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五矿海勤12月铝月报:多重因素推高铝价盘整上行大势所趋

  内容摘要

  前国内期货市场铝价15500元距离15150元成本线不到20%,而铜与锌价格都超过成本价格近50%,沪铝依然保持着相当的补涨空间。

  库存方面:我们并不必过于担心不断创下新高的国内铝库存;国内铝库存与期货铝价一直保持着同步向上的步伐;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铝消费处于旺盛状况,全球铝价的长期趋势就是上涨,在一定的库存量以内,中国库存不断增加表明国内需求的强劲。

  本面方面,有色金属中短期我们依然认为铝是基本金属中基本面相对较差的品种之一,但是这并不表示铝在任何时候都会比其他金属差,在全球资金充裕,而其他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后,铝凭借其低风险,需求弹性大等特性很有可能引来部分炒作资金的流入,货币因素依然支撑金属价格的上涨;由于全球主要国家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的持续,全球的流动性依然充裕,同时考虑到美元过供应以及作为基础货币地位受到威胁,贬值继续,这都量使得基本金属短期内依然值得看好。

  一 行情回顾

  11月份以来,伴随着北方较往年提前降雪天气因素,电价水价天然气等一系列能源价格上涨推动市场对于通货膨胀预期升温因素影响,一些列宏观数据如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3.5%好于预期3.2%,国内外期铝价均在经历了月初盘整上升的状况后,出现一定程度的价格重心上移过程,尤其进入11月下旬来不断创下2009年反弹行情的高点,月末受到中东地区债务危机引发的市场的恐慌性因素影响,LME铝市与沪铝市场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

  国际市场中,伦铝在美元指数不断创下年内新低的刺激下,出现了一波上涨行情,价格重心再次回归至2000美元上方;伦铝3月期铝价格11月初开盘于1906.5美元,最高上扬至2096.1美元,最低跌至1882美元低位。截至11月30日,伦铝价格报收于2065美元,较10月底价格上涨161美元,涨幅为8.46%。

  国内期货市场中,沪铝在宏观面继续转好以及外围伦铝持续上涨及国内有色金属交易品种上涨带动下,沪铝价格不断创下年内新高,震荡重心在经历了2008年经济危机一年后再次回到15000元上方,沪铝期铝价格指数11月初开盘于15054元,最高上扬至15846元,最低跌至15053元低位。截至11月30日,期货市场沪铝指数价格报收于15604元,较10月底价格上涨388元,涨幅为2.55%。

  不过从整个沪铝市场十一月份的成交量与持仓量来说,相对于十月份持仓量与成交量大起大落,沪铝的成交整体偏于稳定,市场整体趋于做多思维;成交量较十月份上涨27.1万手至170万手,持仓量微减0.9万至24.8万,沪铝的关注程度较有色金属其它两种品种,铜,锌受市场关注度依然较为清淡。

  源引至上海金属网《11月铝现货市场报告》报道,上海地区现货铝价在14820元/吨 - 15180元/吨之间震荡,现货市场中铝价受到各国经济回暖、美元贬值、原油上涨等因素支撑,但是对于需求的忧虑以及产能过剩的压制,铝价的涨幅不大,一定程度上是跟随现货铜价被动跟涨。上海地区现货市场中,虽然下游厂家接货依然谨慎,不过市场逐步接受15100元/吨现货铝价,买盘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受到现货铝价对于期货铝价贴水依然处于阶段性历史高位的因素,贸易商出货意愿有限,整体市况成交较为清淡。

  现货市场中,10月份的工业用电价上调2.8分钱也相对应的对现货铝价造成了一定冲击;由于在电解铝的过程中需要耗损大量的电力。按照吨铝耗电14500度交流电耗计算,电解铝成本将上涨400元/吨,按照现货15000元/吨计算,电解铝公司依然处于盈利状态,但是由于考虑到电解铝行业处于充分竞争的行业,在全行业都盈利的条件下,且供需过剩的背景下,成本上涨对于铝价的推动作用有限。

  二 基本面分析

  原铝供需状况

  国际铝业协会(IAI)最新公布,09年1-10月份除中国外全球原铝产量为195.06万吨,同比减少9.02%,减少幅度较1-9月份的8.93%变化幅度不为明显;10月份单月产量为196.6万吨,环比9月份产量大幅增加;从日均产量上看,世界原铝产量连续第三个月出现微幅增加状态,在8月份日均产量为6.31万吨,年内首次止住了连续6个月的跌势后,10月原铝日均产量微涨0.02万吨至6.34万吨。

  国内原铝10月份增加产量明显强于外围原铝市场,中国10月份原铝的产量依然继续保持着强劲增长的势头,目前原铝产量已经是连续六个月的环比上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原铝10月产量为126万吨,较9月份120.72万吨,环比保持了4.3%的增幅,同时自2008年年底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原铝单月产量继9月份首次突破120万吨后,10月份原铝常量再次站于120万吨上方。产量的进一步放大的最为直接的因素继续受到为在前期市场铝价不断上行刺激下,中国铝行业闲置产能的重启;伴随着期货现货市场铝价的节节高升,铝冶炼加工企业保持利润已经成为必然,这就决定了后市铝产量有望进一步创下新高。

  据中国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进口原铝2.59万吨,较9月份11.7万吨的进口量,环比8大减9.11万吨,但较2008年同期相比仍增长了148.79%;同时1-10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原铝139.69万吨,同比增长幅度为1273.51%。

  反观我国的原铝出口量却愈发低迷,09年1-10月出口总计为15106吨,同比减少79.03%;其中10月份出口3175吨,较9月份2255吨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迹象。

  综上所述,通过结合国际铝业协会IAI最新公布的1-10月份除中国在外世界原铝1950.6万吨的产量,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1-10月份原铝产量为1027.06万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原铝产量占到全球产量比重约为34.49%,较上9月份占比33%略有提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闲置产能释放对于市场的冲击。

  在铝进出口方面,11月份,沪铝与伦铝的比价基本处于一个止跌企稳的状态,截至至11月底,沪铝与伦铝比价基本位于7.59 - 8这一窄幅区间震荡,均位于进口盈亏平衡点8一线的下方,这就致使原铝的进口处于比较不利的状态,国内外铝市套利交易依然较难展开。

  上下游行业基本状况

  下游的需求变化进一步拉高市场对铝上游产品氧化铝的需求,国内氧化铝的产量进一步有所增长,10月份中国氧化铝产量为241.74万吨,创下近两年来氧化铝产量的新高,较9月份的产量大涨9.3%,1-10月份累计总产量为1901.76万吨,同比减少2.0%,但是较1-8月份减少6.6%,1-9月份减少4.9%来说,总产量降幅进一步收窄。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 1-10月份,中国共进口氧化铝451.1万吨,同比增加了19.54%,10月份氧化铝进口量较9月的46.07万吨有所减少,为41.11万吨,但是同比2008年10月份增长依然强劲,涨幅为59%。

  因此我们推算前10个月中国氧化铝供应过剩达到343.6635万吨,较1-10月份预估过剩总体供应量297.56万吨,1-10月估算过剩262.83万吨来说,过剩水平继续有所放大。

  不过目前来说正在重新复产的冶炼企业开始囤积氧化铝以供复产需要;在原铝企业不断复产的情形下,对于氧化导铝的需求必将逐渐增加,潜在需求的旺盛也必将致氧化铝价格提升预期的出现。

  作为中国铝行业的旗子,中国铝业在原有基础上的2400元/吨提升至2700元/吨。在这种氧化铝,原铝产量过剩的背景下,中铝氧化铝提价而原铝压制价格的做法有种利用价格手段打击高成本铝厂的意味。

  我们初略测算,以2700元/吨氧化铝,在工业用电上调2分钱后0.42元/度电价以及2800元/吨碳阳极计算,电解铝的现金生产成本应该保持在14000元/吨,再加上企业的三费(财务管理 销售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费,铝价需要15150元/吨这样才能够达到盈亏平衡。

  铝消耗重点行业分析

  作为用铝大户的两个行业:房地产和汽车行业,一直以来对铝的产量,价格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房地产行业

  商品房成交回暖带动了整个行业稳步回升,前10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6..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8.40%;同时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受到十月份十一长假因素影响,有所下降,不过依然保持着2009年来的月度阶段性高位,10月份全国新开工面积达到0.82亿平方米,较9月份的1.01亿平方米,有所下降;同时累计新开工面积达到8.14亿平方米,同比去年1-10月份在经历了前9个月的负增长后2009年年内首次出现大幅正增长,同比增幅为3.30%。

  我们认为由于08年下半年房地产新开工持续负增长,大量房地产项目停工,多个城市可售房源在09年增加有限,而火爆的市场成交造成可售房源持续减少,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供求不平衡,这种供求关系很难在4季度得到扭转,开发商6月份之后复工项目可能到明年1季度才能形成有效供给;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些新开工项目施工高潮应在第二、第三年,因此这些项目后继建设规模很大,这也就决定了今年第4季度新屋开工面积必将为必将为铝的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作为铝消费的预期指标之一的国房景气指数,从2008年9月份跌破景气100以来的12个月又重新回到景气100之上,截至2009年10月,国房景气指数从3月份的最低值94.74继续回升,连续3个月收于100之上,10月份为102.03;我们相信随着前期销售面积不停的转化为实际的开工面积,一定程度上会加速对于包括铝在内相关金属的需求。

  不过中长期来看,火热的房地产行情中依然存在着一丝隐患: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09年上半年火热增长势头后,不断推高的房地产价格开始引发市场担忧;本轮房地产行情与国家在本伦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决策有着必然联系;各地畸高的房价与相对较低的收入水平已经在市场上导致了资产泡沫的出现。

  汽车行业

  作为中国现阶段拉动内需的重要工具,汽车行业日益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国政府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制定了一系列刺激汽车行业的政策,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

  2009年10月份,我国的汽车产销量较9月份汽车产量136.2万辆有所回落至126.05万辆,但是依然处于历史产量第二高位。1-10月份合计总产量达到1087.32万辆,同比增幅高达36.23%;中国汽车产量进入1000万辆生产大国。

  产量的增加也是伴随着同期销售量的增长,1-10月份我国汽车销售数量为1089.14万辆,同比增长了37.71%,10月份的销量也创下了2009年来的历史以来的第二高位为133.14万辆。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汽车的销售数量比汽车产量多出1.82万量,这主要是因为2009年年初期汽车工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部分企业减产所致,随着汽车行业供销两旺的局面出现,这一现象将在2009年底得以根本性解决。

  我们坚信这种产销两旺的局面以及市场对于推崇节能环保轻型汽车的需求必将刺激对金属铝的需求,从而为铝价提供有力的价格支撑。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国家刺激汽车消费政

  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存在着今年年底到期后退出市场的不确定性,粗略估算平均一辆汽车通过购置税减免可以带来约为4000元/辆的减少;但是我们不排除在年底之前,正是由于这种未来政策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推动汽车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因为很多消费者需要在此项政策退出之前,购置新车。不过鉴于当前经济复苏正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汽车拉动内需增长在中国仅仅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坚信国家从发展宏观经济的大局出现,必将将汽车相关优惠保持下去,至少在外围经济环境并无大的好转情形下。

  三 其他潜在因素影响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基调基本确立的前提下,对于铝价抛开供需面来说存在几点值得关注:库存因素,美元价格走势以及刺激本轮经济增长的宽松货币与财政政策引发的通货膨胀预期值得关注。

  库存出现减少迹象 沪铝库存依然处于高位

  11月份LME铝锭库存基本上处于历史性阶段高位震荡调整状态中运行;截至11月30日,伦敦铝锭库存位于459.94万吨,总体上比10月底增加了7万多吨。

  截至11月27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铝库存也是连续多周上涨,目前总量为27.04万吨,较11月底25.7万吨,再次创出历史新高,我们认为库存的上升主要因素源自中国铝企业的不断开工复产行为,因为中国市场中基本面的需求至少来说现阶段是火爆的;同时要考虑到中国市场中铝产量占到30%的世界产量,而中国原铝库存也仅仅是LME铝库存的6%。

  同时,通过历史数据上观察,库存高企并不会延缓价格上涨的时点,早在1993年,前苏联解体导致铝锭大量流向西方国家,阿姆斯特丹港口的铝锭库存大幅增加,但是随后世界经济的复苏发展,铝价却与库存出现了同期反转。图16也体现出国内铝库存与期货铝价一直保持着同步向上的步伐。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铝消费处于旺盛状况,全球铝价的长期趋势就是上涨,在一定的库存量以内,中国库存不断增加表明国内需求的强劲。

  美元价格走势对于铝价的影响

  11月份美元指数未改前期弱势状况,月底虽然受到迪拜债务危机因素使得美国股市及欧洲股市受到一定程度冲击,避险资金流向美元促使美元出现短暂反弹后,不过由于美国政府依然奉行着高赤字的财政政策,全国医疗改革资金短缺严重,以及通过再次扩大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点的政策来说,美元走弱已成必然;技术图形上观察,美元依然受到各条均线系统强力压制;这点来说,国际上以美元计价的铝价也必然受到强力支撑,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点,美元距离历史性低位70关口空间有限,投资者依托美元刺激伦铝价格大涨的可能性已经出现疲软迹象。

  2. 中国财政与货币政策以及通货膨胀预期影响

  财政与货币政策:

  截至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8.62万亿元,同比保持了29.42%的增速,环比增加0.12%。狭义货币供应量余额(M1)为20.75万亿,同比增速32.03%,环比 2.53%。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57%,同比增长14.09%,1-10月份净投放现金1511亿元,同比多投放314亿元;M1增长势头高于M0,M2,表明经济活跃度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依然处于一个充裕的状况之中。在资金充裕的市场中,资本市场也就必然处于相对充裕的状况,也也就决定了中国的股票市场,期货市场不差钱。

  截至10月末,银行数据显示市场资金有所回笼,10月份新增人民币信贷2530亿元,明显低于先前预期的3000亿元。这主要受到接近年末,各家商业银行基本上已经超额完成2009年的信贷任务,同时为了控制风险,一定程度上提高风险准备金所致;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这种负面消息的影响也仅仅是局部性心理因素的影响;中国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依然需要时日,暂时性的回笼货币也正是为了来年继续宽松货币政策打下基础。

  通货膨胀预期:

  10月份以来,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同比降幅继续迅速收窄,环比上升趋势有所放缓,由于受到10月份国家发改委日前上调全国非民用电价,以及原油价格,水价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价格,我们预计未来CPI依然存在上调空间;但是由于受到在CPI的八类构成中,电价所占比重小,而且此番电力调价仅仅适用于非居民用电部分,因此,CPI图18中观察升幅空间有限;但是作为工业产品价格指数PPI来说,受到工业用电价格上调将导致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因素影响,PPI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拉升。

  在依然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范围下,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势必将成本转嫁给下游消费者,CPI后市转正走强也仅仅是时间问题;CPI的转正势必会加强避险资金进入有色金属,房地产,黄金等行业寻求机会,从而为铝价的上行继续提供依托。

  四 后市展望

  有色金属中短期我们依然认为铝是基本金属中基本面相对较差的品种之一,但是这并不表示铝在任何时候都会比其他金属差,在全球资金充裕,而其他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后,铝凭借其低风险,需求弹性大等特性很有可能引来部分炒作资金的流入,货币因素依然支撑金属价格的上涨;由于全球主要国家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的持续,全球的流动性依然充裕,同时考虑到美元过量供应以及作为基础货币地位受到威胁,贬值继续,这都使得基本金属短期内依然值得看好。目前国内期货市场铝价15500元距离15150元成本线不到20%,而铜与锌价格都超过成本价格近50%,沪铝的上行空间依然存在。

  盘面上来说,沪铝图表技术走势显示,今年前四个阶梯形成的过程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是一个上遇阻力、下寻支撑的过程,是盘整图形形态由雏形到形成的过程,是短期均线由发散到粘合的过程。盘整-破位-再盘整-再破位,循环往复,伴随消费增加和经济回升的预期,铜锌价格已然进入到2006-2008年度的历史高位,现正在该区域的低位波动;铝价与他们并肩也正在年度高位打造着第五阶梯。

  阶梯式盘升与上涨趋势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阶段盘出个阶梯形态的时长超过后者上升通道内的整理,而一旦破位爆发力强。所以即便在构建阶梯阶段采用震荡思维,头脑中也不好离开价格下一个运动的方向,更何况价格停留低位的时长远少于高位呢?从技术原理上讲,一步一个脚印的盘升本身不易生出暴跌,如果能见到伦铝盘中的大幅下滑倒真是买入良机,尤其企业现货经营锁定成本的买期保值,在盘升行情未结束前更要按既定方针办。

  >>附件:五矿海勤12月份铝月报(附图)

文/五矿海勤有色金属研究小组 王健

电话:010-88820508-857

(责任编辑:Koala)

标签:2008年 2009年 80 LME 一个 上海期货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