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以来,沪铝价格走势可谓“一波三折”,维持高位宽幅震荡。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及消费旺季的到来,欧美消费需求回暖明显。3 月底之后,铝市呈现外强内弱的格局,LME 铝价最高冲至2494 美元/吨,创09 年以来的新高;而国内铝市相比之下表现相对疲弱,缺乏上行动力,内外比价持续走低,截4 月14 日已逼近6.9 - 7.1 的水平。其中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格局的出现?4 月16 日,国内外铝市在高盛欺诈消息传出和中国房地产严厉调控政策出台的双重打击下双双大幅跳水,并在26 日标普下调希腊信用评级的负面消息影响下再度暴跌。这次由于突发性事件引起的下跌是暂时现象还是将成为铝市中长期上行趋势的一个拐点?
未来铝市走势将如何演绎?行情回顾: 3 月底以来铝市进入了真正意义的消费旺季,随着全球各国的工业、制造业生产启动,由于伦敦占将近70%的铝库存量用于金融交易抵押尚未得到释放,使国外铝现货供应偏紧,LME 铝价从3 月29 日开始启动单边上涨。4 月9 日LME 铝成功突破2400 一线持续上涨,4 月16 日最高冲至2494 美元/吨,月内上涨169 美元/吨,创09 年以来的新高,不料就在当天尾盘受高盛欺诈消息拖累大幅下跌1.42%,随后连连跳水,4 月27 日受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恶化消息的影响,LME 铝日内跌幅居然达到6.69%。短短一周内LME 铝回吐了前两个月的涨幅。国内沪铝价格受制于过剩产能和高库存压力,4 月消费旺季来临也没有出现如外盘铝价大幅上涨的行情,只是被动跟涨震荡上扬至17000 附近,4 月14 日最高报17210 元/吨。15 日以来政府打压房地产政策频频“重拳”出击,加之近期央行频繁加大央票发行量对市场货币宽松流动造成冲击,国内股市16 日开盘全面大跌,大宗商品市场亦受到波及,沪铝大幅下跌2.13%。楼市、股市受挫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金融市场波动频繁,28 日沪铝跳空低开于15740 元/吨,回到09 年危机复苏前的水平。宏观经济分析:据IMF 的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09 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而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复苏相对较为缓慢,在2009 年四季度才出现恢复迹象。
最近各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普遍利好,表明全球经济持续明显复苏,但美国持续高企的失业率和欧洲少数国家(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日渐暴露的主权债务问题还存在许多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复苏仍然脆弱。经济学家表示对目前经济发展趋势保持“审慎乐观”态度。 4月27日美国数据显示,美国2月房价出现3年多来首次同比上涨,不过环比仍出现连续第5个月的下降。标普的大卫·布利策(David Blitzer) 称,现房和新房销售、库存以及新屋动工数据均表明3 月市场有巨大改善。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57.9,是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4月份消费者对未来六个月经济活动的预期指数升至77.4。里奇蒙德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公布,受产量及新订单的增加 提振,4月份辖区内制造业经济活动强劲扩张。该行报告显示,4月份制造业指数从3月份的6升至30,发货量指数从3月份的5升至30,新订单指数从3月份的10升至41。随新订单的大幅增加,4月份储备订单指数也从-7升至5。就业市场也出现改善,4月份就业指数从3月份的0升至13,且每周工作时间延长。4月份服务业收入指数升至9,3月份为0,2月份为-15;服务业就业指数从3月份的-3升至8。4 月份零售收入指数从8升至15,但零售业就业指数持平于-8。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改善和持续增加的订单指数表明美国经济已明显好转,提振市场投资和消费信心。除美国外,其他国家济数据也普遍乐观。据法国能源、住房和环境部27 日公布的数据,法国3 月新屋开工增长53%至34,810 套,是自08 年11 月以来的最大月增幅。法国住房部批准的房建许可证数量是经济复苏的又一佐证。法国2010 年第一季度房建许可证发放量年增11.1%至接近95,725 套。法国3 月房建许可证发放量月增24%,而且较09 年3 月的经济低谷时期增长78%。德国4 月ZEW 景气判断指数自三月的44.5 上升至53,为去年9 月以来首次上升,超过预期的45.1。
3 月份英国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上升4.4%,涨幅高于2 月份的3.7%,为2008 年9 月份以来最大升幅。澳大利亚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3 月进口额为180.55 亿澳元,经季调后的进口增长率上升4.0%,涨幅高于 2 月份的2.0%;澳大利亚4 月DEWR 熟练工职位空缺指数为46.4,月率上升1.3%,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经济持续好转。中国国家统计局15 日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2%,3 月环比下降0.7%;GDP 为80577 亿元,同比增长11.9%;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比上年加快14.5 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20 亿元,同比增长25.6%,比上年同期回落3.2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4 亿元,同比增长17.9%;PPI 同比上涨5.2%。经济数据利好,CPI 涨幅回落显示通胀仍然温和,暂时缓和了市场投资者对短期内加息的担忧。3 月CPI 下降虽然可以暂缓收紧政策,但考虑到中国经济仍有过热风险,预期未来几个月收紧政策的方向不变。基本面分析: LME铝库存流动性增加截至4 月28 日LME 铝库存环比减少48325 吨至4551825 吨,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在3 月份的评论中,笔者已经提到由于LME 铝库存中大约有60 - 70%被融资的仓单锁定,在到期之前这部分库存是无法流通的。值得注意的是,LME 铝库存总量变化不大,但注销仓单增幅较大,美国库近期有大量库存进库出口现象,而欧洲库的注册仓单自12 月以来减少超过25 万吨,且近期库存流动性在增加。4 月26 日国际铝业协会(IAI)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3 月未锻造铝库存降至116.3 万吨, 2 月修正后为122.6 万吨。2009 年3 月未锻造铝库存为155.2 万吨。不包括成品在内,截至3 月底铝冶炼厂库存累计降至218.3 万吨,2 月修正后为227.1 万吨。 LME 铝库存流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下游消费回暖,国际市场废铝供应的偏紧促使下游企业不得不去采购原铝,而铝现货供应也存在短缺现象,因此推涨铝价,促使LME 铝库存的流出;二是由于全球各国将逐步撤消经济刺激政策,利率水平也将有所上调,使融资成本增加,导致LME 库存的流出。进入5 月份部分LME 铝融资仓单将到期,大量库存流出的可能性将加大,但融资交易的合同时限及利率不同,不会集中释放。陆续释放的库存将缓解目前欧洲现货供应紧张的状况,但另一方面很可能抑制铝价上涨。 国内铝产能过剩和高库存是沪铝价格上涨的主要阻力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 4 月21 日称,2010 年前两个月全球铝市供应过剩26.4 万吨。而2009 年同期全球铝市供应过剩量为73.8 万吨,2009 年全年供应过剩量为54.6 万吨。今年前两个月原铝需求总计为635 万吨,较2009 年同期多143.6 万吨。整体上,全球1 - 2 月铝产量增加96.3 万吨,预估中国1 月和2 月铝产量为265.5 万吨,占全球铝总产量的40%。据IAI 公布数据显示,全球3 月份原铝日均产量增至为6.6 万吨。
虽然从数据看来今年前两个月铝的供应过剩量出现了价大幅度的减少,且需求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高,受益于全球经济的恢复,中国以外国家的铝需求在进入2010 年后有较大水平的提升,但最近纷纷重启的闲置产能和新增产能的投产将给未来铝市造成压力。 与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相比,进入3 月需求旺季的到来,国内库存量不降反升。截至4 月23 日,上交所铝库存报425322 吨,环比增14462 吨。库存从3 月初的38 万吨攀升至42 万以上,预计目前国内现货库存总量大约在160 万吨左右。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铝产能在2000 万吨左右,并且国内还有有460 万吨的新增产能在建,预计到今年年底,国内电解铝产能将达到2500 万吨左右。国内铝产能过剩的局面持续并有放大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 年3 月份,我国原铝产量达到136.4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0.2%,较上月增加4.3%,维持高增长态势。原因是2009 年以来随着铝价持续上涨,现有产能及新增产能又陆续恢复。铝价在过去的一年中经历了一个震荡上行的行情。长江有色金属市场铝价格从去年3 月到今年4 月,从12000 元/吨一路攀升至16000 元/ 吨,在今年初甚至一度达到17000 元/吨。价格上涨,资本追逐利润,促使更多的资本投入到电解铝的生产。但电解铝的高产量需要有下游强大的需求与其相匹配,而下游消费需求却存在很大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虽然随着经济的好转,需求呈现增长趋势,但如果需求远赶不上供给增长的速度,将会造成供需失衡,促使铝价下跌至足够低致使铝厂减产的水平。 从下游消费需求看,国内外铝行业消费依然较好,美铝4 月14 日称,全球铝消费2010 年将可能增长10%,受中国强劲的消费增长驱动。全球除中国外的铝消费量预计将增长5%。中国在第一季度消费增长了37%;北美增长3%后预计2010 年增长约5%;日本增长近23%。对于整个亚洲除中国外铝的消费预计2010 年将增长约6%。欧洲铝消费增长第一季度比与去年同期增长了约20% ,但总体消费在2010 年的增长预计将约3%。因此当前铝行业的矛盾焦点并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增长过热。据了解,今年国内新建产能将达到400 万吨以上。如果按照去年产能1900 万吨推算,今年国内电解铝产能将达到2300 万吨。去年国内电解铝产量约为1300 万吨,如果铝价继续上涨,产能利用率也将随之不断提升,那么供求失衡的矛盾将恶化,最终冲击铝价。严厉房地产政策目的不在抑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占我国铝消费比重32%的建筑行业一季度数据比较乐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35.1%,同比提高31.0 个百分点,比2009 年全年高19.0 个百分点。
其中3 月增长39.0%,同比提高31.7 个百分点,比前两个月提高4.0 个百分点。1-3 月,全国房屋竣工面积11117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0%;3 月份房屋竣工面积增长17.4%,比2 月份提高9.4 个百分点。1-3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4.22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5.5%;房屋新开工面积3.23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0.8%。但为了抑制投机的泡沫快速增涨,国家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频频重拳出击,4 月14 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不低于50%,利率1.1 倍;三套以上房可停贷。除国务院的通知外,住房城乡建设部也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实负起责任,加大查处力度,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从目前市场反应观察,严厉的房地产政策出台引起了市场恐慌,投资者多持观望态度,这对金属市场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的房地产发展趋势来看,对金属市场的影响并非想象中那么悲观。房地产政策调控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商品房市场的过热投机,而不是要破坏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房地产开发。笔者的观点是,短期内由于对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投机减少对房地产销售造成利空影响,从而导致铝价下跌。但长远看来,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的改革的实施和落实,我国现实存在的巨大刚性需求和强烈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将使我国建筑、建材和房地产行业保持持续高增长的能力。据报道,2010 年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预期将进入高潮,国家计划在2009 - 2011 三年间投入保障性住房的9000 亿元资金,亦为2010 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大量的廉租房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将成为铝消费的重要支撑。下半年中国汽车产量增速将放缓汽车行业延续2009 年底的火爆态势。麦格里称,2010 年全球汽车产量将增长20%,主要动力来自中国产量的强劲拉升。预计在2010 年下半年,增长速度将放缓。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3 月份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根据中国汽车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3 月,我国汽车产量达173.44 万辆,环比增长43.79%,同比增长57.69%;汽车销量达173.51 万辆,环比增长43.22%,同比增长55.79%。预计2010 年全年中国汽车产量会在1500 万辆。 3 - 5 月为汽车销售传统旺季,而3 月单月的销售已达到173.51 万辆,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前3 个月,汽车月均销量超过150 万辆,远好于2009 年月均114 万辆的销量水平。从目前数据来看,汽车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麦格里展望中国2010 年的汽车产销将持续强劲增长,前景乐观。报告称,虽然进入2010 年下半年产量增速将放缓,但这只是季节性的减缓,并不会改变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向好的趋势。鉴于以上数据分析,预计汽车行业在5 月份的铝消费需求将基本保持稳定增长。 沪铝价格受成本上升支撑但上涨缺乏动力生产电解铝需要考虑的成本主要有:氧化铝、电价、阳极糊、冰晶剂。一般来讲,每生产一吨铝锭需消耗1.93 吨氧化铝、14500 度电以及0.6 吨阳极糊和200 - 300 元的电解质。截至4 月21 日,中铝氧化铝报价为3000 元/吨,阳极糊山东、河南等地均价在3900 元/吨附近,电费方面由于当前电解铝企业通过直购电方式获得电价,相比于正常电价的优惠幅度在0.03 - 0.06 元/度,按照0.48 元 /度计算。 最近原材料价格进一步攀升,预焙阳极出厂价各地陆续超过4500 元/吨,个别地区到厂已接近 5000 元/吨;氟化盐报价超过7300 元/吨,冰晶石也接近6500 元/吨。外加西南地区的干旱使得当地水电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进一步推升电价成本,电解铝生产成本已经高达15500 - 16500 元/吨。
4 月 29 日长江有色金属网A00 铝锭报价15860-15900 元/吨,如去除运输费、仓储、管理等费用,当前市场价格几乎无法保证成本。未来如果铝价继续调整至15000 元/吨以下,铝厂将因亏损而被迫减产,如此一来国内的过剩产能和高库存压力将得到缓解,那么铝价长期趋势将继续上行。中国铝进出口贸易情况:据中国海关3 月数据显示,2010 年3 月份我国氧化铝进口量为51 万吨,1 - 3 月为159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5.2%;未锻造的铝及铝材进口量为95046 吨,1 - 3 月为257071 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5%;废铝进口量为25 万吨,1 - 3 月为68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0.4%。未锻轧铝出口量为42140 吨,1 - 3 月为115750 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12.9%。3 月中国精炼铝进口量也有所增长,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铝半成品的出口持续增加,涨幅几乎是往年的3 倍,达到 139000 吨。 2010 年下半年中国的出口或将受挤,但对价格影响有限。09 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3 月初澳大利亚对华铝挤压型材反倾销反补贴终裁前披露刚刚结束,4 月又传出美国极可能于近期对中国铝挤压型材产品进行“双反”立案调查,4 月20 日美国商务部会决定是否立案。据了解,中国对美出口的铝材主要为建筑型材,属于低毛利行业,如执行反倾销税,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内铝材出口,不过冲击极为有限。因出口铝材占国内铝材产量的比重很小,2 月份国内铝材出口仅占国内铝材产量的7%。后市展望:未来市场走势的关键点依然是消费。铝产能过剩和高库抑制价格上行,但经济持续复苏,受消费增加及成本上升支撑,其向下的空间亦有限。未来对铝价走势影响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国内持续扩大的过剩产能压力,生产成本上涨,LME 铝流动性释放压力及货币政策的调整。 5 月份中国日益扩大的铝过剩产能及高库存压力,外加5 月到期的LME 铝融资仓单将得到释放,将会对铝市造成较大冲击。而且中国房地产市场打压投机力度加大,调控政策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市场观望态度浓厚。
进入2010 年下半年,汽车行业发展趋势虽然保持乐观,但由于季节性因素生产增长率将放缓。美国对华“双反”调查展开,虽然出口铝材占国内铝材产量的比重很小,但在供应剧增需求减缓的前提下可谓是雪上加霜。笔者认为,作为用铝第一大户的房地产市场,其走势对铝价将造成直接影响。而最近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度下降,短期内难免会造成沪铝价格的下滑。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巨大,打压房地产投机的政策不会改变市场对住房需求的增长趋势。因此在调控政策出尽,房地产市场企稳后,消费将恢复增长趋势,加之成本提升的支撑和资金的注入,铝价长期仍将震荡上行。当然,后市也要留意到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增强。宏观经济持续向好,通货膨胀预期增强,许多国家已经陆续采取加息措施。IMF 全球经济展望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复苏比发达经济体国家提前将近半年,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称,当全球经济正式进入复苏通道之际,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已经过热。虽然目前国内货币政仍然相对宽松,但下半年,国内加息的预期越来越强烈。货币供应收紧,将抑制市场投资需求。进入2010 年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两次上调,达到16.5%的水平。4 月22 日,央行再次发行三年期央票900 亿元,数量性调控的手段依然没有减弱。除了紧缩政策对后市铝价所带来的偏空影响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迷雾依然笼罩市场,美元兑欧元走势波动频繁,频频影响市场投资者的信心。笔者预计五月份铝价走势将波折重重。在突发事件负面影响淡化后我们看到铝价有一定幅度的反弹,但从供过于求的现象日趋严重和短期市场新入空头增加的迹象判断,反弹的幅度不会太大。如果后市没有迅猛增长的消费需求刺激,且产能还持续扩张趋势,那么短期内沪铝价格很可能继续震荡下跌回调,后期铝价将保持震荡格局。建议投资者等待短期内铝价回调至16000 左右可多单分批买入。关注俄铝下半年即将发行铝ETF 交易基金信息的披露,市场很可能对此消息进行炒作,推涨铝价。
(责任编辑:lily)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