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海期铜大幅上涨,盘中交投较为活跃,其中主力1008合约开盘54600元/吨,最高56050元/吨,最低54130元/吨,收盘55780元/吨,上涨1180元或2.16%。在市场情绪稳定的基础下,多头重拾信心,预计短线铜价将对前期跌势展开反弹修正。
从盘面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是影响铜价走势的重要因素。美元是全球铜贸易的计价货币,其中期强势格局目前维持不变,若考虑未来利率变化对美元汇率的影响,那么在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之后美元指数有望进一步走高,美元走势对铜价的利空影响将长期存在。再考虑国内的货币政策,流动性收紧对铜价的影响已经在盘面得到体现,在CPI数据偏高的情况下,未来流动性退出还将延续,这也有利于铜价向正常价值回归。
基本面上,智利国家统计局(INE)28日公布数据显示,智利4月铜产量较09年同期的427,723吨上升6.4%至454,979吨。2010年前第四个月,智利铜产量总计1,724,370吨,较09年同期的1,671,096吨上升3.2%。智利09年铜产量年比上升0.8%至5,408,561吨,约占全球铜产量的35%。INE表示,4月份铜产量增加是由于国内最大的矿场铜产量增加7%,中等规模矿业公司产量年增6%,小规模矿业公司产量年增24%。INE表示,智利4月电解铜产量年增2.3%,但其没有提供4月电解铜具体产量数字。同期铜精矿产量年增8.7%至194,643吨。
消费方面,全球铜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受消费的季节性影响,历史上铜价走势呈现明显的周期性规律。上半年4至6月份生产企业备货高峰过去之后,铜价通常会经历一个月左右的回落,回落的幅度相对较小。而下半年秋季消费高峰过去之后,铜价通常会经历两个月左右的低迷期,下跌的幅度相对较大。
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带动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阶段,国内铜消费增速加快,铜资源对外依存度上升。铜价走势在注入“中国需求”因素之后,季节性特征更为明显。每年春节前后,在中国上半年进口高峰来临之前,国际投机资金常常推高铜价,铜价会经历一轮幅度可观的上涨;5月份前后,中国上半年进口高峰结束,铜价通常会有一个正常回调的过程;随后的夏季铜价表现往往会比较清淡,但是如果市场供应偏紧,这一阶段铜价将稳步上行;在秋季消费高峰结束之后,铜价一般都会走弱,下跌的幅度一般比5月份要大。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