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瑞达期货:调控压力增强 铜市承压调整

  一、行情回顾:

  4月份初,在全球制造业数据持续改善、希腊债务问题缓解等因素推动铜价震荡上行,而中国3月份进口数据强劲增长则刺激伦铜冲至8000美元关口,沪铜重新触及1月份高点63600一线。中下旬,受中国推出房地产调控政策、公开市场净回笼力度超预期以及美国证券委员会指控高盛欺诈影响,市场避险情绪回升,铜市震荡幅度加剧,沪铜跟随伦铜走势呈现震荡回调行情。

  二、宏观经济因素

  (1)、1季度经济增速加快

  受国内需求旺盛拉动,经济增速明显加快。一季度GDP 增长11.9%,增速比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2009 年一季度)提高5.7 个百分点,比上季提高1.2 个百分点,比2009 年全年加快3.2 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GDP 环比折年率为12.2%,增速比上季提高0.9 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19.6%,比去年同期增加14.5 个百分点。一季度社会总发电量9488.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79%,比去年同期增加22.8 个百分点。在景气指标方面,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双双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其中,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回升至132.9,比去年同期增加27.3 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回升至135.5,比去年同期增加34.4 个百分点。

  一季度经济增幅达11.9%,一方面反映出经济重新步入快速增长通道;另一方面也将使得决策当局开始采用调控政府投资、收紧流动性等财政和货币政策手段来防止经济走向过热,控制好国内的通胀预期。

  (2)、货币政策继续紧缩 房地产调控打压人气

  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3 月末M2 余额为65 万亿元,同比增长22.5%,增幅比上月末低3.03 个百分点;M1 余额为22.94 万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幅比上月末低5.05 个百分点;M0 余额为3.91 万亿元,同比增长15.81%。3 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107 亿元,同比少增1.38 万亿元。1 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6 万亿元,预计2 季度新增信贷为1.8-2.0 万亿之间,也即单月新增信贷为6 千亿左右。随着上半年信贷的逐步收紧,M1、M2 回落的趋势已经确定。此外,央行于4 月8日重启发行3 年期央行票据;4 月22 日进一步发行3 年期央票900 亿元,利率下降0.01%;公开市场净回笼力度超预期进一步收紧流动性。统计显示,二季度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达1.82万亿元,比一季度高出170亿元。从到期资金分布的时间看,4月和6月是二季度公开市场资金到期的高峰,分别达到7010亿元和7800亿元。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在我国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和通胀上涨苗头时,央行大多采用3 年央票进行流动性调控。至于是否采用加息手段,短期内仍然会偏于谨慎,随着数量化调控的延续、政府加强对房地产行业以及地方投资的调控,未来的通胀压力将得以缓解,启动加息的压力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随着出口的逐步恢复,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再次显现。

  当前国务院接连出台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央行持续收紧流动性、市场加息忧虑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都对铜价构成较强压制。

  (3)、欧洲债务危机继续扩散

  4月27日,债券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下调希腊评级,该评级机构将希腊主权发行人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同时,标普还下调了葡萄牙的信用评级,但该国评级仍处于投资级水平,预计该国政府在2013年之前可能很难稳定其相对较高的负债率。

  标准普尔将葡萄牙长期国债评级下调两个级距,至A -,展望为负面,理由财政和经济疲软,且增长潜力黯淡。随后标普将希腊长期债信评等从BBB+下调至BB+,将短期债信评等从A-2调降至B。此举随即引发欧元大幅下跌。

  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警告主权债务将是危机后期经济的主要风险,而各经济体面临不同的政策挑战。当前希腊债务风险仍未解除,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政府也面临财务压力;欧猪国家与德国的国债利差迅速上升,希腊的双边利差升值10 多年以来的新高;东欧,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债券市场出现恐慌的连动现象,市场对于欧洲主权信用危险可能扩散的忧虑加剧。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系统性问题远未结束,这将打压整体金融市场信心,欧元走势不容乐观,而美元继续延续反弹走势,金属等大宗商品仍面临承压。

  三、供需因素

  1、一季度产量维持高位 市场供应宽松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3月精炼铜(铜)产量维持在35.8万吨,同比增长11.2%,与2月产量持平,1-3月精炼铜产量为105.4万吨,同比增长12.8%。3月份国内的铜精矿产量为9.3万吨,同比增长6.9%;1-3月铜精矿产量为26.9万吨,同比增长26.9%。

  一季度国内铜冶炼产能利用率继续保持高水平,精铜产量保持较快增速,同时铜精矿产量也出现明显增长。精炼铜产量的持续增长,使得市场供应延续宽松局面。

  2、3月份铜材产量明显回升

  统计数据显示,3月国内铜材产量为88.8万吨,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49.7%;1-3月产量为224.4万吨,同比增加22.8%。在1、2月份铜材产量回落,3月份下游铜材企业开工环比继续回升,产量明显增长,这也反映了下游在生产旺季需求逐步增长。

  据有色金属调研显示,目前我国国内精铜的主要消费领域中,家用电器的产量在一季度均大幅跃升20%以上,其中彩电、洗衣机和冷柜的同比增幅更是超过40%,远超去年同期。另外,国内铜板带箔企业整体开工率达六成以上,开工率明显回升,其中铜箔行业目前需求强劲,订单基本已接至年中,开工率达到97.3%,处满负荷生产状态。

  3、3月精铜进口大幅增长

  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进口未锻造的铜及铜材(包括阳极铜、精炼铜、铜合金和铜材)为45.62万吨,远高于2月份的32.23万吨,1-3月累计进口107.06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4.2%。

  其中3月精炼铜进口为33.71万吨;同比增长13.49%;1-3月累计进口75.5万吨;3月废铜进口36.49万吨,1-3月累计进口97.9万吨,累计同比增长33.75%。3月铜精矿进口量为54.08万吨,同比增长16.56%,1-3月累计进口170.72万吨。

  3月中国铜进口量增幅明显,仅低于09年6月37.89万吨的高位,尤其在伦敦-上海套利窗口关闭情况下进口量继续大增,这应该主要归结于季节性需求的拉动,表明国内铜市场需求在回升,对伦铜有所支撑;但不能忽视铜进口大增也加剧了当前国内铜市的供应压力。

  而废铜进口方面,有消息称,中国废铜进口新规将于6月1日生效,政策重点规定分类装运,并且限制指定的口岸进行检验,此举将规范废铜进口过程,减少经混装而伪报瞒报的局面,新规短期可能导致进口废铜剧烈波动,因贸易商急于交易,但一旦政策到位,精炼进口将再次稳步增加,特别是在废铜经港口设施转运期间。

  四、库存持仓因素

  1、铜市延续外强内弱

  4月份,由于国内产能释放过快,导致供给充足;并且信贷收紧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使市场做多信心不足,现货欲振乏力,沪铜走势弱于伦铜,这使得沪铜与伦铜的比价持续处于低位,主要维持在7.7-8区间。内外比价回落也导致当前国内铜进口面临亏损状态,这将可能抑制贸易商的进口需求。

  2、LME铜库存状况

  截至4月底,LME铜库存约为50.6万吨左右,较3月底减少约8000吨,下降势头出现减缓;而注销仓单则增至3.6万吨左右,注销仓单占库存比为6%左右;4月份LME铜库存降幅趋缓,但近期注销仓单再度大幅增加,预示着短期内LME库存有望延续季节性回落趋势,这对LME铜有所支撑。

  3、上海铜库存状况

  截至4月23日,上期所铜库存增至18.8万吨左右,较3月底增加约3.3万吨。一季度国内精炼铜产量增速明显,市场供应仍较为宽松,上海铜库存在短暂回落后继续增长。总体上,库存持续高企仍对期价构成压力。

  4、CFTC基金持仓情况

  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0当周,基金多头减持2997手至50461手,空头减持443手至29547手,基金净多头寸减至20914手。商业性交易商增持多头部位2551手至66810手,减持空头部位29手至88011手,其持有的净空头部位为21201手,总持仓增至15.4万手左右。

  五、后市展望

  综上分析,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速加快,全球制造业持续改善,宏观经济层面依旧构成支撑,但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出台以及央行持续收紧流动性,政策调控预期令铜市逐步承压,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深化,避险情绪导致铜价动荡加剧。供需方面,虽然步入消费旺季,但国内精炼铜产量以及进口量的持续增长,导致市场供应趋于宽松,沪伦比价持续低企,金属市场外强内弱格局进一步强化。预计五月份铜市上行空间受限,将步入震荡调整格局,将主要位于56000-61500区间波动。

(责任编辑:lily)

标签:产量 lme 有色金属 进口 出口 全球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