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央行继续收缩流动性,但商品市场未受太大影响。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月18日美联储决定将贴现率从0.50%上调至0.75%,央行货币政策调整都仅对商品市场产生了短期冲击。
美经济数据利好,乐观情绪重现。美国方面公布的工业产值、房屋开工以及制造业指数等经济数据均好于预期,并且美联储也上调了对美经济增长的预估,使得市场对于美经济前景信心增长,乐观预期超越了紧缩性政策性货币对市场影响。
中国进口减少,消费增长仍然是关键。尽管数据相对偏空,但LME市场并没有明显反应,而进口减少对于国内价格是有一定支持。从已公布数据来看,全球制造业部门情况正在改善,但有可能增速放缓。春节之后,国内工业、建筑等部门能否出现较强劲的增长,将是影响基本金属价格较为关键的因素。
美元仍可能延续涨势,对金属形成压力。就经济复苏状况或进程而言,美国要优于或快于欧洲和日本;虽然美联储调整贴现率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影响,但货币政策调整方面美联储也同样走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之前;此外,希腊等欧洲国的债务危机尚未完全解决,风险因素仍然可能继续推高美元。
总体而言,我们对于上半年的金属市场保持着乐观的看法,但在流动性由超宽松向中性过度、原材料价格已经回升至金融危机前水平的背景下,金属消费需求不大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只要经济能够持续复苏,稳定的消费需求就能够使价格在高位维持,而市场的波动幅度会大于供需基本面的变化。短期而言,需求方面不会有明显改善,并且随着价格接近前期高点(铜7600美元、锌2500美元区域)压力渐大,可能出现调整;中期而言,价格振荡上行的概率仍然较大,调整仍然是买入机会。
春节长假期间,尽管美联储提高了贴息率,但受美主要经济数据优于预期影响,市场乐观情绪恢复,原油及基本金属均实现较大涨幅。2月19日,三个月期铜场内收报7435美元,一周累计上涨了625美元,涨幅达到9.18%;三个月期锌场内收报2360美元,累计上涨190美元,涨幅为8.76%。
主要央行继续收缩流动性,但商品市场未受太大影响
2月1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的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1.5%,显示通胀压力有所放缓;市场预期,受春节影响2月份CPI同比增幅可能大幅上扬,而在此之后,CPI增幅的走势将日趋平稳。但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增速则大幅跃升至4.3%,预示上游物价压力正逐步加大。在此背景下,春节长假前一天,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消息引发金属市场短期调整,12日晚间LME基本金属普遍下跌。央行再次上调准备金率使得货币政策趋紧的预期也开始升温,2月20日银行间市场节后首个交易日,央票现券明显受打压,收益率较长假前上涨近10个基点。不过由于节后资金大量回流,市场资金面再趋宽松,加上此次上调准备金率缴款时间要到2月25日,对资金面影响较小,回购利率较节前大幅回落。
2月18日,美联储决定将贴现率从0.50%上调至0.75%,从2月19日起正式生效,这是美联储三年多以来首次上调贴现率,美联储同时表示,“一级信用贷款的标准最长到期时间将被缩短至隔夜”,自3月18日起生效。一方面提高贴息率,另一方面美联储也在声明中对市场进行安抚,声明指出:“预计这一改动不会导致家庭和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紧缩,此举也并不意味着美联储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或货币政策前景将会发生任何改变。”并援引1月份政策制定会议会后声明称:“处于较低水平的资源利用率、受抑制的通胀趋势以及稳定的通胀预期等经济状况很可能将使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有理由在更长时期内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极低水平。”
美联储上调贴现率对商品市场仅产生了短期冲击。19日亚洲交易时段,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穿78美元,金价在下跌逾1%,铜价从开盘7234美元最低回落至7115美元,而香港恒生指数大跌2.59%,日经平均指数跌2.05%。但截至当晚美国市场收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9.45点,收报10402.35点,涨幅为0.09%,主要股指已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原油上涨了0.9%,收于每桶79.79美元,春节长假期间原油期货总计上涨了8%。黄金期货上涨了0.3%,至每盎司1122.10美元,黄金期货上周总计上涨3.1%。三个月期铜场内收报7435美元,上涨了1.71%,一周累计上涨了625美元,涨幅达到9.18%。
美经济数据利好,乐观情绪重现
长假期间,美国方面公布的工业产值、房屋开工以及制造业指数等经济数据均好于预期,并且美联储也上调了对美经济增长的预估,使得市场对于美经济前景信心增长,乐观预期超越了紧缩性政策性货币对市场影响。数据显示,美国工业产值继12月上升0.7%之后,1月份再上升 0.9%,此数据优于分析师预期的 0.7%升幅;1月份产能使用率自前月的 71.9%上升至 72.6%,符合预期。此外,2月份纽约联储的整体经济指数从1月份的15.92升至24.91;2月份费城联储的整体经济指数从1月份的15.2点上升至17.6点,连续第六个月实现增长,其中制造业订单大幅增加至五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进一步表明制造业正在引导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1月份新屋开工数年率上升2.8%至 59.1 万套,高于分析师预期的 58 万套。但1月份建筑许可年率自前月的 65.3 万套下滑4.9%至62.1 万套,高于分析师降至 62 万套的预期,不过天气因素会使该数据有较大波动。而美联储也将经济成长目标自 11月预期的 2.5%至 3.5%,上修为 2.8%至 3.5%的区间。
中国进口减少,消费增长仍然是关键
春节前,中国海关公布了1月份金属进出口的初步数据, 2010年1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29.21万吨,2009年12月这一数据为36.94万吨,环比减少20.90%,废铜进口34万吨,2009年12月进口44万吨,环比减少22.73%。尽管数据相对偏空,但LME市场并没有明显反应,而进口减少对于国内价格是有一定支持。
从已公布数据来看,全球制造业部门情况正在改善,但有可能增速放缓。1月美国ISM制造业活动指数从去年12月份的54.9%攀升至58.4%,高于市场所平均预期的56.0%,并创下2004年8月以来新高。中国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8%,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仍然处于扩张水平。欧元区制造业则以22个月来最快的速度增长,1月制造业PMI初值从上月的51.6升至52.0,并高于预期的51.8。但制造业能否延续增长态势,仍然存在一些隐忧。中国PMI的分项数据显示,新订单指数有所回落,1月新订单指数明为59.9%,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春节之后,国内工业、建筑等部门能否出现较强劲的增长,将是影响基本金属价格较为关键的因素。
美元仍可能延续涨势,对金属形成压力
尽管2月19日美元指数出现回落,由81.34跌至80.55,并在周线图上形成一个带上下影线的小阳烛,但就目前市况而言,美元仍然可能延续涨势,对金属形成压力。首先,就经济复苏状况或进程而言,美国要优于或快于欧洲和日本;其次,虽然美联储调整贴现率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影响,但货币政策调整方面美联储也同样走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之前;此外,希腊等欧洲国的债务危机尚未完全解决,风险因素仍然可能继续推高美元。
在欧盟首脑会议和财长会议上,欧盟并没有制定援助希腊的具体措施,只是对希腊表示道义上的支持,并要求希腊在3月中旬拿出降低赤字的具体计划。针对当地媒体关于德国政府将协调欧元区各国出资援助希腊的报道,德国财政部发言人马20日予以否认,他表示目前德国还没有制定援助希腊应对债务危机的特别计划。希腊总理府发言人也表示,希腊“并没有向任何欧盟纳税人请求资金援助”,希腊政府需要“必要的时间和政治支持来度过危机”。
分析总结
流动性逐步收缩将会是今年的趋势,而金属价格能否延续涨势仍然取决于需求面的恢复情况。总体而言,我们对于上半年的金属市场保持着乐观的看法,但在流动性由超宽松向中性过度、原材料价格已经回升至金融危机前水平的背景下,金属消费需求不大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只要经济能够持续复苏,稳定的消费需求就能够使价格在高位维持,而市场的波动幅度会大于供需基本面的变化。短期而言,需求方面不会有明显改善,并且随着价格接近前期高点(铜7600美元、锌2500美元区域)压力渐大,可能出现调整;中期而言,价格振荡上行的概率仍然较大,调整仍然是买入机会。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