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湘财祈年:金属将面临震荡回调

  国内原铝产能尽管偏高,但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铝材需求增长速度更快,导致原料供应开始出现局部短缺,需要通过进口来补充短期缺口。从近2年铝材消费的发展趋势看,作为节能环保的铝的用途正在不断加大,导致铝锭需求保持旺盛态势,推动铝价从底部稳定攀升。未来,随着经济转暖,这种铝材消费量超过铝锭产量的趋势还会继续,对铝产业将构成长期利好。

  一、行情评述

  消息面:高盛 JBWere 上调基本金属价格预估。高盛 JBWere 称,未来 12 个月,铝、镍及锌基本面一点也不引人注目。GSJBW 将2010 年铜价提高至每磅3.10 美元,较之前的预估上涨 10美分。大宗商品价格预估未变,2010-11年度炼焦煤合约价格预期为每吨180美元,较目前的基准价格上涨39%;热煤价格为每吨80美元,较目前的合约价格高14%;铁矿石价格为每吨 116.40 美元,较 2009-10 合约年度价格上涨 20%。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23 日称,全球8月精炼铜市场供应过剩150,000吨,因中国及欧盟表观需求下降。今年前8个月,铜市供应短缺32,000吨。 ICSG上个月报告称,1-7月铜市供应短缺186,000吨。1-8月全球铜需求较去年同期萎缩1.5%。中国需求强劲增长,涨幅为45%,不足以抵消全球其它国家铜需求19%或170万吨的跌幅。中国今年铜进口量创纪录高位,2009年前8个月表观使用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50万吨。

  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 美国10月新屋销售较上月增长6.2%,年率为43万户,预估为41万户。9 月修订後为 40.5 万户。路透/美国密西根大学 11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 67.4,预估为67.0.10月终值为70.6。

  观点:金属将面临震荡回调。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我国股市快速回落,引发商品市场连动下滑;其次;迪拜发生资不抵债时间,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普遍回落;最后;金属冲击新高未果,短期震荡回调成为主基调。

  二、铝基本面仍对铝价构成支撑

  在中国铝产量创出历史新高之时,市场上铝过剩言论又开始出现,压缩产能,行业准入规则被反复炒作。实际情况则截然相反,我国国内需求量确实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并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式的普遍好转,内外需求迅速扩张,对未来铝市场仍构成正面支撑,中国铝过剩的历史现象可能将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供需呈现紧平衡的现状。 1、终端铝需求量迅速增长

  从进出口量看,我国近些年电解铝都是以净出口为主,04-09 年间,每年净出口量平均为120万吨/年,造成国内铝净出口的最主要原因是国内产能过剩。06-08年我国铝产能过剩

  量约为 200 万吨/年,这部分过剩产能主要通过出口来消化过剩,造成国内企业长期维持低利润运营的局面。

  时光流转,随着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终端消费需求出现持续高速增长势头,导致我国铝供应过剩的局面正在发生悄然转变。今年3-9月我国铝行业均呈现出连续月度净进口的格局,以补充国内出现的短缺。与此同时,国内铝企业满负荷生产,产量屡创历史新高,这些增加的供应量主要满足国内终端需求的高速增长。

  作为铝的终端消费品—铝材,其产量在近期也屡创历史新高,1-10月我国铝材产量增速

  达到 29.4%,超过原铝产量增速 17%。因此,需求增速快过供应增速,是国内铝出现短期缺口的最主要原因,国内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有实际需求支撑,不会引发供应过剩。

  2、 供需比例关系逆转

  过去数年,我国铝供应长期表现为供应大于需求的过剩局面。根据2006-2008年统计数据,我国铝供应每年保持200万吨左右过剩产能,这部分产能多以出口、原料积压或产品库存形式出现。

  今年以来,我国铝开始出现供给不足,这其中除了年初国内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因素以外,整体需求增长对产业链的拉动开始出现。

  我国铝产业链中,进口原料占我国铝总产量比值一直保持在60%左右的水平。今年以来,由于铝价走高,国内企业开始满负荷运作。到了 10 月份,国内氧化铝、原铝产量均创出历史新高,产能利用率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进口原料占铝产量比值反而降低到40%的水平,低于历年的平均水平60%,资源过度利用现象开始出现。近期国内不断出现的煤矿事故说明,供给不足,过度开发问题严重。

  由于整体需求增长,使得铝供应仅能满足终端消费的92%,国内铝供应仍存在短缺现象,短期缺口并不大,靠进口可以弥补不足,但未来缺口大小取决与国内企业未来的产量和终端消费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若终端增速持续保持高于供应增速,则短缺现象仍将持续,若终端消费开始下降,供应仍保持高速增长,则过剩现象又将抬头。

  从国内铝库存看,近期国内库存维持历史相对低位水平,并未因产能重启,产量偏大而

  3、中国氧化铝产量创出历史新高

  作为原铝的原材料氧化铝,其产量也创出历史新高。我国氧化铝产量10月达241万吨,月度同比增速达到15.1%。1-10月累计氧化铝产量1901万吨,同比减少2%,从氧化铝和原铝的累计降幅比较看,氧化铝累计降幅小于铝锭降幅。氧化铝产量降幅小于铝产量降幅的原因是,在经济恢复增长之时,终端消费对经济的反映更迅速,铝材产量增速最迅猛。正是由于终端消费快速增长后,开始拉动上游原料供应随之快速增长,可见铝产业链中需求导向的特征更加突出。而在原料供应环节上,氧化铝生产所需周期相对较短,产量恢复速度要快于原铝产量恢复速度。

  4、中国铝进口保持旺盛态势

  受国内铝材消费爆发性增长的影响,国内铝短缺十分突出,进口开始快速增长。这种现象自今年3月份起十分突出,同时出口铝持续下降。进入到6月后,我国铝产量开始恢复,出口步伐得以重新启动,但总体看,目前国内短缺仍是主要特征,而且,短期内这种短缺的趋势仍难以扭转,进口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依然存在。

  5、未来影响因素

  我国铝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建筑和交通运输行业,二者累计消费占我国铝消费总量的 51%。而这两大领域恰恰是我国当前投资最为集中的领域,是国家拉动内需计划的主要受益者。

  随着国内经济总体转暖,国内相关电器、机械、包装等用铝领域也开始增加铝消费量,导致铝需求呈现出整体扩大的态势。由于国内GDP近些年增长较快,基数较大,需求扩大后累计的效应也超过我们原先的预期,这种现象在我国钢铁行业 2000 年时曾出现过,当时国内普遍预计国内钢材产能过剩,但历史的发展说明,随着经济的成长,过剩是个相对概念。这就提醒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铝消费,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未来消费潜力还很大,很难用历史的静止的数据来预测未来需求。

  因此,在外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条件下,预计我国铝的需求量还有增长空间,需求增长的速度取决与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铝新的应用领域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不断开发。

  三、资金技术分析

  本周,沪铝价格出现突破回撤形态。纵观今年来铝价走势,铝价仍受到长期支撑线支撑,下方支撑线在15400元,只要15400元支撑有效,则涨势依然维持。

  操作上注意铝的节奏,铝往往爆发周期较短,震荡时间相对偏长,因此,高位不宜追涨,待价格回落稳定后,采取低价买入策略更佳。

  四、操作建议

  铜:强势震荡,短空交易为主。

  铝:15400附近建多单,止损15200元。

  锌:观望。

(责任编辑:麦兜)

标签:2008年 2009年 2010 80 产品 产能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