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伦敦3月1日电 新闻分析:“地震题材”恐难独撑铜价高涨
受智利大地震影响,在3月的第一个交易日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开盘即跳升5.4%,此后开始逐渐回落,当天收盘时3个月期铜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7385美元,比地震前的上一交易日上涨了3%。
分析人士指出,当天伦敦期铜价格先扬后抑的走势说明“地震题材”难以独立支撑铜价持续高涨。
地震发生后,投资者担心智利这个全球最大铜生产国的铜矿设施遭到破坏。但经过一个交易日后,这种担心逐渐消除。市场对待“地震题材”的理智反应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地震对智利的铜生产并没有造成重大影响。
智利的铜蕴藏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已探明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占全球蕴藏量的34%。本次地震发生在智利中部,而智利主要矿场分布在北部地区,距离震中至少有800公里,因此矿场遭受的破坏并不严重。
巴克莱资本分析师尼古拉斯·斯诺丹认为:“地震对铜矿生产的影响并不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那样显而易见。几乎所有的主要铜矿都没有被严重破坏,只有少数几个矿暂时停产几天,主要的矿区都安然无恙。从目前看,地震对于铜产量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地震并没让智利铜矿本身伤筋动骨,其影响主要表现在短期电力、运输问题对生产的影响上。智利有四家铜矿因电力中断而停产,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的数据,四处停产的矿场产量占智利铜总产量的16%。但相信随着电力抢修工作的完成,这些铜矿会很快重新投入生产。
智利国有铜业委员会此前曾预估,智利2010年将生产570万吨铜,铜出口额将达到365亿美元。
第二是全球充足的铜库存足以保证铜的供应。
在地震之后,智利政府官员立即发表声明,称几个铜矿短暂停产并不会影响到铜出口,因为该国有足够库存。其实不只智利国内有大量现货铜,目前全球市场铜库存也足以支持较长时间的消费。
2月初以来LME的铜库存一直保持在54万吨上方,比起去年9月中旬的32万吨增加了68.75%。此外上海和纽约也有25万吨左右的铜库存。因此即便供应有所减少,有约80万吨的库存作保证,市场也足以慢慢消化供给减少带来的影响。正是大量铜库存使得“地震题材”没有在市场上引发恐慌性价格飙升。
第三是全球市场铜供给存在过剩,短期生产波动并不足以改变这种状况。
从长期来讲,影响铜价的基本面因素还将继续集中在需求上。随着春节长假过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对铜的需求将增多。此外,经济好转使全球对铜的需求加大,经合组织国家对铜的需求在今年第二季度也将继续恢复。
尽管需求不断改善,但今年铜的需求增幅可能仍小于供给增幅。去年涨幅高达160%的铜价使得全球各大铜生产商在下半年都陆续恢复了之前因低价而封存的产能,这些增加的产能在今年第一季度将逐渐表现出来。世界金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铜供给过剩越来越严重。按照巴克莱资本一份分析报告预测,今年下半年铜价可能会降到每吨6000至6200美元区间。由于“地震题材”引起的铜价短期波动并不能改变铜供应过剩、价格承压的趋势。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