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做为基本金属的代表,自2008年年底触底后持续上行,至今没有出现回调,并成为金属市场价格上涨的领头羊,但在暴涨之后,尤其是当铜价接近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水平之时,铜价又将如何运行?
在“中国因素”、美元贬值、流动性泛滥以及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增强等多重利好支撑下,铜价在去年得以维持上涨走势并成为涨幅最大的基本金属,如国内外期货市场期铜合约全年涨幅高达150%,现货铜价反弹幅度也达到了130%。与去年铜价强劲反弹相对应的是,铜市的供需基本面改善程度却不足以支撑铜价出现如此巨大的涨幅。进入今年,铜价来自供需基本面的支撑偏弱,铜价涨势是否将延续?后期哪些因素将成为铜价走势的重要指引?
精炼铜供应过剩程度显著下降
随着矿山的复产、冶炼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废杂铜供应的增加,去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回升,全年产量在上半年同比负增长4.4%的前提下仅小幅下降0.2%。预计今年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铜价的进一步反弹将刺激精炼铜供应增加。虽然矿山品位降低将限制矿山铜供应增幅,但废铜回收利用产业链的重启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铜精矿产量的下降。预计今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将出现小幅增长,而全球精炼铜需求也将回升,因此,精炼铜供应过剩程度将得到明显改善。预计今年全年精炼铜供应过剩将大幅缩小,但过剩压力可能将集中于今年下半年。
中国需求依然强劲,并继续扮演核心角色
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制造业开始回暖,铜市需求回升、供应过剩失衡有所好转。中国在保持全球第一大精炼铜消费国地位的同时,国家收储、进口激增等“中国因素”为正处于复苏进程经济环境下的全球铜市注入了大量活力。正是受中国消费强劲提振,去年全球精炼铜消费总量同比减少7.5%,大大低于除中国外全球其他国家及地区17%的降幅。从中国铜消费主要行业发展趋势看,电力行业、空调制造业增长态势延续并将进一步提升铜消费量,预计今年中国铜市实际消费量同比将增长5%—10%。
发达国家消费增长,但难以恢复至金融危机发生前水平
去年下半年,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复苏迹象逐步明显,经济领先指标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工业生产均显著回暖。随着房地产、制造业的筑底回升,铜市消费量出现回升。但由于发达国家去年年上半年铜市消费低位徘徊,去年全年铜消费量同比仍出现20%左右的下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铜消费总量50%左右为建筑用铜。受惠于首次购房退税计划,美国现房销售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上升,关键领先指标独栋建筑许可数和独栋新屋开工数均出现止跌企稳迹象。预计今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将延续回稳之势并拉动铜市消费的增长。但发达经济体经济今年存在二次探底风险,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预计上半年发达国家铜市消费需求在去年低基数之上将实现增长,但下半年增速可能逐步放缓,较难恢复至金融经济危机发生前2007年铜市的消费水平。综合来看,今年全球铜市消费整体将有所增长,预计同比增长6%左右。
今年上半年上行态势将明显趋缓
今年上半年,铜价上涨动力将仍来自于走势偏弱的美元、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复苏以及各国央行持续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美国当前经济复苏基础并不十分稳固,财政赤字债台高筑、贸易赤字难以乐观,美联储未来几个月将维持近零利率,因而美元弱势格局中短期难以改变。去年美元持续走弱与近零利率曾引发大量投机资金进行“利差交易”:大量热钱卖美元同时买入风险资产的游戏持续进行,最终导致美元的持续走弱与铜价的上涨。虽然利用美元进行“利差交易”的资金年底的获利平仓导致美元阶段性反弹,也促使基本金属价格出现短期回调,但预计今年年初随着国际游资重新建立“利差交易”头寸,可能再度对美元形成阶段性打压,进而会构成推升铜价的因素。与此同时,考虑到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在今年年初仍将延续,市场避险需求仍然相对偏弱,将有利于进一步推高铜等资源垄断属性较强的大宗商品价格。
但毕竟去年铜价涨幅巨大,短期积累的巨大涨幅、多头资金的巨额获利可能已经部分透支今年铜价预期上扬空间。今年上半年铜市供需基本面仍将以宽松格局为主,铜价上涨过程积累的下游消费企业、贸易商手中的社会库存仍待消耗,再加之日益增加的期市库存,铜价上涨来自供需基本面的支撑仍然较弱。
今年年中须防范美元趋势性走强风险
欧美经济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趋势性回落,同时美国小幅加息及美元下半年中期转强等因素均会对铜价形成打压,铜价下半年可能呈现偏弱走势。
库存再建将成为今年上半年欧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对经济推升作用年中可能逐渐消退。下半年发达国家内需复苏力度可能难以抵消库存调整、净出口下降以及政府支出削弱的打压,欧美GDP环比增速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而铜价受欧美经济增速放缓基本面因素影响,上半年高位振荡后下半年涨势将有所放缓,全年也可能呈现前高后低格局。值得重视的是,今年上半年美国可能逐步收回过量流动性,下半年的一至两次加息可能都将在资金面进一步打压铜价。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利用美元走弱与近零利率进行“利差交易”的国际游资,在美国加息预期转强、美元弱势改变之际将会大量平仓,成为冲击铜价的突发性因素。因此,年中投资者须防范美元趋势性走强所导致的市场风险;年中或之后,美元中期走强将改变国际资金参与“利差交易”格局,进而将导致下半年铜价上行动力匮乏。
整体而言,预计铜价上半年仍将延续去年的振荡向上趋势,但上行态势将明显趋缓、通道倾斜程度小于去年。预计今年上半年铜价可能在55000—65000元/吨区间宽幅振荡上行。建议投资者阶段性维持多头波段操作思路,逢高逐步离场观望、逢低适当小量建仓。
中国需求超预期可能会带给市场惊喜
尽管如此,仍然有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修正上述观点:一方面,中国需求如果出现超预期将给市场带来惊喜。中国去年铜产量、进口量屡创新高,但表观消费量激增的背后不乏政府收储、民间资金囤铜、贸易商囤货等非常规因素造成的“数字假象”。大量社会库存的存在成为市场担忧“中国因素”难以再现去年对铜价强大推动的原因。但如果中国私人投资增速超预期,将带动中国铜市消费需求的超预期增长并对铜价构成新的上升动力。否则伦铜在8000美元/吨以上、沪铜在70000元/吨以上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废铜贸易也构成了影响铜价的不确定因素。废铜的回收利用对国际铜市供需格局影响力逐步加强,而且将更为显著。全球废铜回收利用产业链以及国际废铜贸易经历了去年的停滞后今年将进一步恢复。而废铜贸易的恢复将对铜市供需格局形成冲击,冲击大小则将取决于废铜回收恢复程度及中国进口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中国不但废铜利用率偏高而且对外依存度大,今年国际废铜供给将进一步增加,但中国废铜进口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阻碍中国废铜进口量难以恢复至金融危机发生前2007年的水平,从而推高对于铜精矿以及精炼铜的进口。但如果中国废铜进口量激增,则可能减少铜精矿以及精炼铜进口,从而将导致国际铜市供给偏多。因此,废铜贸易的不确定将成为影响铜价走势的风险因素之一。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