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0年以来,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近期在中国央行持续释放紧缩信号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提议对银行规模和高风险投资行为实施限制性银行新政的影响下,全球股市以及商品市场出现大跌。目前市场上的忧虑情绪仍未消除,而且由于中国后续紧缩政策不确定性的抑制,短期市场的风险厌恶情绪将会持续,这将给继续股市和商品市场造成压力,而对流动性和经济面较为敏感的铜市更将受到压制,近期延续高位震荡走势,仍将围绕60000关口进行反复争夺。
宏观经济数据持续向好,同时市场担忧央行收缩信贷
宏观方面,对于整体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银行20日发布的报告预测,世界经济今年可望增长2.7%,明年有望增长3.2%,但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脆弱,存在再次衰退的可能。报告预测显示,美国经济今明两年有望分别增长2.5%和2.7%,中国经济今明两年增速都将维持在9%。美国劳工部周三公布,12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较前月上升0.2%,11月为增加1.8%;美国商务部公布,美国12月房屋开工年率下降4.0%,建筑许可年率增长10.9%。
国内方面,21日中国统计局公布,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万亿元,同比增长8.7%,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7%,PPI下降5.4%,12月CPI同比增长1.9%,PPI同比增长1.7%,四季度GDP增长10.7%。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令市场感到乐观,且进一步验证了中国经济迅猛的发展势头。同时良好的宏观经济数据也引发了市场对中国央行提前收缩流动性的担忧。
加息步伐提速或成为行情调整的催化剂。近期央行频频出拳,收紧货币政策,加息步伐提速或将促使沪铜调整窗口提前来临。继1月7日央票利率首度跳升引起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的遐想,19日央行再次上调1年期央票利率 8.3个基点至1.9264%,上调速度快过市场预期。目前1年期央票利率在连续两周上调16个基点后达1.9264%,与1年期存款利率2.25%利差收窄至32个基点。按照这个节奏,1年期央票利率只需再4次同幅度上升,即可与1年期存款利率持平,届时加息可能性增大。
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誓言将加强对美国最大型银行的控制。他提议限制大型银行交易操作和变得过于庞大的能力。将不再允许银行拥有、资助或投资用于自营盈利的对冲基金。不能允许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用银行储户的资金冒险。该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市场对银行业业绩的担忧,美股出现暴跌。加上市场此前对中国央行收紧流动性的担忧较重,全球商品市场随之大幅下挫。
中国需求强劲,进口大幅增加,推动铜价上扬
据最新数据显示,2009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逾3.6万亿,土地购置面积降两成。2009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25619亿元,增长14.2%,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7%。去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为31.96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8%;房屋新开工面积11.54亿平方米,增长12.5%;房屋竣工面积7.02亿平方米,增长5.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77亿平方米,增长6.2%。
国际金属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至11月期间,全球铜市场过剩191,000吨,但由于全球精炼铜产量的增速缓慢,预计2010年全球铜市场仍有可能出现小幅缺口,全球铜精矿产量较2009年仅仅微幅增长1.7%,精铜产量同比增加2.9%至1,848.3万吨,消费增长6.7%至1,862.1万吨,全球铜市场将会出现13.8万吨的供需缺口。1-11月,中国铜表观消费量较上年同期的462.0万吨增加42%至657.6万吨。WBMS称,非可报告库存增加,因半成品加工商报告库存仅较上年增加16.7%。前11个月,欧盟铜需求较上年同期减少20%至284.3万吨。前11个月全球矿山铜产量同比增加2.1%至1447万吨,精炼铜产量同比增加0.9%至1701万吨。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精炼铜进口升至244,013吨,环比增长25.5%,受国内价格走升及合约船货在年底前抵港激励。中国2009年精炼铜进口创下319万吨的纪录高位,较2008年锐升118.7%,是2009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大涨140%的主要推动力。预计2010年1月进口料将较2009年12月增加,2月甚至将更高。2009年12月中旬以后,伦沪两市比值关系的修复导致中国进口铜开始出现盈利,这将再度激发贸易商的进口热情。预计第一季度中国进口将继续保持大幅增加的格局,从而吸引LME市躇金再次入场推动铜价进一步上行。
库存再度增加,维持高位,令铜价承压
截至1月22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库存为97308吨,虽然比前周要有所下降,但依然在10万吨的上下徘徊。25日公布的伦敦铜库存为533400吨, 但仍位于09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且为09年7月份中旬库存量的两倍多。对于期价产生较大压力。纽约COMEX铜库存在1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全球三大市场(上海、伦敦、纽约)的铜库存总量已经突破了70万吨,较去年第四季度的水平又有了大幅增加。铜库存的再度增加,说明近期基本金属下游需求没太大改观,供需压力依然较大。尽管外围的人气较为惨淡,但是有色金属、尤其是铜的自身价格还是较为坚挺。
中国节前补库预期强烈,而欧美国家同样面临补库需求。中国市场方面,大部分用铜企业在2009年12月中旬着手54,000元/吨进场备货的计划随着铜价的快速拉升而成为泡影,进入2010年后,现货在60,000元下方买盘踊跃,显示下档支撑尤为强劲。美国市场方面,新订单迅速飙升,但是库存PMI仍处于低位,表明美国制造业尚未完成补库,PMI与库存PMI出现的背离暗示2010年美国市场将会在2010年上半年出现补库行为,从而对拉动有色金属需求。近期,LME铜库存回升至53万吨以后,库存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流出,预计欧美市场即将发生的补库行为将会促使LME铜库存出现明显的下降。对上期所来说,虽然10万吨的铜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但中国消费已由两年前的300万余吨上升至目前的600多万吨,相对于中国的消费库存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准。
综合来说,目前铜价走势承受来自自库存的额高企和流动性收紧的双重压力,短期铜价维持高位震荡略有回调的走势,节前仍将围绕60000关口进行反复争夺。从中长期来看,当前市场担心经济激励政策退出造成铜市场的恐慌是暂时的,随着后期中国和欧美国家补库行为的兑现,需求的继续增加,后市铜价有望继续上扬。同时,推动铜价上涨的动力也将从流动性转化为基本面的供求关系。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