价短线上探的走势或将延续。但从今日铝价冲高回落的走势上看,目前铝市基本面依旧过剩,这压制铝价的上行空间。
消息面上,韩国政府采购机构周四称,韩国在结束2009年采购计划前,将在今年年底前再次招标采购至少5,000吨铝锭。截至10月,PPS的买进活动正常,但在11月时停止采购。该协会一消息人士称,“我们将在年底前至少进行一次招标,买入5,000-6,000吨铝。”在10月26日最近的一次招标中,该机构从LG International买入了3,000吨铝,价格较LME现货价格每吨升水119美元,包括成本、保险和运费,另外2,000吨从必和必拓买入,价格为升水115美元,船期均为12月30日。PPS高层人士表示,该机构已经确保包括铝、锌和铜等基本金属的供应充足,目前正着手明年的计划,料于1月进行招标采购至多1,000吨锌。
国内方面,近期国内铝市炒作最多的消息莫过于电价上调和电解铝成本增加。自本月20日起全国非民用电价每度平均提高2.8分钱,对于受电价影响最大的电解铝行业来说,销售电价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到电解铝的生产成本。据了解,电解铝的吨生产耗电14500度,即电价每上涨1分钱,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将上涨140元。也就是说,2.8分的涨价,将造成电解铝成本上涨近400元/吨。这也成为支撑国内铝价近期连续脱离前期低迷走势,震荡上扬的主动力。
但是铝市的过剩压力依然没有缓解,这抵消一部分成本上升带来的做多动力。根据国内券商的追踪资料,目前全国已开工运转的电解铝总产能在1500万吨左右,随着铝价在15000元/吨上方的稳定,将有更多的产能投入市场。中国铝业曾在其三季度业绩通气会上预计,今年年底前全国将有1800万吨的电解铝产能在产运行,恢复到金融危机前国内电解铝的总运转产能水平。而伦敦、上海持续偏高的铝库存,将成为抑制铝价上涨的最大压力。
需求方面,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新闻稿,1-10月公司整车销量达218.8万辆,同比增长51%,成为国内首家销量突破两百万辆的汽车企业。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2009年全年国产汽车销量有可能突破1,300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有望突破800万辆,商用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