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3日开始,LME铜库存开始持续减少,且近期LME铜注销仓单不断增加,令全球需求复苏的信号愈加明显。此时,中国2月铜进口数据大幅增加更进一步带动了市场对于需求前景的乐观预期。然而,铜价走势却难有“建树”。因上周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月CPI增长超预期彰显通膨压力。中国央行是否会因此提前进入加息周期再一次牵动市场的神经,在需求前景和经济政策的交替影响下,铜市又将何去何从?
**需求又到春暖花开时**
尽管缺少了智利地震的支撑,铜市近期表现依旧强劲,因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全球新一轮的需求已经开始启动。
近期,LME铜库存出现久违的持续下降,且LME注销仓单在不断增加,都在释放全球需求复苏信号,而中国2月铜进口数据强劲更支撑了市场对于需求前景的乐观预期。
中国海关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较前月增长10.3%,大大超出预期,此前市场预估较上月持平或略微下滑。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方俊锋表示,2月份铜进口数据超预期离不开三方面因素:首先,国内企业的下游订单密集。虽然国家电网的投资在2010年下降了26%,但近期铜板待箔企业的订单较多,反映了受到家电下乡以及汽车优惠政策拉升对相关铜制品需求的旺盛;第二,国内企业为应对春季消费旺季的备货也成为进口数据高企的原因;第三,1月份由于套利窗口打开,部分进口量在2月份到港或者清关也成为2月份进口数据的组成部分。
中国强劲的进口数据无疑提振了市场的需求预期,且正值消费旺季来临之际,铜市人气高涨亦是情理之中。而对于需求强劲的预期亦在不断高涨,欧洲最大的铜冶炼商Aurubis公司称,“除去包括公共假日和天气的特别因素影响,在正常经济环境下,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将表现出良好的铜需求,同样这样的强劲需求也不会受放缓经济增长的措施所影响。”
接下来的3~4月进入消费旺季之中,按照惯例来看,铜进口会处于当年的高位。不过,西南期货分析师贾铮认为今年或有所不同,一方面由于智利地震导致四月的到货量会略有影响,另一方面由于3月开始套利窗口关闭,也会使得进口量减少。但她同时表示,欧美、日本等主要消费地区的需求开始复苏,只要废铜供应依旧偏紧,中国未来几个月的铜进口仍有机会维持在高位。
**CPI超预期并非加息信号弹**
尽管LME库存减少、注销仓单增加以及中国进口强劲等利好消息不断,铜价走势却依旧是“原地踏步”,因中国2月CPI大幅高于预期加剧紧缩担忧。
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2.7%,高于市场预期的2.3%。另外,2月PPI同比上涨5.4%亦高于此前预期的上涨5.2%。
2月CPI涨幅创下自2008年11月以来的新高,且高于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2.25%)。这令市场刚刚平复的情绪再起波澜,对于央行可能采取进一步紧缩措施的忧虑再度升温,股市承压并打击商品价格走势。
不过,央行行长周小川周末的表态稍稍安抚了市场的紧张情绪。周小川14日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间隙时表示,已出炉的2月物价数据要高于央行预估,但是高得不多,因此货币政策还可以继续按照预先设想的计划进行。他介绍,央行对CPI以及PPI等物价指数的走向都有一个预估,根据预估结果以及实体经济与预估结果之间的比较再制定政策。现在看来,物价比央行预估的结果稍高一点,还可以按照设想的计划进行货币政策调控。
由此可见,短期内中国仍将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北京中期期货分析师吴峥峥认为,央行行长表示目前国内并不急于加息,这样一来,后期发生通胀的可能性将加大。但国内必然会通过其他手段,例如提高准备金率等抑制流动性。央行的任何紧缩手段对于铜价都将形成短期压力。而从中期来看,通胀因素以及经济复苏依旧会支撑铜价振荡上行,短期铜价有望围绕58,000~60,000元一线整理。
(责任编辑:lily)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