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4月21日低开企稳,小幅收高。盘中市场交投较为活跃,主力合约放量减仓。沪铜主力1007合约早盘以60,640元/吨开盘,尾盘收至60,930元/吨,上涨290元/吨;现货1005合约尾市报收于60,380元/吨,上涨300元/吨。
盘面上看,在经受高盛事件及国内房地产调控后,国内期铜价格大幅回落,随后弱势震荡,回归前期整理平台。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及消费旺季等因素继续支撑铜价高位震荡,但基本面因素没有明显好转,加上国内市场流动性紧缩趋势不变,仍威胁期铜走势。因此预计随着消费旺季的结束,沪铜短线将呈宽幅震荡态势。
消息面上,交易商和炼厂官方人士周二称,由于供应紧俏,铜精矿的加工精炼费用(TC/RC)在过去两个月下降了约三分之一。铜精矿TC/RC本周报每吨约10美元/每磅1美分,2月时报每吨15-20美元/每磅1.5-2美分,今年的长期合同价为每吨46.5美元/每磅4.65美分。铜精矿供应趋紧,加剧了全球冶炼商之间的竞争,导致TC/RC下降,提高了炼厂的进口成本。
对于后市,国有研究机构安泰科分析师表示,今年上半年现货TC/RC不太可能上涨。该分析师指出,中国冶炼厂目前保有库存,因今年进口铜精矿的长期订购量增加。据国内一家炼厂的高层表示,铜炼厂目前还有利可图,不过其它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后期情况可能有变。尤其是如果未来TC/RC保持低位,将可能迫使他们减产。这位高层具体指出,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现货铜精矿,一些炼厂可能选择从第三季起减产5-10%。而国内炼厂减产将可能促使中国增加精炼铜进口。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生产了35.8万吨精炼铜,大约相当全国消费量的70%。
另外,海关总署4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3月未锻轧的精炼铜阴极及阴极型材进口量达334,023.132吨,进口金额达2,425,810,526美元;铜废碎料进口量达364,882.553吨,进口金额达979,759,467美元;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达540,774.324吨,进口金额达1,081,418,564美元。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